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非洲空间公司代总经理萨马拉最近说,该公司打算1995年初利用中国的长征-2C运载火箭发射“非洲星”(Afristar)无线电广播卫星。它由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国际技术公司建造,建造费与发射费为5000万美元。美国国际技术公司总裁范德海登说,公司打算将该卫星减价卖给非洲空间公司。后者在该卫星使用数年后让国际技术公司得到部分赢利。美国国际技术公司采取这一举措的目的是想跻身于国际商业卫星市场和直接广播卫星市场。国际技术公司是美国防务系统公司的一家商业性销售公司。防务系统公司主要为军方建造一系列小型卫星。  相似文献   

2.
阿里安空间公司经理比高遣责美国麦道公司,在最近几次国际卫星发射报价中低于正常商业价格。生产德尔它火箭的麦道公司在近两年内三次击败了阿里安空间公司,获得了发射印尼“统一B4”卫星(4500万美元)、德国第三颗国内通信卫星-3(4600万美元)和两颗南朝鲜卫星(9200万美元)的合同。比高认为,麦道公司给印尼提供非常低的价格主要考虑其是第三世  相似文献   

3.
航天简讯     
美国泛美卫星公司改由阿里安空间公司发射的3颗卫星美国泛美卫星公司早期欲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它的3颗卫星,最近选用了法国阿里安空间分公司的火箭发射其下一代卫星,泛美卫星2、3、4的发射合同价值超过2.4亿美元。在1994年4~6月发射泛美卫星公司的阿尔法-利拉康姆亚太卫星(PAS-2);接着在1994年12月、1995年5月和1995年3~5月发射其它几颗卫星。据该公司董事长雷内安塞尔称,  相似文献   

4.
围绕印尼帕拉帕卫星发射权而展开的竞争,4月中旬终于有了结果: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中标。据印尼国营佩鲁姆泰尔电讯公司总经理卡库克·苏达里扬托透露,麦道公司提供此项卫星发射服务索费4400万美元,比该公司最初报价低300万美元。此次发射费用全部由美国金融机构负责筹集,其中有85%是由美国进出口银行筹措的。中国长城工业公司最初的报价为3600万美元。同美国公司相比,  相似文献   

5.
文青 《国际太空》2005,(4):22-22
2005年3月4日,美国空军解除了对波音公司长达20个月的关于禁止波音公司参加卫星发射合同投标的禁令。2003年,空军禁止波音公司参与卫星发射,指控其在1998年,从洛马公司的1份188万美元的卫星发射合同中窃取大量信息。作为附加惩罚,空军也取消了波音公司价值10亿美元的发射业务,并将它们移交给洛马公司。  相似文献   

6.
综合消息     
Gstar Ⅲ卫星获6000多万美元的保险。这颗去年9月发射的卫星,在库鲁中心发射前准备工作中,加注燃料出错,致使远地点发动机只工作了一半,未能进入静止轨道。休斯公司开始修复亚洲卫星1号,合同额为4000万美元,公司还将为香港跟踪指令站提供设备。亚洲卫星的发射日期改为1990年4月,使用中国长征3号火箭。自由号空间站日本舱的研制经费需23亿多美元,每年还要2.3~3亿美元的运行维  相似文献   

7.
美国私营斯科特科技公司和多米恩电视卫星公司在1988年10月签定了一项合同,从1989年8月起陆续将3颗直播卫星送入轨道。其中至少2颗将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合同规定,多米恩公司向斯科特公司支付9000万美元,斯科特公司在轨交付2颗卫星。斯科特公司总经理是前宇航员戴维德·斯科特。他认为,由于中国火箭的发射费用比欧美便宜一半,估计在轨交付的卫星费用为19000~33000美元/公斤。他设想在1989年8月用中国火箭发射第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8.
使用高功率Ku波段卫星直接面向家庭的卫星广播尚未占领用户市场,而使用该波段的低价格、中功率的替代卫星正受到欢迎。美国通信卫星公司是最近脱离直接广播卫星市场竞争的公司之一,这个公司终止了同国美咨询保险公司及美联社主要股东的谈判而打算取消其大部分投资。美国卫星广播公司、分公司、电视卫星管理公司和直接广播卫星公司仍有权与卫星电视公司一道发射高功率直接广播卫星。西  相似文献   

9.
国外动态     
正Space X公司进一步降低发射费用8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宣布将把面向小型卫星运营商的发射费用进一步降低到225万美元。Space X公司的猎鹰-9火箭的单次发射费用已经降低到了5000多万美元,并且通过"一箭多星"发射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每一个卫星公司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中型火箭成功将首批两颗全电推进通信卫星送入轨道,这两颗卫星分别是欧洲电信(美洲)公司所有的Eutelsat 115 WB和香港亚洲广播卫星公司(ABS)的ABS-3A,均采用波音公司的BSS-702SP卫星平台。这次发射价格约为6100万美元。太空探索公司将低廉发射价格由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欧洲阿里安公司在小型卫星发  相似文献   

