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轨人造目标的地基观测光谱存在红化效应,影响对目标反射光谱的理解应用.目标在进入空间环境后外露材料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本文结合材料的光谱散射特性、卫星轨道和观测条件,仿真分析了卫星表面材料粗糙度变化对红化效应的影响.基于文献中实验数据,设计不同粗糙度的卫星表面材料样本,模拟空间环境中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立不同粗糙度材料样本的光谱散射模型.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光谱散射特性,散射光谱形态和散射分布取决于粗糙度及入射-反射几何关系.引入网格剖分和可见面片,利用材料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仿真计算卫星表面材料在不同粗糙度状态下,整个卫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光谱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卫星表面材料粗糙度的增加,其反射光谱在600nm之后随波长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空间环境中外露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是卫星产生红化效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太空探索活动的逐年增多,人类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越发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探测空间碎片的意义及其常规的光电探测方法,并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具体特征,提出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新方法,即将成像、光谱、偏振三个光学基本量同时使用,通过多元特征融合等识别技术,实现对空间暗、弱、小碎片的高效探测,并对新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解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波段选择方法无法依据感兴趣地物划分数据子空间及子空间划分容易受背景地物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自适应子空间波段选择方法.利用感兴趣地物的光谱曲线,建立光谱自适应因子(SAF,Spectral Adaptive Factor);通过聚类划分子空间,在每个子空间内,利用J-M距离筛选类别可分性最大波段作为子空间最优波段,从而得到整个数据空间的最佳波段组合.利用AOTF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成像光谱仪数据与波段指数(BI,Band Index)和基于类间可分性最佳波段选择两种方法比较,SAF方法选择的最佳波段组合,包含信息量丰富,地物之间差异较大,且地物平均J-M距离大于另外两种方法.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最佳波段组合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96.8%,Kappa系数为0.894.结果验证了SAF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波段选择方法无法依据感兴趣地物划分数据子空间及子空间划分容易受背景地物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自适应子空间波段选择方法.利用感兴趣地物的光谱曲线,建立光谱自适应因子(SAF,Spectral Adaptive Factor);通过聚类划分子空间,在每个子空间内,利用J-M距离筛选类别可分性最大波段作为子空间最优波段,从而得到整个数据空间的最佳波段组合.利用AOTF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成像光谱仪数据与波段指数(BI,Band Index)和基于类间可分性最佳波段选择两种方法比较,SAF方法选择的最佳波段组合,包含信息量丰富,地物之间差异较大,且地物平均J-M距离大于另外两种方法.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最佳波段组合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96.8%,Kappa系数为0.894.结果验证了SAF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清镇高铁群3型非平衡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H3)的可见和近红外反射光谱,发现其反射光谱既不同于显示Ni、Fe金属光谱特征的EH4(Abee)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也不同于显示陨硫铁光谱特征的EH5型和EL6型平衡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清镇陨石独特的反射光谱特征可能是由于其铁纹石粒子表面存在光学厚度的吸积薄膜.吸积薄膜物质很可能是与铁纹石密切共生的陨硅磷镍铁矿,也可能是它与硫化矿物的混合物.在清镇陨石中,含吸积薄膜的铁纹石粒子可能具有很低的氧逸度,它们极易被大气氧化而失去原有的反射光谱特征.文中讨论了EH3、EH4、EH5和EL6型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具有不同反射光谱特征的宇宙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光学特性,对FY-1卫星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光学信号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验证.通过对外部辐射及内部热源的分析,计算了卫星的温度场,采用随机起伏表面算法模拟表面覆盖材料外表面,通过阴影遮挡判断及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计算卫星对外部辐射的反射特性,编程计算得到在可见光0.4~1.0μm和红外8~14 μm,14~16 μm波段下卫星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红外辐射亮度与表面温度相关,8~14 μm最大约90 W/(m2·sr)、14~16 μm最大约20 W/(m2·sr).空间可见光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镜面反射效应,卫星主体峰值2 200 W/sr.通过地面模拟测量空间目标的温度和红外辐射验证了温度及红外辐射仿真计算模型,可见光辐射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与地面模型卫星测量结果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光谱测温优化的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材料红外光谱发射率测量中样品表面温度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直接使用光谱仪测量得出样品表面的光谱辐射能量信息,选取其中合适的光谱波段利用多光谱测温方法得到样品表面温度,进而计算出材料的光谱发射率.分析了多光谱测温中发射率模型的阶次和测量波段选取对测温准确度的影响,给出了温度计算的稳健算法,并对其主要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评定.在1 100 K左右温度下以不锈钢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得出温度引起的光谱发射率相对不确定度在2~20 μm范围内低于2%,满足红外隐身和辐射测温等领域的要求,适合于导热性能差的材料或涂层材料的高温光谱发射率测量.  相似文献   

8.
空间碎片环境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碎片环境建模就是用数学方法描述空间碎片在三维空间和未来时间的数量、分布、迁移、流动以及碎片的物理特性(如尺寸、质量、密度、反射特性等)。空间碎片环境模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确定性的,能逐个测算单个碎片的轨道参数和物理特性;第二类是统计性的,能通...  相似文献   

9.
地球敏感器光谱波段对红外带通滤光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卫星用红外带通滤光片的膜系设计出发,分析了地球敏感器的不同光谱波段(工作波段)对锗基片和碲片铅镀膜材料的吸收和透射率的影响,以及对滤光片膜系的等效折射率和反射损失的影响。给出了设计结果,提出了卫星用地球敏感器的最佳光谱波段。  相似文献   

