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数据资料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介绍了数据资料的收集、选取及利用数据资料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数据资料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介绍了数据资料的收集、选取及利用数据资料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在载人航天任务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文档的航天任务设计中设计数据分散、一致性差、跟踪难度大等问题,引入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首先,介绍了MBSE方法理念,即通过构建图形化的模型来支持系统的需求捕获、设计、分析、验证和确认等全生命周期活动。然后,给出了MBSE方法的一般工作流程,即先构建系统的需求模型,用于指导功能模型、物理架构模型等的构建,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逻辑规则建立模型间的关系,依靠模型间的关系实现设计过程中的关联性分析、参数查询等工作。最后,应用MBSE方法于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结果表明,此方法改善了人员沟通,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风险,可为MBSE方法在航天任务设计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空环境下航天器电缆温升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器电缆温度过高会造成电缆的损毁,影响整星供电安全。文章中设计并进行了真空环境下电缆温升试验。参考电缆的辐射温升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辨识得到了电缆温升模型。仿真表明模型预计电缆温度与试验温度相差较小,可应用于航天器电缆网的优化设计、航天器在轨负载平衡以及航天器功率电缆的反时限保护。  相似文献   

5.
企业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价(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企业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 笔者通过广泛、深入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充分考虑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来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本文建立的企业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为三维模型。第一维是关键风险因素.包含19个企业核心风险因素;第二维是风险管理要素.包含3个风险管理能力要素(制度管理、过程管理和人员管理);第三维是成熟度等级,包含5个风险管理成熟度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管理级、精确管理级和优化级)。  相似文献   

6.
刘赞  陈西宏  刘强  张爽 《宇航学报》2020,41(5):586-591
为提高对流层天顶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的估计性能,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ZTD估计方法。估计干延迟采用Saastamoinen模型,估计湿延迟采用Askne模型,地表气象测量设备提供给两模型所需的气压、温度以及水汽压,Askne模型所需的加权温度、温度变化率和湿度变化率由全球气压和温度2w(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2w,GPT2w)模型提供。当气象测量设备不可用时,上述所有气象参数均来自于GPT2w模型。利用国际GPS服务(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IGS)提供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地表测量设备存在时,所提方法较Saastamoinen模型提高了8mm;当全部气象参数来自GPT2w时,本方法较GPT2w+Saastamoinen模型提高了8.1mm;对于季节分明的测站,误差趋势同样具备季节性;对于海拔高和气候干燥的的测站,估计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考虑影响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该误差模型包括静态误差模型、动态误差模型和混合误差模型三部分。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的建立对实现有效的误差补偿和可靠地提高惯性系统实用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空间预警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的空间预警系统SBIRSHigh为参考,对空间预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仿真系统的设计思路,采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对模型中最复杂的部分——场景生成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对流层延迟修正误差是深空干涉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通过修正对流层经典天顶延迟模型和Niell映射函数NMF(Niell Mapping Function)构建了一种高精度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首先,结合我国深空网喀什深空站对流层延迟实测数据,对Saastamoinen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通过线性最小二乘拟合修正天顶干延迟参数,模型精度相对改善29.6%;然后,针对NMF低仰角情况下映射偏差较大的问题,构建偏差函数模型,显著改善了低仰角下的映射性能,经实测数据验证:仰角在0°~30°时,对流层延迟模型偏差相对改善约30%。改进后的对流层区域模型估计精度高,可为我国深空干涉测量对流层延迟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态系统模糊马尔可夫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基于模糊马尔可夫模型动态系统建模方法 ,研究的问题是用模糊马尔可夫模型 ,根据系统实际输入—输出 ,获得线性和非线性随机动态系统非参数建模的新方法 ,最后 ,给出了随机动态系统仿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空间伸展臂热应变与热变形光纤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空间伸展臂在热载荷作用下承载特性与形态变化的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伸展臂结构温度、热应变以及热变形集成监测技术。借助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单端热载荷作用下铝合金空间伸展臂结构热-力模型,分别得到不同局部热载荷下伸展臂轴向温度、热应变以及热变形分布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分析与热传导理论的两类伸展臂轴向热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伸展臂若干关键位置的温度值与应变值,进而反演出结构轴向温度场、应变场连续变化信息。研究表明:采用有限元拟合法与热传导解析法计算所得伸展臂轴向热变形误差分别为5.256%与3.556%。相关成果能够为未来航天器在轨服役状态监测与辨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大推力运载火箭等精细化设计需求日益增加,飞行器高温工况结构及流场状态感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环节。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结构的光纤传感器在高温、高压、狭小空间等特殊环境展现出独特优势,被视为下一代高温原位测量工具。介绍了法布里-珀罗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并分别从温度、应变和压力监测方面介绍了法布里-珀罗高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石英光纤的法布里-珀罗传感器能够应用于1000°C以下环境,对于1000°C以上环境,需要以蓝宝石光纤作为敏感元件和传光介质。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解析离心机气动产热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理论推导建立产热模型,并通过与文献中离心机的气动产热实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对实际的离心机产热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发现: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机室内空气的随流比随转子转速ωr的增加而增加;产热总功率与转子转速呈指数上升关系,与机室压力呈正比例关系;机室侧壁的摩擦产热功率在离心机气动产热热源中的占比最大,且随着ωr的增加而增加。建议将离心机的换热器布置在机室侧壁内表面并人为提高机室内空气的随流比,以利离心机散热控温。  相似文献   

