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肖川  李立 《航天器工程》2009,18(6):110-117
并行测试具有优化测试流程,降低测试成本的优势.文章说明了并行测试技术背景;介绍了实现并行测试的几种拓扑结构;针对环境减灾-1A、1B卫星双星并举的技术特点,对卫星的并行测试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后续型号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传统检测方法上的基础上,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到汽车制动性测试领域中,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制动性测试系统。该系统是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 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配以传感器、数据采集卡、采样保持卡和笔记本电脑组成,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对汽车制动性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3.
快速发射是未来空间信息作战和导弹武器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快速测试是快速发射的重要环节。航天ATS快速测试需要遵循一定的体系结构而发展。以国际通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为背景,结合我国航天测试的需求,提出了航天ATS快速测试体系结构,分析了航天ATS快速测试的测试流程并行化、关键参数连续监测化和测试数据处理快速化等目标,以及所涉及到的图形化程序开发、仪器可互换等关键技术。结论有利于促进航天ATS快速测试技术的进步,并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冯小虎  夏景林  张志清 《上海航天》2005,22(Z1):111-116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星地面应用分系统数据与指令接收站(CDAS)的主要技术指标、工作流程,以及与C星的星地接口与地面应用分系统其他部分的接口.说明了CDAS的天伺馈、信道、图像获取(IAS)、三点测距(TRRR)、数据收集(DCP)、遥测遥控(TT&C)、卫星模拟器、标校、时间统-、低速信息传输(LRIT)信息编码与发送等子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阐述了C星CDAS的设计原则,以及用群调技术实现DCP的数据解调、用扩频伪码进行TRRR定位、图像处理、TT&C增加图形化界面控制、正交相移键控(QPSK)解调器抗长连"1"功能等关键技术.在轨测试和试运行期间,C星的CDAS不仅解决暴露的问题,而且进行适应性调整.验收前测试结果表明,其功能及技术指标满足业务运行要求,设备工作正常、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7,(4):109-115
传统航天领域使用纸质表单对测试状态进行管理,导致测试状态管理数据分散,流程审批复杂,状态管理数据查询困难,管理效率低下。文章针对状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服务和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开发了综合测试状态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实现的功能视为服务,将审批手续视为流程,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使测试状态管理流程审批及数据归档标准化,并将各类综合测试状态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便于计算机系统自动读取、利用、存档、查询、汇总及分析。在载人飞船综合测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测试状态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为今后实现航天器远程测试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使用计算机视觉方法进行的发动机极性自动化测试是火箭地面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环节,该环节存在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将递归全对场变换(Recurrent All-pairs Field Transforms, RAFT)光流算法替代传统光流法检测技术用于发动机喷管实时运动监测,并根据现场测试场景对光流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升了运动检测速度与测量精确度,使自动测试系统具备了摆角的估测能力;在软件系统设计层面,引入差异图像直方图法监听法辅助喷管动作识别,避免了光流法对于未处在监测流程中的摄像头的冗余监听资源消耗,降低了系统硬件设备的负载,同时实现了一种可视化在线判读软件的设计。提出的软件与算法方面的改进在当前已投入使用的极性自动化测试系统上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BIT(Built-In Test)技术是一种能够显著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能和诊断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BIT技术的性能、特点、结构,分析了BIT技术在运载火箭测试中应用的意义和可行性,并详细提出了基于BIT技术的运载火箭测试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解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案有效可行,并对其在航天测试中的应用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利用SPI技术,在Window平台上实现了个人防火墙。该防火墙可以进行数据包的截获、分析和处理,并可以添加、删除防护规则,根据用户设定的规则和一些默认的安全准则对系统的网络数据进行监控和过滤。经测试,该防火墙基本解决了个人计算机用户的网络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高政民 《航天控制》2012,30(1):71-75
通过对测控总线特性、混合总线测试系统软硬件架构的分析,确定了混合总线测试技术靶场应用中需研究解决的时钟同步、现有测试设备组网、测试接口适应性与通用检测等一般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了武器装备试验混合总线测试系统设计思路,介绍了混合总线测试系统硬件组成,软件设计方法与结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弹道式飞行器技术准备流程复杂、测试仪器与设备体系庞大、施训环节易受制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测试训练系统框架.在分析某型弹道式飞行器测试训练系统功能需求基础上,在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虚拟仪器仪表技术和高端数据采集技术设计了与实装软硬件人机接口一致的模拟系统;采用面向对象...  相似文献   

11.
