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银河仿真机(简称 YHF1)面向用户程序系统 YFUOPS,专用于火箭运载器姿态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的程序设计。它只要求用户在主机终端上把模型、数据和试验要求通过人机对话陈述清楚,即可全面完成 YHF1的程序设计,从而解决了 YHF1编程难的问题。这对推广 YHF1应用和提高编程效率,缩短仿真准备时间,都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王玲 《航天控制》2000,18(3):64-70
介绍了YHF2/VAX4500仿真系统的系统结构,并以弹道导弹及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为背景,对半实物仿真所涉及到的一些仿真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其它仿真系统下进行的半实物仿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EMR8715多路预处理机现代飞行器试验中,数据率不断增大,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同时,还要求不断提高实时决策能力。这就要求遥测地面站必须有功能更强的遥测处理机。Fairchild Weston System公司(FWS公司)为此开发了遥测多路预理系统(TEMPS)。它包括EMR8715遥测预处理机和一套主计算机软件。8715预处理机可与EMR8300系列硬件联合使用。8715使  相似文献   

4.
并行/多处理计算机加快了处理速度,取得了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目前主要有两种体系结构——总线结构及无总线结构。缩减指令集计算机(RISC)则是高性能单处理机的一种设计,它减少了很多不常用的指令.简化了硬件,国外已逐渐走向商品化,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途径。将缩减指令集设想用于并行/多处理计算机,更是一个新的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航天伺服系统研制流程中存在的协同设计水平不高、设计流程不统一、数据与模型管理分散等问题,以仿真生命周期管理(SLM)商业通用框架为基础定制开发了伺服系统多学科联合仿真与设计优化平台。通过对设计流程分析、流程定制、数据传递、模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将仿真融入设计流程中,实现了航天伺服系统的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数据与模型的统一管理等功能,提升了航天伺服系统协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6.
艾平贵  王宇 《遥测遥控》2020,41(1):52-58
处理机是飞行器高码率通信终端核心电子设备,处理机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终端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工作。介绍高码率通信终端处理机热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针对不同的功率器件和组件,与结构设计相结合,探索合理的散热途径,特别是许多热耗较大的功率器件的热设计。通过热仿真分析,优化热设计方案,控制每个器件的温升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了热真空、热平衡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基于Adams与C/C++语言的模块化协同仿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和C/C + +语言,提出一种新的模块化协同仿真模式.该模式中协同仿真过程的主控权交由用户程序,Adams动力学仿真流程与C/C + +语言的控制仿真流程均作为独立的过程供用户程序调用,实现用户主控的模块化协同仿真,为控制系统的验证、改进与优化奠定基础.该方法在月球车的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中起到...  相似文献   

8.
临近空间飞行器起落架系统经历的工作环境较常规航空器更加恶劣.为全面分析临近空间飞行器起落架收放系统可行性,文章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多学科协同仿真软件(AMESim)联合仿真方法对起落架收放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临近空间飞行器前起落架收放机构及液压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收放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空载(机载、弹载)脉冲多普勒体制雷达中可编程DBS信号处理机的机理、结构及实现方法。研究了应用DBS技术提高空载雷达方位角分辨力的原理。提出了用高速位片实现的、采用微程序控制的可编程DBS实时信号处理机的硬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使DBS信号处理机在2ms内实时地处理完一幅子图像,其系统的多普勒波束锐化比可达15:1。  相似文献   

10.
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问题是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的关键.本文首先深入分析多无人机任务分配问题的特点,建立了扩展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任务分配模型.其次,通过分析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具有较强全局搜索能力且收敛速度快的混合细菌觅食优化算法.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中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1.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在飞行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Kawamura等人提出的Neural-Fuzy协作系统概念[1],根据模糊系统的结构,确定等价结构的神经网络。网络保留了模糊控制系统的优点,空间结构清晰,同时具有学习功能,并介绍了采用多层神经网络表达模糊控制系统的知识规则、模糊推理和学习算法,给出了控制某导弹纵向姿态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顾文锦  韦峰  姚洪 《宇航学报》2000,21(2):43-49
飞航导弹模型可以处理成一种四层非线性、时变块对角结构,但其中一、二层模型不是仿射型模型,这在控制理论的应用上受到限制。本文应用优化线性理论,对这两层模型进行了仿射型处理,这样就得到了飞航导弹的四层非线性信射型模型。接着,本文提出了玫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方法,从而对导弹进行了分层变结构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FFSR)捕捉运动目标的力矩控制算法及其仿真。首先,建立了FFSR关节驱动力矩的求解算法;其次结合基于广义雅可比矩阵的分解运动速度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FFSR捕捉运动目标的力矩控制算法;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姿态确定是GPS在航天器上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广义卡尔曼滤波(EKF)方法利用GPS进行航天器姿态确定,建立了GPS载波相位观测和航天器姿态运动的线性误差方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5.
2D碳/碳复合材料CVI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根据3D碳/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CVI工艺的特点建立了孔隙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其CVI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肖利红 《航天控制》2001,19(1):31-36
从系统冗余的角度研究了提高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途径 ,介绍了平台 -捷联主、从式冗余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切换和重构的模式。对平台 -捷联冗余方案进行了半实物仿真试验 ,试验中用典型致命性故障模式分别在几个特征秒和不同通道加入系统 ,记录和观察飞行过程中姿态控制系统对故障的适应能力和响应特性 ,同时研究了故障诊断阈值等对系统的影响。仿真试验证明 ,冗余方案正确、可行 ,在主、从系统出现一度故障的情况下 ,系统控制软件能正确诊断出故障 ,并且把故障部分切除 ,使系统处于稳定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移动刚体激励下弹性梁的振动响应,以简支一弹怀支承梁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进而又提出了对弹性梁振动的最优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所有的实验结果同分析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挠性航天器大角度机动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连文  周军 《航天控制》2003,21(3):48-52
考虑刚性主体上带有挠性梁的航天器 ,在建立挠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等速趋近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进行大角度机动控制 ,并通过最优控制理论设计弹性稳态器 ,抑制由于刚体运动而激发的弹性振动 ,实现了旋转机动的同时 ,有效抑制弹性振动  相似文献   

19.
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六自由度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立军  徐庚保 《航天控制》1998,16(3):46-52,45
通过深入剖析YH-F2/VAX4500仿真系统,研究和解决基于多机系统、并行计算的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六自由度仿真的关键技术问题,使六自由度仿真进一步工程化、通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