14.
热处理对PBO纤维分子链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磷含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PBO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使PBO纤维分子链中聚合后期少量的未关环反应趋向完全,使得PBO分子的共轭链长增加,弱键消失,提高了PBO纤维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分子链与链之间排列的有序性,使链与链之间堆砌更加紧密,使得热处理后的纤维较难溶于MSA中;热处理使PBO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并使其表面粗糙化,能改善其表面润湿性能;热处理对纤维强度影响甚微,提高热处理温度、延长热处理时间和增大热处理张力,能提高PBO纤维的模量。  相似文献   

15.
Measuring temperatures, mechanical loads and derived quantities precisely and reliab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paceflight. With spacecraft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upscaling of present telemetry techniques can become cumbersome. Additionally, there are entirely new sensory requirements, resulting from emer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smart structures, active vibration damping and composite material health monitoring.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preceding studies that these measurements can be advantageously and efficiently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fiber-optic systems. The most prominent fiber-optic strain and temperature sensor is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Typically, multiple fiber Bragg gratings are used to translate entire temperature and strain fields into an optical wavelength information. For the interrogation of these sensors, a broadband or scanning light source is required.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light source are high intensity and unpolarized illumination of the gratings. These constraints can be met by a light source that is based on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in a rare-earth-doped fiber. In the presented work, a compact light source, adapted for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 and targeted towards space applica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design of this light source is presented, as well as its implementation. The light source has been designed and tested for selected core aspects of space robustness and the results of these tests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16.
吴耀  姚伟  吕晓辰  王磊  马蓉  王超 《宇航学报》2016,37(2):223-228
针对土卫六大气环境的特点,提出利用大气温度梯度发电的热机浮空器解决探测器能源问题。介绍该热机浮空器的系统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应用于土卫六探测的可行性和发电性能。结果表明热机浮空器能够将土卫六低品位的大气热能转换为电能;涡轮机喷管喉部的半径和飞行高度等设计参数对热机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准确预示天线在轨温度并分析天线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改善天线性能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构建网状天线热分析和热变形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碳纤维主反射面、支撑肋组件等结构在两种工况太阳侧照下的温度场以及热变形场;在真空低温环境下,利用太阳模拟器对网状天线进行热真空原位环境热变形摄影测量试验.对比表明,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  相似文献   

18.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alyses have been employed to study the compressible and turbulent flow of the shock train in a convergent–divergent nozzle. The primary goal is to determine the behavior, location, and number of shocks. In this context, full multi-grid initialization, Reynolds stress turbulence model (RSM), and the grid adaption techniques in the Fluent software are utilized under the 3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SM solution matche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suitably.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heat generation sources and changing inlet flow total temperatur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Our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changes in the heat generation rate and total temperature of the intake flow influence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shock, shock strength, minimum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maximum flow Mach number.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工程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制程序,建立了复合材料瞬态温度场和烧蚀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杀死"单元的方法实现动边界退移的烧蚀与热传导耦合计算,从而完成了对烧蚀尺寸变化的定量描述;采用AN-SYS中处理相变的方法,通过定义材料随温度变化的焓来考虑潜热。考虑了纤维的烧蚀、树脂分解以及辐射和对流热损失,对炭纤维/环氧叠层复合材料在不同辐射时间下激光烧蚀的温度场和烧蚀率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了烧蚀特性和烧蚀机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复合材料热载荷下的失效分析和抗激光加固技术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温下结构应变测量数据的重复性是判断测量结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采用石英灯辐射加热技术构建瞬态辐射加热环境,以薄壁平板型合金材料结构为测量对象,对光纤应变传感器在瞬态加热环境下应变测量数据的重复性进行实验研究,以确定其对合金材料瞬态高温下应变测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光纤传感器与K型热电偶的测温偏离量小于1.76%;在安装面加热状态,瞬态加热温升速率最高达到18 ℃/s,结构最高温度达到850 ℃,此温度下测得的结构件最大应变为9 848.2 με,3次实验测量数据的重复性优于1.42%;非安装面加热状态、结构温度650 ℃下的3次测量数据重复性为0.95%,且与安装面加热状态、相同温度下的测量数据平均值的相对差异仅为0.67%。综上说明,所采用的光纤应变传感器适用于石英灯瞬态辐射加热环境下合金结构件的应变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