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成像体系结构"(FIA)是美国国家侦察局(NRO)于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美国下一代成像侦察卫星星座计划,提出伊始雄心勃勃,但最终却走向费用严重超支、发射一再推迟的失败命运。文章简单介绍了"未来成像体系结构"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造成该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介绍了美国替代"未来成像体系结构"计划的发展规划及其对我国未来发展天基成像侦察系统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2.
士元 《中国航天》2004,(2):14-16
2003年12月28日,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又叫“赤道卫星”)发射升空。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又叫“极轨卫星”)也将于2004年发射,并将成为我国首次飞越两极高空的空间探测卫星。这两颗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12月30日,“双星”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在长征2号丙新改进型火箭的携带下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球赤道区附近的倾角2 8 5°的大椭圆轨道。“双星”计划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简称。该计划由中国科学家于1997年4月正式提出。2 0 0 1年2月,“双星”计划正式启动。同年7月,中国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正式签署了“双星”计划的合作协议,使该计划成为第一个以中国为主的国际空间探测合作计划。“双星”计划拟利用运行于地球赤道区附近的大椭圆轨道的探测1号卫星和运行于通过地球两极地区上空的大椭圆轨道的…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8日,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由俄罗斯联盟FG火箭发射入轨。这是庞大的“伽利略”计划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标志着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轨道验证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8,(3):6-6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2月21日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在上海研制成功."领航"一号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完全国产化的首个卫星导航基带处理芯片,并将替代北斗系统内的国外芯片.  相似文献   

6.
<正>美太空飞行有限公司2014年12月9日宣布,它研制的"搬运工"太空拖船在2015年第三季度首飞时将运载新星工厂公司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凤凰"计划研制的"小号卫星"。"凤凰"计划旨在从报废卫星上抢救仍可使用的天线等部件,并加以重新利用。所谓小号卫星是指能实现推进或通信等具体功能的独立卫星模块,是"凤凰"计划的关键内容。"搬运工"是一种自由飞行的辅助有效载荷部署工具,自带电力、推进和指向系统。它将由运载  相似文献   

7.
"有效载荷"减震技术的最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最新发展的"有效载荷"减震装置,包括VISS(隔振,抑振,主控)、SUITE(卫星振动特级隔振试验装置)、MVIS(小型化隔振系统)等3种被动/主动合一隔振装置,对它们的结构设计、性能指标、试验计划等进行具体介绍.最后针对"有效载荷"隔振技术的研发,提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协同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其焕  尹萍 《卫星应用》1999,7(3):14-20
该文以1999年初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和GPS民用改善的相继出台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伽利略”计划和GPS增发第二民用频率的梗概,论述两者在欧美九联合中的微妙关系,使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展现了多极化前景,最后举了新形势下的某些特点,为我国卫星导航和发展提供决策参数。  相似文献   

9.
发射短讯     
<正>越南未来几年计划发射4颗卫星据科技部2017年5月17日报道,越南科学技术院所属的国际卫星中心日前在越南航天中心2017-2022年发展计划会议上宣称,在未来几年中将开发4个卫星项目,即4~6kg的"纳米龙"(NANODRAGON)卫星、10 kg的"迷你龙"(MICRODRAGON)卫星、600kg的LOTUSSAT-1卫星和LOTUSSAT-2卫星。"纳米龙"卫星将于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月20日,据美国航天新闻网站报道,美空军第三"天基红外系统"(SBIRS GEO-3)导弹预警卫星当日搭乘"宇宙神"-5 401型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这次发射原计划在1月19日进行,但由于一系列技术和发射场问题而推迟。SBIRS卫星是美空军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将替代之前的"国防支援计划"(DSP)系统,计划由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个大椭圆轨道探测载荷组成。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部署导弹预警卫星,用于探测苏联可能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美军尝试利用"国防支援计划"卫星探测"飞毛腿"(SCUD)小型战区导弹的发射。这些导弹的助推段时间短并且特征不明显,因此很难探测。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首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和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它包括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2010年,"双星"计划-"星簇"计划(Cluster)联合团队共同获得了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杰出团队奖。今年是"双星"在轨交付用户10周年。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国内小卫星研制单位的行业管理,确保小卫星质量,整合小卫星市场资源,2007年7月17日,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小卫星研制单位准入条件及评价方法"标准研讨会。来自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七○八所、五院、东方红卫星公司,中科院军工办,航天科工卫星公司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小卫星上级主管部门和研制单位的相关领导与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正>由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重点专项"遥感卫星地面系统运行标准出口转化应用"顺利通过中国标准化院组织的2018年年度验收审查。本项目属于中国标准化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五大领域装备与工程标准海外转化应用研究"子课题,项目研究周期为2016年至2019年。本次审查包括技术审查和财务审查。项目组通过学习与总结课题年度审  相似文献   

14.
“凤凰”计划关键技术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地球静止轨道(GEO)的轨道资源,美国于2012年启动了针对GEO卫星的重复利用验证计划——"凤凰"计划。文章介绍了"凤凰"计划的概况,重点对其系统组成、任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归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如模块卫星总体设计技术、无线能源传输技术和新型在轨捕获技术等。最后,给出了美国发展在轨服务的若干启示:卫星重用将带来航天器发展的重大变革,注重创新技术开发等。  相似文献   

15.
细胞卫星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卫星是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的"凤凰计划"中重点验证的新概念。文章介绍了细胞卫星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归纳了细胞卫星体系的关键技术,如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建模技术、多细胞卫星分散布置的控制技术等,为我国未来低成本、智能化、模块化航天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栉"是先秦时期表示"梳头用具"义的常用词."梳"在口语中出现不晚于东汉末.在魏晋时期,"梳"和"栉"之间在文学语言中呈现同义竞争状态.南北朝时期,"梳"取代"栉"成为"梳头用具"义的常用语.隋唐时期,这种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军用航天的国际合作最近有趋热之势.美国欲通过"百星"计划和北约组织中的26个盟国一起打造"太空快速反应联盟";澳大利亚将加入美国军用的"宽带全球卫星通信"星座计划的建设,与美国共享先进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加拿大将用自己的卫星帮助美国监视别国的卫星.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公开展出。"嫦娥"四号是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4颗绕月探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嫦娥"四号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称月球车)两部分组成,计划于2018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相似文献   

19.
"动中通" (OTM)是移动通信(即运动中卫星通信)的简称,即移动体之间或者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美国军事科技文献中的卫星"动中通"通常指同步卫星的移动通信应用."动中通"具有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能够真正地实现超视距、宽带、移动通信."动中通"终端通常指同步卫星的移动通信应用终端,它特别适合应急通信和突发现场的指挥通信.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2月10日08时11分,巨大的轰鸣声响彻西北戈壁上空,"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托举"实践"六号05组卫星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上苍穹,随后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迎来的第400次发射!从此,中国航天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接上期) "长征"飞天:载人航天飞行的火箭 为载人航天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