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9,(10):45-46
NASA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鲍曼8月25日在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上说.NASA已邀请俄方联合开展一项载人火星探测飞行。俄眼下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展自己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鲍曼说,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应利用国际空间站项目所取得的成就,机组人员应来自多国。  相似文献   

2.
火星素有"探测器吞噬者"之称,各国共向火星发射了15个探测器,但迄今只有5个着陆成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探测项目的主管道格·麦克奎斯逊在NASA总部表示:"火星经常向你扔出曲线球,误导你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正>减速技术是保障火星软着陆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进入、下降与着陆技术的组成部分。未来火星采样返回探测和载人火星探测等任务,需要火星探测器或载人飞船具备更高的火星表面大质量软着陆能力,这要求减速装置有更高的减速性能。为此,NASA于2011年在太空技术项目(STP)中设置了低密度超声速减速器(LDSD)技术验证任务,项目经费1.9亿美元。NASA希望通过对该项技术的验证,提高超声速段减速性能,掌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0,(4):127-127
据新浪网2010年6月23日报道,美国加州7年级学生在参加一个研究项目时,通过研究NASA“火星奥德赛”探测器拍摄的火星照片,发现了火星上一处神秘洞穴结构。这一结构位于火星赤道附近帕蒙尼斯火山山坡上,似乎是地下“熔岩洞”的天窗。  相似文献   

5.
棚梓 《航天》2014,(10):20-21
美国航宇局(NASA)研制的三辆火星漫游车已经在火星上各自跑了不少路,于2012年登陆火星的“好奇”号至今仍在运行。虽然载人登火星依然遥遥无期,但NASA决心不断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以延续技术发展,为载人登火星积累经验和知识。根据计划,NASA的下一代火星漫游车将在2020年发射,称为“火星2020”,它将携带“一组精心选择的设备”前往火星。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团队人员称,正在为NASA未来火星任务研制的一台推力器在最近的测试中打破了几项纪录,表明这项技术有望能在20年内用于送人飞往火星。代号X3的该推力器由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同NASA和美国空军合作设计,是一台霍尔推力器。这种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2,(1):56-57
美国、欧洲和俄罗斯航天局高级官员12月7日同意就使俄方成为美欧一联合火星探测项目的全面伙伴进行磋商。‘被欧空局称为“外空火星”的该项目因NASA预算限制而受阻。三方官员会谈后乐观地认为,俄方能够提供质子号火箭在2016年发射由欧洲牵头的一个火星通信轨道器和主要由欧洲和俄罗斯提供的一套遥感仪器,并借此成为项目的全面成员。  相似文献   

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77-77
2007年5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美国NASA火星车项目科学家的研究报告,称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一处名为“本垒板”的区域发现了火山喷发的证据。“本垒板”是科学家以棒球术语命名的一处火山分层基岩区域。  相似文献   

9.
正NASA官员5月9日在载人火星探测峰会上表示,作为30年代送人前往火星计划的一部分,该局可能会在20年代末派宇航员在绕月轨道上飞行一年。NASA助理副局长威廉斯说,NASA最近宣布,其眼下的载人火星探测规划包括在月球周围建设一座"深空门廊",以充当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所需操作和技术的试验场。他说,这座月球前哨站最终还会作为载人火星探测飞船的发射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0,(3):36-36
<正>在对火星进行了6年前所未有的探测后,NASA的勇气号火星探测漫游车将不再是一台能四处移动的机器人。在过去几个月里,NASA一直试图解救这辆深陷在火星一片沙地里的漫游车,但没能成功。1月26日,NASA宣布将这个曾经的漫游式科学探测器改为一个静止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11.
美好奇号漫游车登陆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力 《中国航天》2012,(9):16-18
NASA耗资25亿美元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火星探测项目8月6日顺利度过重要一关。该项目下的好奇号漫游车大约在美国东部夏令时当日凌晨1时18分前后安全地降落在火星赤道以南盖尔陨石坑内一座山峰的山脚下。该探测器是2011年11月26日由宇宙神5运载火箭发  相似文献   

12.
孟萌 《航天员》2014,(6):72-73
2012年8月,“好奇”号天空起重机系统的巨大成功使美国火星探测向前迈进一大步,而今NASA又在紧锣密鼓得筹划着下一次同等级的火星“漫游者”计划。据了解,目前NASA正在研发新的火星探测器。并将于2020年登陆这颗红色星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开展太空竞赛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大量的太空探索活动(如金星、火星、载人登月、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迅速推动并提升了美国的航天技术实力,这些高风险项目取得成功的背后是通过大量惨痛的经验教训和血的代价换来的,如金星和火星探测任务的大多失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等。在NASA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发射短讯     
孙学建 《航天器工程》2012,21(1):120-120
美国的“火星科学实验室”升空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2011年11月26日报道,北京时间2011年11月26日,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地面站,用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它是NASA旗舰级的行星探测项目,其上装载了一辆汽车大小的火星漫游车——好奇心号(见封二)。“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肩负探究火星多项关键问题的任务,将率先使用精确着陆技术,通过空中起重机把好奇心号放置在“盖尔”环形山附近。好奇心号抵达火星的时间预计是2012年8月6日。  相似文献   

15.
李琳 《航天员》2014,(3):32-33
很早之前,NAsA便开始利用无人飞船和火星车进行火星探索,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火星的理解,同时为未来的载人火星探索奠定了基础,而2020年火星探测器项目也将加入NASA的全面火星探测计划。该计划包括当前在火星轨道运行的“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卫星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机遇”号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以及近期被发射到火星上层轨道考察的MAVEN火星探测器等。而此次火星峰会的召开,也表明了人类正慢慢的着手将登陆火星的愿望转化为不再虚无缥缈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前NASA正在筹备的大规模火星探测计划将成为复苏美国航天计划的关键项目,这项工作能促进技术发展,能为航天站的建立提供指导,更重要的是将会重新确立美国在21世纪的空间领导地位。 NASA已经着手对一种不载人的火星漫游车并把火星土壤样品送回地球的任务进行技术设计。这种漫游车可在1998年发射,并在2001年把样品送到美国/国际空间站。这项任务的开发工作将包括约翰逊航天中心的载人飞行鉴定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行星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10月8日发布的题为《NASA的火星之旅:开拓空间探测下一步》的报告,NASA要首先在低地轨道和月球附近的地月空间"试验场"积累载人航天飞行经验和专长,最终在30年代送人登上火星。NASA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研究这一分三步走的火星载人探测路线。在报告发布仪式上,该局主管载人探测与运行的副局长格斯顿梅尔称,这一战略规划描绘了一条通往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1,20(4):136-136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2011年5月8日报道,NASA宣布将从3个项目中挑选出1个项目,并为其提供除发射费用之外的最高4.25亿美元资金。第1个项目是“星球物理学监测站”(GEMS),用于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测试火星的颤动、地震以及地热流,获得关于岩态行星构造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NASA正在研究一项"简洁"的火星样品回送构想,有望使该局在20年代末就能把火星岩样运回地球。该设想的侧重点是要尽快把由"火星"2020漫游车任务事先贮放的样品带离火星并带回地球。NASA主管科学的副局长泽布琛8月28日在一次会议上称,该构想能直奔如何在火星上着陆并从那里起飞这一"要害问题"。他说,作  相似文献   

20.
宙彤 《航天员》2009,(1):46-47
NASA科学家在2009年1月宣布,有关火星大气中甲烷活动的第一份权威证据表明,火星并非一颗死星——从生物学意义上看,火星上可能有生命;从地质学意义上说,火星依然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