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今年六月份,我国派遣代表团第一次以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出席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外空委”)第二十四届会议。“外空委”是联合国大会下属的一个永久性委员会,成立于一九五九年。根据联合国  相似文献   

2.
江燕 《国际太空》1998,(5):13-15
有效利用静止轨道位置确保安全使用核动力源——记我国代表在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上的专题发言编者按: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于1998年2月9日至20日在该委员会驻地维也纳召开了第35届会议。由国家科委、外交部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组...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人类进入外空时代。国际社会对此欢欣鼓舞,也对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展开了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当时的外空活动主要是由国家来主导,联合国很自然地成为了调整外空活动最合适的舞台。1958年联合国就设立了临时机构处理外空活动问题,1年之后,将该临时机构进而改设为常设机构,也就是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为联合国外空委,该常设机构成为各国外空活动合作对话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4.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于1989年6月5日至6月1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第32届会议。由外交部、国家科委和航空航天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团的成员中包括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名空间技术专家。外空委的53个成员国中,有4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1基本情况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外空委)法律小组委员会第62届会议于2023年3月20—31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本届会议就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有关的国家立法、空间法能力建设、空间资源、空间交通管理等16个议题进行了讨论。部分议题相关工作组(如空间资源活动所涉法律问题工作组等),在会议期间进行了闭门磋商。  相似文献   

6.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问委员会,简称“外空委员会”或“外空委”,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永久性机构。该委员会成立于1959年,最初只有24个成员国,后来逐步发展,从1981年起增加到现在的53个。我国也是在1981年正式参加该组织的。  相似文献   

7.
<正>1基本情况2023年2月6日—2月17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简称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60届会议在维也纳召开。科技小组委员会设有16个实质性议题供与会国讨论,包括“一般性交换意见”“空间碎片”“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空间天气”“空间和全球健康”“卫星遥感”“黑暗和寂静天空”等。会议安排有6场边会穿插在每天两场正式工作会议期间,主题涉及“黑暗和寂静夜空:  相似文献   

8.
学术会议     
<正> 根据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第十七届会议建议,并经联合国大会第35/14号决议通过,将于1981年11月18~25日由联合国外空事务司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举办“联合国遥感应用和卫星通信以促进教育和开发的亚太地区讨论会”。我们由国家测绘总局和空间技术研究院各派一名代表参加。区域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向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委员会成员国的代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并评价应用卫星的遥感和通信技术,促进开发方面的最新发展,并为1982年8月份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作技术性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正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简称联合国外空委)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于2009年联合出台了《外层空间核动力源应用安全框架(简称《安全框架》),该文件旨在促进各国空间核动力源的安全应用~([1])。我国的空间核动力源应用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在嫦娥三号、四号任务中尝试执行了《安全框架》的相关条款,但仍未建立长效的国家空间核动力源安全管理机制。本文将参照美国、俄罗斯、阿根廷及欧洲航天局(ESA)在执行《安全框架》方面的经验,以期提出适用于我国构建空间核动力源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1,(11):19-22
空间碎片问题是近年来国际上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自 1 994年起 ,就一直将空间碎片列为每届年会的优先议题 ,并在 2 0 0 0年完成了《关于空间碎片的技术报告》,为联合国外空委法律小组委员会讨论与制订有关空间碎片的国际条约或公约 ,提供了技术准备。1 993年 ,美国航宇局 (NASA)、欧洲空间局 (ESA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ROSAVIAKOSMOS)和日本等航天机构发起成立国际“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 (IADC)。中国国家航天局于 1 995年加入了该组织。该协调委员会成员除发起国和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为纪念1968年12月20日召开的联合国(UN)第一次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以下简称外空大会),联合国于2018年6月18-2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外空大会50周年纪念活动(UNISPACE+50),主要包括研讨会、高级别会议和展览。在中国外交部的组织协调下,中国航天代表团参加了上述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3,(10):2-2
○世界空间周的由来1999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期间,与会国家考虑到,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外层空间,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新纪元,以及1967年10月10日《外空条约》生效,为人类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因而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1999年12月,联合国第54届大会核准了第三次外空会议提出的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以庆祝空间科技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以及对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作出的贡献。○欢迎学校的参与教师可以利用世界空间周的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代表团团长方晓二月十七日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第二十四届科技分委会首次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国愿向国际用户出租整个可回收的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供它装载试验仪器和进行科学试验。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开展国际空间科技合作,并对和平利用外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时间2018年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五角大楼创建美国第六军种——独立天军,通过集中美国空军、海军和其他军事单位各自拥有的太空功能,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美军结构。美国这一举措体现其对外空实施统治的野心,引发各国对维护外空安全的广泛关注。事实上,自人类开发利用外层空间以来,外层空间军事化现象长期存在,在客观上对外空安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外空军事化问题愈发突出和严重。《外空条约》作为规范探索和利用外空活动的基石,其中的"和平利用外空原则"正面临着来自外空军事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第三十届会议于1993年2月16日~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本届会议讨论的内容为:  相似文献   

16.
1 IAF简介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于1950年在法国巴黎成立。IAF的宗旨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交流,推动空间技术和外层空间的研究与合作,促进宇航事业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发展,在国际学术界颇有影响,并被联合国和平利用空间委员会聘为技术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2日至11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第47届年会”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行。在为期十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德国等联合国外空司的60多个成员国的代表.分别就空间技术给全球卫星通讯、自然灾害预警、农业及医药新品开发、人类生存环境净化等带来的附加利益进行了深人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67年生效、有120个国家批准或签署的联合国《外空条约》规定,外层空间(太空)只能用于和平目的,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发展太空武器,主张太空非武器化。然而,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某些空间大国,一直在发展攻击卫星的外空武器,以图称霸太空,控制太空。一旦在太空发生攻击卫星的行动,天战的爆发将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看不见,摸不着,远在天外的卫星会成为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1982年国际空间会议,即联合国第二次开发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将于今年8月9日—21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将有14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它将是1968年以来第一次有关外层空间的盛会。会上将讨论和评价与外层空间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空间科学的发展和空间技术的应用、国际合作等等。美国国务院最近就这次会议专门发表了一篇有关开发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情况简介,下面是这篇简介的全文:  相似文献   

20.
<正>2月18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四届大会第一次预备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会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议题环节于2月18日至19日同期举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等单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