10.
空间目标的地面光谱特性和星等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自适应光学系统将要探测的空间非自发光目标,进行了光谱特性和星等估计的研究;研究了空间非自发光目标反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而进入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探测器的子孔径内的光子速率;同时还针对反射太阳光的空间目标亮度太低,研究了激光照射目标后的相应情况。  相似文献   

11.
The work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imed at determining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the spectral brightness and reflectance of agricultural crops (wheat, barley and oats) in the Krasnoyarskii Krai (Russia). The analysis of spectral curves obtained through field ground measurements and from satellite data showed that fine spectral differences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vegetation and their ecological state. Based on the created electronic spectral brightness data base, the possibilities are shown of using spectrophotometric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morphophysiological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plants and their species composition. The determined contrasts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to obtain necessary information while processing space images, which suffer from natural interferences (varying optical thickness of the atmosphere, cloudiness, alterations in the scanner’s angle of view, varying solar height, and highly inhomogeneous underlying surface).  相似文献   

12.
月表太空风化会改变月壤光谱特征, 影响月壤元素遥感反演精度. 研究太空风化对月壤光谱的影响有助于开发月壤成熟度光谱解耦算法, 提高月壤成分遥感反演精度. 直接对比月壤风化前后光谱的变化能最真实反映太空风化对光谱的影响, 但无法获取未风化的月壤样品, 利用实验室模拟方法开展研究也存在缺陷.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来研究太空风化对月壤光谱的影响, 并以月海样品为例进行探讨. 利用Hapke模型对月海样品组成矿物光谱按照实测含量进行非线性混合, 并通过对比混合后的光谱与实测的月壤光谱, 研究太空风化过程对月壤光谱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月壤在遭受太空风化后反射率降低, 波长越短降低越显著; 月壤背景吸收斜率增大, 月壤变得更红, 月壤矿物特征吸收峰深度降低, 光谱对比度变弱, 长波吸收峰(2.0μm附近)深度降低程度超过短波吸收峰(1.0μm附近)深度. 未来在利用遥感技术反演月壤元素含量时, 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的高速撞击威胁着长寿命、大尺寸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导致其严重的损伤和灾难性的失效。为精确估计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高速撞击防护屏所产生碎片云对舱壁的损伤,必须确定碎片云中三种状态材料的特性,建立了碎片云特性分析模型,分别计算了柱状弹丸撞击防护屏所产生碎片云以及碎片云中弹丸和防护屏材料三种状态物质的质量分布。通过计算分析可见,弹丸以不同速度撞击防护屏所产生碎片云三种状态物质的质量分布是不同的,速度增大,液化和气化增强,对靶件的损伤小。而在速度小于7km/s时,碎片云以固体碎片的形式存在,对靶件的损伤大。  相似文献   

14.
微流星及空间碎片的高速撞击威胁着长寿命,大尺寸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导致其严重的损伤和灾难性的失效,为精确估计微流星及空间碎片主速撞击防护屏产生的碎片对舱壁的损伤,必须确定碎片云速度特性。文章在冲量和能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了碎片速度性分析模型,研究了碎片云的速度特性,得到了碎片云材料传播及碎片云喷射角随弹丸撞击速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光学手段在天基空间碎片探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容易受到杂光等因素影响。结合在轨试验数据,从探测器和碎片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天基空间碎片光学探测的因素。影响探测器探测效果的因素包括太阳光、月光、地气光、大气辉光等杂光及南大西洋异常区辐射等;影响碎片可见性的因素包括地球遮挡、地影及反射的太阳光等。分别给出了上述影响因素涉及的特征量及规避影响的计算方法。基于某天基探测设备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影响在自然交会及姿态机动模式下均可能发生,在试验设计时需被充分考虑。最后,针对某天基空间碎片探测任务进行了规划。文章对天基光学探测试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空间碎片地面观测站时,需要用数值仿真工具对其观测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估观测站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测站设备对空间碎片的观测量和可观测频度.先进的设备指标和合适的测站位置能够大大提高观测能力.本文使用STK,PROOF等软件,对不同测站雷达和光学设备的观测能力(过境率和探测率)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对于空间碎片监测网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Prolonged exposure of the microscopic outer layer of the lunar surface to the space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maturation of the surface. Maturation can be quantified and it may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optical maturity (OMAT). Optical maturity estimations are very much helpful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the major minerals present on the lunar regolith. Estimation of the maturation and mineral mapping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re achieved, by coupling spectral reflectance of the lunar surface with an optimized origin. The present work estimates the optical maturity and Ferrous oxide content of the Goldschmidt and Schrodinger craters, through the recalibration of the classical method of Lucey et al. (2000a) with an origin of (0.08, 1.18) and Moon Mineralogy Mapper (M3) data. The overall recalibration results assure that the craters are highly matured.  相似文献   

18.
The reflected near infrared solar radiation observed from space above the oceans is due mainly to the atmosphere scattering, as the ocean surface is nearly black. The molecular Rayleigh contribution is also minimized at infrared wavelengths and it can be evalu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s much more sensitive to the aerosol properties than the radiance. Measurements of polarization at two wavelengths and with an angular scanning are simulated and an invers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It aims at finding an “equivalent aerosol model,” which reproduces the optical thickness and the asymmetry factor of the actual aerosol at all wavelengths in the solar spect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