平行坐标可视化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制约,多变量分析及显示成为复杂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优化的难点之一。将平行坐标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优化过程,以高压强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参数优化为例,针对不同优化阶段提出不同赋色原则,说明其在发动机设计优化辅助建模、优化过程监控和优化结果鲁棒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平行坐标可视化技术在处理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优化多变量分析及显示问题上具有简单、直观等独特优势,易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柳长安  李光熙  吕奇伟 《火箭推进》2013,39(2):59-62,73
随着快速、准确等控制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飞行器采用了直接侧向力控制技术,这对飞行器本体及喷流装置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先进飞行器气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参考美国NCADE方案中的塞式喷管控制发动机结构进行了侧向喷流干扰流场的数值仿真研究,并与常规拉瓦尔喷管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喷管干扰流场结构及性能的异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能力、数据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最新的网络通信技术,结合CZ-3A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实际设计需求和设计原则,概要介绍了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特点,着重从测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双网卡捆绑技术、静态路由技术等五方面详细阐述了测发控网络的设计,最后通过测发控网络的功能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可视化智能融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智能化和可视化程度为目标,利用智能工程的思想与方法将信息融合、人工智能和可视化技术综合应用于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提出了面向21世纪控制与导航技术的新一代导航系统概念——可视化智能融合导航系统,并对其功能、组成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用例辅助设计系统原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杰 《航天控制》2005,23(4):51-55
BranchTCase原型是针对飞行控制软件中分支结构的测试用例辅助生成系统,它可以分析统计被测软件中的分支结构,生成覆盖所有可达分支的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辅助测试人员基于分支覆盖设计测试用例。BranchTCase采用纯静态技术,不依赖动态插装,通过扫描被测软件的源代码,得到软件的基本静态信息,并构造程序的执行流程图,最后遍历得到执行路径集合。本文阐述了BranchTCase原型的设计思路,讨论了其中的静态扫描分析、结构分析、分支结构遍历等主要算法。最后以某型号飞行控制软件为分析实例,得到了覆盖其所有分支结构的执行路径集合。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了红外加热笼在结构设计中如何防止加热带热变形问题,阐述了加热带喷涂黑漆过程采用的防污染工艺以及为了防止相邻加热区间热流相互干扰所采取的措施。试验证明其工艺设计效果明显,这些工艺措施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外热流模拟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保证了型号试验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有效载荷产品的生产研制具有种类多、批次多、批量小等特点。为了提升有效载荷产品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灵活性,以应对测试项目复杂性增加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的测试系统软件架构。该架构具备线程管理、仪器资源管理和测试序列编辑的功能,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的关联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测试系统中用户管理、业务逻辑和仪器控制的软件功能,同时给出了系统架构中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产品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提出的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组成的系统架构具有更小的程序粒度和良好的扩展性。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模块之间的灵活配置与重构,使得测试系统软件整体功能得到不断升级,极大地满足了当前航天有效载荷产品生产研制对于集成测试系统的需求,从而为航天器测试系统架构设计提供了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昕  王福民 《火箭推进》2007,33(2):48-52
围绕流量调节器研制过程,以确保和提高流量调节器工作可靠性为目标,阐述了在设计、制造以及试验中保证调节器质量的控制措施。通过设计人员全程跟踪、反馈和改进,形成了完整的全过程闭环动态控制流程。这些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在试车中得到考核。调节器的研制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其控制流程可以为今后其它产品型号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推进剂流量测量技术与方法,阐述流量测量系统设计要点、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工艺、现场校准技术、信号调理器设计、抗干扰措施、数据分析与提供方法。文中论述的测量技术实现了发动机试验流量参数的准确测量,为发动机性能评价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