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现代飞机因机载任务系统多、用电设备负载特性复杂,易造成电网谐波偏高甚至超标的情况,因此,必须考核用电设备在供电谐波时的工作可靠性。飞机供电特性国军标未对此做出规定,参考HB 6167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航空标准设计了谐波试验系统。分析了谐波产生原理,设计了适应中频500VA供电系统的谐波产生电路,采用基于USB的数据采集系统对波形进行采样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硬件选型正确,谐波畸变达到了设计要求,但HB 6167推荐方案存在操作不便、谐波可控性不佳的缺陷,针对以上不足,给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航空机载精密电子设备,机箱结构紧凑,布线复杂,母板含有元器件,布线的正确性测试具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本文介绍了线缆测试仪在航空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布线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航空机载精密电子设备,机箱结构紧凑,布线复杂,母板含有元器件,布线的正确性测试具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本文介绍了线缆测试仪在航空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布线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军机上,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航空电子设备日趋综合化,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机载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应用计算机测试技术进行机载计算机故障诊断的方法,解决了对机载计算机系统的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5.
某机载电子设备总体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根据航空平台的工作模式和环境空间要求,针对某机载电子设备的标准化设计、热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防冲击、振动、"三防"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型号设计的工程经验,以航空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的特点和原则为重点,对机载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和仿真计算来实现结构设计要求。介绍机载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的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有关电子设备的国内外文献及其调研情况,简要地评述了电子设备小型化技术途径,并为实现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小型化提出意见。缩小电子装t体积,减轻重氢保证高可靠性,是包括航空机载电子装置在内的电子设备的藉要。但是小型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践告诉我们,实现小型化不仅摇要提高  相似文献   

7.
机载用电设备的供电适应性试验是对各类机载用电设备在各种供电状态下的性能以及用电设备工作对供电系统影响的验证,是保证用电设备(尤其是大功率电子设备)与飞机供电系统相兼容的重要措施和方法。本文阐明了我国机载用电设备的供电适应性试验系列标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着重对供电适应性试验方法标准的定位、框架、结构要素的确定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施供电适应性方法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机载电子设备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出一种余度供电设计方案,采用外部及用电LRM模块两级余度供电输入设计,通过智能电源管理对供电系统进行重构管理、故障监测、故障隔离,可实现机载设备供电系统一次故障工作、二次故障安全的要求。验证结果表明,设计能够大幅提高综合化机载电子设备供电...  相似文献   

9.
测试性是航空电子设备基本设计特性,测试性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航空电子设备感知自身状态(正常、故障和降级)并自动隔离内部故障的能力。从全寿命周期费用探讨了民用飞机航空电子设备开展测试性设计的必要性,给出了民用飞机研制过程中航空电子设备通用测试性设计、机内测试设计和电路及元器件的测试性设计考虑。实践证明航空电子设备开展测试性设计能有效提高民用飞机的功能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机载设备侧重于功能测试的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机载模块性能测试系统。阐述了测试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基于LabVIEW的算法实现,使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航空电子总线ARINC429模块中信号性能的自动测试和故障报告。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完成模块信号性能的自动测试与故障报告,提高了航空电子自动测试设备的通用性与可靠性,对未来两级维修体制下的航空电子设备ATE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树团  王昉  王晶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3):113-115,118
为了实现对航空直流电源的快速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航空直流电源系统电气参数测试的设计方案,阐述了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测试系统软件模块。测试系统软件采用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主要由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两部分组成。实际应用表明,各项测试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航空直流电源的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孔祥浩  张卓然  陆嘉伟  李进才  于立 《航空学报》2018,39(1):21651-021651
继飞机二次能源逐步统一为电能形成多电/全电飞机之后,电推进技术成为飞机动力系统电气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望进一步提高飞机动力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代表了航空电气化的高级阶段。飞机电力系统及相关技术是支撑电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系统总结了电推进飞机的类型与发展现状,论述了飞机混合动力系统及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与意义。阐述了航空电推进系统的基本结构,比较了适用于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的电力系统架构,系统分析了实现电推进技术所需的高效高功率密度电机、高效大容量功率变换器和综合热管理等关键技术。小型纯电动飞机正在逐步迈向实用化,而分布式混合电推进技术是中大型飞机电气化的重要方向,仍然需要航空机电和动力系统等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谐波对飞机电网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检测、分析和抑制谐波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小波变换具有时-频局部化特性,在电力系统的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对飞机电网谐波的快速检测、分析,将小波变换方法应用于飞机电气系统谐波检测中,提出了基于Mallat快速算法的谐波检测系统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采用小波补偿的改进FFT算法进行谐波分析,可以将信号中不同频率的谐波快速有效地提取出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高了谐波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种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书礼  孙金博  康桂文  马少华 《航空学报》2021,42(3):623942-623942
电动飞机依靠电推进系统为飞机提供所需的动力,而电动飞机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制约了飞机续航能力的提升。在蓄电池能量密度受限的条件下,进行电推进系统能效优化,提高电推进系统效率,降低电推进系统损耗,对增加飞机的续航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双座可调定桨距螺旋桨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为例,依据飞机的飞行任务剖面搭建了飞机电推进系统在起飞及巡航阶段的系统损耗模型,以可调定桨距螺旋桨桨矩角为优化变量,以飞机完成一次飞行任务剖面能耗最小为目标,提出一种适于可调定桨距螺旋桨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搭建样机测试平台,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能效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电推进系统效率,使飞机完成一次飞行任务剖面的系统能耗降低了8%以上。  相似文献   

15.
基于PC/104总线的飞机电源产品综合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一套基于PC/104总线和虚拟仪器技术的飞机电源产品综合测试系统的功能和软硬件实现原理。阐述了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最后结合整个系统设计介绍了在LabVIEW环境下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电飞机的先进供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飞机设计》2006,(4):64-68,73
阐述了多电飞机的特征,对多电飞机供电系统先进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基于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结构、电源系统、配电系统、负载自动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飞机全电刹车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数字防滑刹车控制器,采用速度差加压力偏调(PD+PBM)控制算法,使用ARJNC429总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完成了数字防滑刹车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及系统调试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数字防滑刹车控制器工作稳定可靠,与系统联试...  相似文献   

18.
雷涛  闵志豪  付红杰  张星雨  李伟林  张晓斌 《航空学报》2020,41(12):324048-324048
飞机电推进的动力系统趋于混合能源形式的发展方向,不同类型的源具有不同的特性,混合能源协调工作的方式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性能。本文所研究的飞机电推进系统的能源形式为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所做成的混合能源。针对无人机动力系统工况的特殊性,本文在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氢气消耗的动态平衡能量管理策略,使燃料电池和辅助电源的能量消耗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避免了其中一种电源能量先耗尽的情况,可以满足多种工况的变化,提高了混合电源的能量利用率和稳定性,保证了无人机动力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可行性,最后设计了能量管理系统的硬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对实验结果计算分析验证了该能量管理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B777飞机集中了当代飞机最先进的供电技术,因而它的电源系统具有最佳的性能。本文分析这些性能,并重点阐述支持双发延程越洋飞行能力的大容量多余度电源和变速恒频备用交流电源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1553B通信数据总线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式控制器(DCU)平台,对一种机载配电系统1553B通信数据总线进行了设计研究。在具体硬件、软件的设计过程中,结合现代数字式控制器DCU的平台,以DSP的F240为核心,以DDC公司的BU-61580协议芯片为基础,实现了机载配电系统1553B的机上通信要求,并通过地面电网联试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