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二十世纪十年代,是东亚航空事业萌芽的时代.宣统元年(一九0九)年,中国旅美华侨冯如驾自制飞机上了天.宣统三年(一九—一)冯如携机归国,秦国镛也学成归国.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0),在德州好敏上尉试飞成功后,日本在外国学习的军、民各界的众飞行员也纷纷回国.在众人的注目下一展身手,尤其是几位民间飞行员.更在日本各地巡回表演,掀起一连串的热潮,也因此有人开始把目光投射到殖民地——台湾.故大阪朝日新闻社在日本成功的举办几次飞行表演后,即在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十二月十七日派干事福岛勇吉氏渡海赴台筹备交涉.而此刻的台湾,透过殖民者的媒价,逐渐感受到这股世界性的潮流.对于殖民当局而言.占领台湾已近二十年.虽然统治基础日益稳固,但岛内层出不穷的反抗活动仍是当局的头痛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大公报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月十日 第七版 动翼飞机,津人吕世明之新发明津人吕世明,前曾发明水上脚踏车,其图样与发明经过,已志本年四月间本报第四版.近闻吕君又有“动翼飞机”之发明,记者昨日特经访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快邮公司(FederalExpress)是世界著名的航空货运公司,自成立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二十年前,联邦快邮以20架“猎鹰”(Falcon)飞机运送邮件起步,今天,它已成为一个拥有大大小小350架飞机的庞大的邮政快递企业。其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成为公众拥有的公司。 联邦快邮的发展壮大是建立在“快速、准时”投递邮件的基础上,这是企业运营的宗旨,他们的标准是:在美国境内,凡今天交到联邦快邮的邮件,保证明天上午10:30之前送达收件人手中。公司为此专门制定了一条规定:若邮件未能在第二天上午10:30  相似文献   

4.
计划评审技术(PERT)与价值工程(VE)是世界各工业先进国家近二十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技术。应用它,可以缩短试制周期,降低总成本,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近年来,在我国宇航、航空等部门也已开始应用。为了培训骨干,加速推广这一现代管理技术,中国飞机与航空发动机行业现代化管理研究会  相似文献   

5.
《航空港》2011,(7):60-63
霍克斯湾(Hawke’s Bay)坐落于新西兰北岛东海岸,这里因为盛产新西兰最上等的红葡萄酒及挑战味觉极限的美食佳肴而远近闻名。然而霍克斯湾的精彩远不止美酒美食,在这里呆上七天,你可以体验七种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书信二封     
书信(一)子仁老先生如见:余在今年(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九日离京返美,二十日安抵家门矣。返美后以时差关系,又以旅途劳顿,体力久久未复,故迟迟未复来信,致歉。所附飞将谢莽传,作者黄严是广东航空学校第三期乙班毕业.虽是与先夫同学,但非旧部,此文章内仍有多少不符事实,以五十多年时间来忆述,其中或有遗漏亦未定,但不知此文从何处收集得来,望见告。古人有云,树碑立传,最怕不真实,然又忌真实,旨哉斯言!忆先夫在世时,有友人曾欲为谢将军写传略,而先夫婉谢好意,他说历史为求真实,如我说出实情,诚  相似文献   

7.
《航空港》2011,(3):86
初到上海就想在这里安家,一并带来的还有尘世的纷繁与喧嚣。一次偶然,听朋友夸夸其谈,炫耀他去大浪淘沙的种种感受。我听得呆了,因为这正是我所渴望和需要的,生活与工作的重荷已经让我透不过气来,朋友的笑谈:"人在上海,如果不知道大浪淘沙可谓是孤陋寡闻‘如果没去过大浪淘沙可谓是落后十年’"为了证明自己的超前,也为了寻找那份陶渊明的惬意,双休日我终于来到这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大浪淘沙。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来,大多数飞行员救生系统是根据1971年的美军标MIL-S-9479B研制的,称之为第三代弹射座椅。乘员救生技术(CREST)发展计划集中于研究2000年以后的飞机(诸如多功能战斗机)救生系统的要求,即第四代弹射座椅的要求。而CREST的MARS计划则是研究这个任务的范围和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对下一代弹射座椅的操作环境和所要求的性能提出看法,即根据将来飞机的需要进行分析,以确定是肯定还是修改第四代弹射座椅的要求。为了与将来的DoD飞机(2000年以后的飞机)预期的性能相比较,在研究中要收集第三代弹射座椅系统的性能资料和改进计  相似文献   

9.
小孔内窥仪由内窥镜、照明光源、闭路电视、照相机及其他附件组成。其主要组成部份是内窥镜,内窥镜有三种:软内窥镜(即光学纤维内窥镜),硬内窥镜(即透镜组合内窥镜)和微型内窥镜(即自聚焦纤维内窥镜)。软内窥镜主要由光学纤维束构成,具有可弯曲的特点。光学纤维束,是一种能弯曲传光和传象的光学元件。近二十年,随着这种元件工艺的不断改善和以它为基础的各种新型光学  相似文献   

10.
以太网(Ethernet)规范于1980年9月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宣布,迄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以太网在局域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以太网10Mbps的传输速率和总线型的拓扑结构日益成为以太网发展的障碍,人们寻求各种办法来提高以太网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