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1980~1994年,首都国际机场起降架次由9486架次增为95020架次,年平均增强17.9%;旅客吞吐量由108.9万人次增为1164.1万人次,年均递增18.4%。据专家分析预测,到2000年,起降架次将达229 345架次,旅客吞吐量将达2908.7万人次。如此高的发展速度必须要求有性  相似文献   

2.
植根于塞外草原的民航呼和浩特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简称呼和浩特空管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28日。中心所辖管制区面积达39.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及东亚各国通向中东、独联体、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空中通道。五年来,中心共安全保证各类飞行37万架次,年指挥架次由成立之初的5万架次增长到现在的10万多架次,日高峰由成立之初的200架次攀升到现在的384架次,固定资产由成立之初的85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5亿元,中心的综合保障能力实现了较大飞跃,为地方经济和民航发展做出了贡献。一、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是空管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正>公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天,一架波音747飞机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直飞香港,从此掀开了江苏民航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伴随着飞机巨大的轰鸣声,一座现代化航空港在江苏大地崛起。二十年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由1997年的222万人次发展至2016年的223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由1997年的1.7万吨发展至2016年的34万吨,运输起降架次由1997年的2.9万架次发展至2016年的19万架次。航线网络日趋完善,可通达国内外110个航点,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十五”以来航空运输市场区域增长格局(一)全国(大陆地区)总体情况“十五”以来(2001—2006),中国大陆地区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增长,机场起降架次由2000年的175.7万架次,增加到2006年的348.6万架次,2001—2006年均增长12.1%;旅客吞吐量由2000年的13369.2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33197.3万人次,2001—2006年均增长16.4%;货邮吞吐量由2000年的309.4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753.2万吨,2001—2006年均增长16%(见表12)。其中国内航线、港澳航线和国际航线市场增长情况分别见表13、表14和表15。  相似文献   

5.
黄玮 《江苏航空》2009,(3):32-33
机场地调系统的硬件及网络设备购置于1999年,系统及应用软件集成于2000年,当年投入使用。当时机场年客流量只有250万人左右,航班起降约3.4万架次;而2008年机场年客流量突破880万人次,航班起降约9万架次,目前起降高峰时接近300架次/日。  相似文献   

6.
在1月8日至2月16日为期40天的2012年春运中,上海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6.40万架次(其中,虹桥2.50万架次,浦东3.90万架次),同比增长6.6%;保障进出港旅客813.78万人次(其中,虹桥338.30万人次,浦东475.48万人次),同比增长5.8%。最高一天的客  相似文献   

7.
2008年广东机场集团逆势上扬,一举扭亏为盈,较集团发展战略提前两年实现了盈利目标。集团完成飞机起降29.7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485.4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9%和7.5%;其中白云机场完成飞机起降28.0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343.5万人  相似文献   

8.
严昭 《江苏航空》2007,(2):23-24
1立项背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于1997年7月建成投入运营,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是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与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互为备降机场;总体规划为年飞行36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期及续建工程可保障年飞行6.96万架次,年  相似文献   

9.
AnInvestigationofOperationgInternationalTransferinharbinAirport一、机场概况和问题的提出1.机场概况哈尔滨国际机场隶属于民航黑龙江省局。1997年6月完成了对老机场的扩建工程;扩建后的新机场侯机楼总面积为67万平方米,楼内设有值机柜台35个,可移动登机廊桥16个,站坪ZO多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大、中型飞机20余架次。新候机楼的规模是老侯机楼的26倍,年设计旅客吞吐量660万人次,高峰小时2500人次,货运处理8万吨。新航管设施年保障飞机能力8万架次,日高峰3O0架次,小时高峰30架次,机场最低天气标准的能见度800米,云高60米…  相似文献   

10.
11月29日上午,随着重庆飞来SZ4137航班的缓缓降落,首都机场迎来了2000年的第2000万名旅客,这是首都机场年出入港旅客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 2000年1-10月,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 量、飞机起降架次分别为1838万人次、45万吨、13.7万架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4%、22.5%和11.7%。高峰日飞机起降640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92348人次;高峰小时飞机起降61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9482人次。这些指标也创造了中国机场的新记录。 在旅客 骤增、运营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首都机场从满足旅客需要出发 ,对候…  相似文献   

11.
环球民航     
《航空港》2008,(2)
去年全球航班总数超过2956万架次来自全球航班信息与数据解决方案公司OAG的数据表明,去年全球航空公司(包括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定期航班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956万架次,比2006年增长了4.7%,这意味着全球每日平均有80987架次航班起飞。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全球航班数量的最大增幅。  相似文献   

