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2,(5):10-13
美考虑在空间站上模拟载人火星飞行近日,美航宇局空间站计划经理萨弗雷蒂尼表示,航宇局正考虑利用国际空间站来演练载人飞往火星。空间站可作为研究人体对长期微重力反应的试验场,而这将是需耗时数月的载人火星飞行的特征之一。他说,该局正在探讨在国际空间站上模拟飞往火星的可能性,为此航天员们在站上停留的时间将超过通常的6个月,并将经受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空间站在轨已经运行了22年,而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也讨论了9年。自由号空间站之所以迟迟不能实施,主要是在研制上遇到重大技术问题和政治障碍,最大问题还是财政负担。1993年9月2日,美国副总统和俄罗斯总理签署协议,两国将在发射和空间活动、能源和导弹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在空间活动中,美国摒弃自由号空间站,改为和俄罗斯合作设计阿尔法俄罗斯空间站。美国航宇局交付白宫一份计划,让俄罗斯成为建造空间站的新的不可缺少的伙伴。1993年10月底,俄罗斯空间局局长尤里·科普切夫访问美国,和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  相似文献   

3.
7月31日,美国航宇局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迈耶称,该局正在把“凤凰”火星探测器的探测任务延长到9月底,并认为到目前为止此次任务“非常成功”。按原定计划,本次探测的主任务持续时间为3个月,到8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宇局管理空间站计划的斯托班副局长9月份访日,向日本官员和经团联合会空间开发促进委员会介绍了美国空间站计划的现状。在访日期间(10月初)两国签署了关于日本参加空间站计划的备忘录。现将该副局长向日本经团联合会介绍的空间站现状归纳如下: 1.空间站政府间备忘录的签订日子在10月初,最迟11月初。 2.1989年航宇局将召开商用空间利用研究计划会议。 3.航宇局是空间站实物研制者。去年下半年与4家公司签订合同。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受国家空间委员会(NSC)的委托’对航宇局的重返月球和载人探索火星方案进行了评审,最近发表了一份评审报告。报告认为该实施方案是“合理适当的”,同时认为,要完成月球/火星使命,可能需要建设第二个空间站;探测火星的任务或许应通过空间站而不是星球基地开始实施。NRC的评审报告提出了三个新的应高度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987年4月30日,美国航宇局提交一份未来30年的空间话动规划。这份到2005年的地球周围、月球和火星的探索和建立空间港的规划是由航宇局先进计划负责人依万·贝凯指导的规划小组(SLPG)研究的。这份报告将未来30年的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近期计划今后13年,美国生产第5架航天飞机 OV-105,1991年交付使用,用于组装和使用空间站。同时研究空间站上水的利用,因为水和空气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美国将采用电解空间站上回收水的方法来解决。空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一些航宇公司和大学的支援下,航宇局将着手一项全新的空间高技术计划。该计划叫做“开拓计划”,已为里根的新空间政策认可,并在航宇局1989财年预算中拨款1亿美元。这项计划需几年的研制时间,总耗资约10亿美元。计划实施的项目有: 1.行星遨游器——在90年代末发射一个不载人火星表面取样返  相似文献   

8.
70年代,美国“天空实验室”(Skylab)在地球低轨道上飞行了84天。此后,直到1984年,美国航宇局(NASA)才又开始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当自由号空间站进入最后设计阶段时,美国又企图实施载人登月和火星计划。为了不让“天空实验室”之后出现的中断重演,NASA现在必须吸取自由号空间站发展的教训,并进行载人太阳系探险的一项连续性计划。实施这样的计划一定会对生命保障系统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它将大大超过在近地空间环境中的生保系统的要求。在确定未来长期航天任务生命保障系统要求的规范时,NASA将在已知…  相似文献   

9.
2月上旬,美国国会举行了一次听证会。会上,一些支持空间站的议员——参议院科学委员会的成员警告航宇局,不要放弃空间站计划,而去争取新项目,特别是探测月球和火星,以及观测地球环境等项目。航宇局1991财政年度申请的预算总额为151亿美元,在分配这一预算时将有一场政治斗争。詹姆斯·森森布伦纳议员说:“我有这样的印象,即压缩空间站是为了给类似于月球/火星探测项目留有余地。”航宇局在分配这笔预算时,给了空间站25亿美元。同时,航宇局又将极轨平台从空间站计划中转移到地球科学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为使重470t的国际空间站与载人火星探索所需的专用硬件和技术发展之间有更多的关联,目前,美国航宇局(NASA)正考虑改变国际空间站发展方向。NASA暂定于2014年对火星作载人探索发射。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与火星有关的系统和技术演示,与“阿波罗”载人登...  相似文献   