11.
阿里安火箭第36次飞行失败,损失了日本的两颗通信卫星——超鸟1B和BS-2X。这次失败总计损失3.06亿美元。保险公司又遭到一次打击。 BS-2X卫星的保险金额为9000万美元,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保。这颗卫星入轨后,才向日本广播协会在轨交付。超鸟1B卫星的保险金额为2.16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为卫星和发射保险,另外6600万美元是向S3R公司(阿里安公司的保险子公司)投了再发射险。超鸟1B卫星本身的保险额为8400万美元。卫星发射保险行业近两年获得了2亿美元的收益。从1987年9月到  相似文献   

12.
法国强烈要求美国帮忙,制止把一颗具有美国和法国元部件的卫星运到中国来发射。反对用一枚长征运载火箭发射阿拉伯卫星的理由是中国向阿拉伯财团提供不正当的价格和其它条款。据欧洲和美国的官员说,中国拟以2500万美元价格于1991年用长征运载火箭发射阿拉伯卫星-1C,这个报价大约是欧洲或美国竞争者的报价的一半。此外,据一位法国工业界人士说,中国还同意承担为适合长征运载火箭发射而对阿拉伯卫星进行修改所需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按西方公司成本费用计算需要300至7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卫星计划部常务副主任村山最近披露,日本打算耗资13亿美元发展通信广播技术卫星,定于1997年利用H-2火箭发射这颗卫星。该通信广播卫星将采用Ka波段进行以下几项业务尝试: 1.利用一个应答器播发其它航天飞行器和未来国际合作开发的空间站提供的数据,接收日本的先进地面观测卫星(该卫星定于1995年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提供的遥感数据,然后再将该卫星积累的观测数  相似文献   

14.
由于1985年2月发射的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 BS-2A 上150瓦行波管发生故障,日本朝野和企业界纷纷表示对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不满,曾要求自己研制行波管,不再进口法国造的。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最近不得不又向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购买新的行波管,安装在第二颗实用广播卫星(BS-2B)上。卫星原拟85年8月发射,推迟到1986  相似文献   

15.
自美航宇局宣布从1985年10月起,航天飞机发射费将大幅度涨价之后,最近几个月内,澳大利亚、巴西和墨西哥等国竞相与休斯公司签订了购买卫星的合同。这种“欲购从速”的背后,实际上是为了抢在1985年10月之前按航天飞机的优惠价格发射卫星。因为同样一颗卫星,如果今年用航天飞机发射需付900万美元的话,1986年发射也许就得付2000多万美元。这一动向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一、公布运载火箭发射新价格苏联空间管理总局杜巴耶夫局长最近在巴黎布尔热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向西方公布了运载火箭、出租卫星、空间材料加工等空间服务的新价格表,其中包括新的火箭供西方发射卫星选用。早在1987年苏联就宣布,用质子号火箭发射2吨重静止卫星收费为3000万美元,现价格是发射5.5吨有效载荷到静止转移轨道为2800万美元,发射2.8吨有效载荷到太阳同步轨道为3500万美元。对新增加的顶峰号(Zenith)火箭(低轨道  相似文献   

17.
阿里安空间公司最近公布“阿里安”运载火箭1995年的发射计划如下:1.1月,发射欧空局的第二颗地球资源卫星ERS-2。2.2月,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6。3.3月,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的第三颗直接广播卫星DBS-3。4.3月,发射法国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太阳神-1。5.4月,发射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的“N-星”卫星。6.5月,发射泛美卫星公司的PAS-4卫星和以色列Spacecom卫星通信公司的Amos卫星。7.6月,发射卢森堡SES公司的Astra-1E卫星。8.8月,发射法国电信公司(Tel…  相似文献   

18.
一名Spot图像公司的官员最近透露,Spot图像公司和法国政府将投资10亿多美元来研制、生产和发射新一代改进型Spot系列卫星。新一代Spot卫星(第一颗为Spot-5)改进的目的在于满足用户要求并促进卫星图像的销售。研制、生产和发射这两颗卫星(Spot-5和Spot-6)  相似文献   

19.
最近从肯尼迪空间中心使用阿特拉斯半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国际通信星,(F-10)V-A 其发射总费用高于12.9万美元。康萨公司承担了2,980万美元(目前国际通信卫星所有权的23.07%)。发射费用的分配情况如下:大约3890美元用于 FACC 合同(其中包括运输费工程技术的变动改进费用);266,667美用于 FACC 发射辅助系统,1,120万美元于完成任务后的奖励;6,960万美元支付美航宇局发射运载工具和发射系统;920美元用于保险金;12万美元由康萨发射心使用。  相似文献   

20.
太空新航线     
“铱”网又添新星 俄罗斯“呼啸号”运载火箭6月20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两颗“铱”卫星。卫星进入650千米、倾角86.6度的圆轨道。此次发射使“铱”星座的在轨备份卫星数增加到了14颗。“铱”系统有66颗工作卫星,最早投入商业使用是在1998年11月,但并未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主要原因是高达3000美元的手机价格和每分钟7美元的通话费用。铱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8月申请破产保护。2000年12月,有人用约25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该公司的财产,包括星座和地面网络。2001年3月,称为铱卫星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公司恢复该系统的业务,降低了产品和服务价格。美国国防部与该公司签订了为2万政府用户提供不限时通话服务的合同。(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