12.
TheAirCargoTransportStationoftheCapitalInternationalAirportPutintoOperation9月3日,一座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际水平的先进航空货运站正式投入使用。该货运站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西南1公里处,机场高速公路西侧。该区总占地面积为13.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由货运楼、危险品库、货机停机坪、货坪及集装箱坪、汽车停车场组成。其中:货运楼由单层的货物处理系统用房及多层的营业办公用房及生活辅助用房等组成。货运站的年货物吞吐量16万吨,国际货占70%、国内货占30%,年服务飞机架次为7万架次。站区…  相似文献   

13.
《航空港》2009,(2)
1月25日至1月31日春节长假期间,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安全运行状况良好,共起降航班9448架次,日均起降1349架次,同比增长4.4%;运送旅客97.81万人次,日均13.97万人次,同比增长1.6%。其中浦东机场5650架次,运送旅客53.68万人次;虹桥机场共起降航班3798架次,  相似文献   

14.
《航空港》2011,(1):16-19
随着2011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上海机场集团顺利实现了第11个安全年,这也是自1988年民航体制改革后虹桥机场连续实现的第23个安全年。201 0年,在世博效应的带动下,上海机场三大运输生产指标增长迅猛,屡创历史新高,年旅客吞吐量首破7000万人次大关,浦东机场货运排名继续稳居全球第3。全年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共保障飞机起降551086架次(其中浦东332122架次,虹桥218964架次),同比增长15.53%;完成旅客吞吐量7170万人次(其中浦东4040万人次,虹桥3130万人次),同比增长25.79%;完成货邮吞吐量370万吨(其中浦东322万吨,虹桥48万吨),同比增长24.10%。  相似文献   

15.
上海机场集团12年的发展历程日新月异,已经由1998年成立时的一个机场、一座8.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一条3400米长的跑道,发展为现在占地66平方公里的两个机场、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的四座航站楼、全长近18公里的五条跑道,其硬件设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飞机起降从当时的12.8万架次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民航局的运输发展预测,到2010年,我国民航机队规模预计超过1500架,机场规模将由现在的140个左右增加到180个以上,国内航班年飞行量将超过400万架次。  相似文献   

17.
航空港简讯     
2002年首都机场成为亚洲最繁忙机场Capital Airport Was the Busiest Airport in Asia in 2002据华北空管局最新统计数字,2002年,首都机场安全起降航班238815架次,运送旅客4777万人次,航班量比2001年增加10%,成为亚洲最繁忙的机场。2002年,民航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等各保障单位努力实现了全年的安全飞行保障任务。仅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就运送旅客380余万人,起降航班16000余架次,其中5月1日创造了日起降航班790架次的最高纪录;“十一”高峰期间,每小时最高起降航班60架次,平均每1分钟起降一个航班。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8.
AProbetotheMarketingoftheChineseCivilAirport1990年,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仅为3040万人次,到1998年已达1.1371亿人次;1990年,我国民用机场飞机运行仅为36万架次,到1998年已达156.5万架次。预计到200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运行总架次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相对于这样的发展速度,民用机场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一批又一批机场陷入经营亏损困境,目前全国143个全国通航的运输机场中经营良好、尚有盈利的机场只占很小比例。当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投资体制方面的,也有布局规划方面的,还有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但是我们认…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用机场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用机场建设概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用航空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民用机场建设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1990年,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042万人,1997车就达到1.11亿人次。预测2000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亿人次。1990年,找国民航机场飞机运行仅为36万架次,1997年达到140万架次。预测200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飞机运行总架次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面对这样的发展速度,客观上要求民用机场的建设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水平。近20年来,我国新建、改扩建了一大批机场,使机场布局更趋合理,机场容量显著扩大,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深圳机场自1991年11月正式通航以来,航班量持续高速增长。1992年,飞行架次达16217架次,吞吐旅客166万余人次,跃居全国最繁忙的机场之行列。1993年截至10月底止,已保障各类飞行23000多架次,吞吐旅客213万多人次,业务量可居国内机场的第四五位。深圳机场1993年7月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际机场,现已开通深圳至新加坡及曼谷2条国际航线,并有多家外国航空公司拟通航深圳。深圳机场为特区的经济建设及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深圳特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改革的深入将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对深圳机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专家预测,至2000年,起降架次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