11.
航宇局提出1989财年预算为110.48亿美元,比1987年增加20.46亿美元。增加预算是为了保证全面开始空间站研制,大大增强航天飞机能力,恢复空间科学计划以及重建美国空间技术基础。航宇局局长弗莱彻说,增加预算是贯彻执行里根总统的国家新空间政策的第一步。他说,国会批准增加经费,对于恢复美国在空间方面的领导地位非常重要,这个问题自“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出事故以来的两年中一直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自从“阿波罗”计划结束以来,白宫首次允许航宇局请求巨额经费来开发新技术,特别是开发适应载人月球和火星飞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宇局负责人已同意戈达德中心退出空间站研制工作,这样航宇局从事空间站研制工作的空间飞行中心仅剩三个了。航宇局把与空间站配套的大型极轨平台转到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中去,这样可缓和目前空间站经费紧张的困难处境,也使戈达德中心同空间站计划脱离大部分联系,不受其计划和预算的制约。航宇局负责人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空间站费用过高。这个转变将使航宇局重新修改与通用电气公司空间部的8.95亿美元的合同,将不载人的极轨平台从空间站计划中分出去,作为EOS项目  相似文献   

13.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2年12月23日报道,美国航宇局(NASA)的科学家们设想捕捉一枚500吨重的小行星,通过调整它的位置,把它变成航天员前往火星途中的空间站。百年星舰计划的流产早在2004年1月14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就曾提出最早于2015年派人重返月球、2030年后派人登陆火星的计划。NASA随即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准  相似文献   

14.
国会在1988财年对航宇局的空间站提出一些限制,这些限制将迫使这项计划收缩或者进一步推迟以适合水平下降的预算。但是国会还支持潜在的空间站用户为各种有效载荷和一个临时的密封自由飞行舱——工业空间设施提供资金。国会命令航宇局按照预期减少的空间站经费,在2月29日以前提供一项经过重新调整的空间站计划。1988财年的7.67亿美元已削减到4.25亿美元,而到6月1日只能获得其中的2亿美元,另外的2.25亿美元要等到航宇局制订出国会要求的“重新调整”空间站计划后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宇工业协会(AIA)的一个特别工作小组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建议航宇局和国家空间委员会应成立一个由政府、工业界和大学专家组成的独立研究“空间探索计划”(SEI)的技术小组,主要分析研究载人探索月球与火星计划的各项技术任务。这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应由70人左右组成,政府部门的专家应来自航宇局、技术评审局、能源部、运输部和国防部,分成战略与目标、准则、技术研究与评审等若干组。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美欲砍掉空间碎片研究计划 美国航宇局官员称,尽管承认轨道碎片对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和低地轨道卫星构成严重威胁,但预算超支正促使该局考虑在今年10月1日砍掉其已成立了23年的轨道碎片计划办公室。对于那些尺寸足够大、可被地面光学和雷达望远镜跟踪到的碎片,美国航宇局以及商业和科学卫星经营者仍然依赖美国航天司令部的跟踪数据。该军事部门目前每天都跟踪着约10000个直径大于10厘米的物体,使卫星经  相似文献   

17.
1985年10月28日的《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发表题为“国际化的航宇局空间站”的社论。社论内容摘要如下:美国航宇局空间站计划者和他们的欧洲、加拿大、日本伙伴,以最近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大会为论坛,阐述了伙  相似文献   

18.
一、预算增加困扰国会 1984年7月25日,美国前总统里根说:“我们梦想飞到火星上,我指示航宇局研制一个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1994年投入实用。”然而,现在离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了。今年初,美国国会鉴于投资过巨,规模太大,责成航宇局大力缩小空间站设计规模。3月份,航宇局提出了新方案,但预算仍为300~400亿美元,1996年发射,1998年还不能作长期载人飞行,2000年时也无法全部投入实用。6月份,部分国会议员提出要取消自由号空间站计划。为此,英法报纸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若自由号空间站计  相似文献   

19.
由于美国国会削减自由号空间站的研制经费,美国航宇局不得不缩小空间站规模,使未来的自由号空间站成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室,有一个航天飞机对接口,但仍可作为飞向月球和火星的空间基地。简化后的自由号空间站没有超过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的大小。国会批准的预算到1996年只有60亿美元。 3月中旬航宇局提出空间站的新概念,其大体轮廓是:原长154米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一片火星热的推动下,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最近提出了一项载人火星飞行计划,该计划设想于2007年,即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发射50周年之际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