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3年1月30日16时(北京时间15时),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在位于全罗南道的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17时,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李周浩在发射现场正式宣布,"罗老号"火箭发射成功,并将搭载的"罗老"科学卫星成功送入目标轨道。韩国总统李明博随后致电表示祝贺,并称"罗老号"发射成功标志着韩国正式迎来了宇宙科学时代。韩  相似文献   

2.
前言     
2002年5月15日,中国海洋一号(HY-1)卫星发射成功,开始了遨游浩瀚太空的岁月。同年9月18日,卫星成功交付用户,至今,已造福人类16个月。我国海洋空间遥感的序幕已经揭开,海洋界几代人的梦想得以实现。走小卫星之路,我国海洋遥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7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即资源一号卫星)04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该星的发射成功,不仅书写了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合作的新篇章,也为中国和巴西建交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祝贺卫星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4.
翟麓 《航天》2011,(11):29-29
1978年第一颗拉格朗日点卫星国际探测者三号发射成功开始,拉开了拉格朗日点开发利用的序幕。近年来,拉格朗日点的应用已成为国际空间探测热点,多颗该类卫星相继发射成功。什么是“拉格朗日点”?  相似文献   

5.
1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7.
一、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进入太空时代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时代。从此,航天空间科技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公斤,初始轨道参数是: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倾角68.5度,运行周期114分钟。其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二、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掌握返回技术名列世界第三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  相似文献   

8.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中巴资源1号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由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成功.从而结束了中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它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实践五号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到8月8日,已经完成其在轨90天的科学试验使命。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利用其寿命潜力开展平台技术试验。该卫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新型航天器新技术试验。卫星用户为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通过招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实践五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的CAST968小卫星平台的推出和应用。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考虑到现代小卫星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抓住实践五号卫星研制的机会,开展小公用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1989年7月12日Olympus—1卫星用Ariane—3发射成功。1991年5月29日的事故导致Olympus试验通信卫星失控,结果使卫星漂离定点位置。Olympus调查委员会详细地研究了这些事件。本文综述了由欧洲空间局(ESA)局长主管的Olympus飞行任务营救小组所作的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实践五号卫星及其飞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五号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到8月8日,已经完成其在轨90天的科学试验使命。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利用其寿命潜力开展平台技术试验。该卫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新型航天器新技术试验。卫星用户为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通过招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实践五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的CAST968小卫星平台的推出和应用。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考虑到现代小卫星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抓…  相似文献   

12.
发射短讯     
李多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1,(1):141+146+156-158
中星-20A卫星发射成功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0年11月25日0时09分,中星-20A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A运载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任务,顺利将卫星送至太阳同步轨道。发射成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互致贺电,祝贺"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航天合作是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9,18(1):66-66
2008年11月23日,韩国国土运输与海洋事务部称,韩国计划于2009年6月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场发射一颗通信、海洋、气象卫星-1(COMS-1)。卫星由韩国宇航研究院(KARI)与法国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m)联合研制,将进入韩国半岛上空的静止轨道,可覆盖韩国东海岸浦项西2500km。的面积,执行多种任务。COMS-1重2.5t,设计寿命7年,是中大型级的多功能卫星,也是韩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卫星,卫星成本为2.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2):18-18
2008年1月13日,韩国航天研究所发表声明,由于阿里郎1号卫星与地面失去联系,韩国政府决定结束其任务。阿里郎1号是韩国首颗多功能卫星,主要任务是拍摄地球图像。卫星1999年12月升空,设计寿命为3年,迄今已延长至8年,共拍摄约47万张照片。2007年12月30日,阿里郎1号与地面失去联系后,  相似文献   

16.
2012年9月29日中午12时12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在酒泉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在轨交付服务。10月2日,卫星成功拍摄并下传高精度影像。  相似文献   

17.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1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积极参与了卫星数据质量评价和示范应用研究,组织应用技术培训班、技术交流与展览,以促进CBERS-1卫星数据推广应用。随着CBERS-1 02星的发射成功和CBERS-1数据应用需求的日益广泛和卫星地面应用体系的完善,协会将为进一步推广CBERS-1数据应用发挥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性突破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是从1966年开始的.在攻克了卫星姿态控制技术、卫星再人防热技术和卫星回收技术等一道道难关后,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由长征2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它在轨道上运行了3天,11月29日按预定时间返回了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30日,韩国成功发射了韩国航天运载器-1(KSLV-1),又名罗老号运载火箭。继前两次发射失败后,此次发射对韩国尤为重要。发射成功,标志着韩国成为全球第11个具备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罗老号运载火箭因在罗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而得名。该型火箭为两级轻型运载火箭,于2002年开始研制,研发成本约4.71亿美元。火箭总重约140t,总长约33mm,箭体直径2.9m。火箭第一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单台RD151发动机,推力为1 670kN,比冲338s。第二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KSR-1发  相似文献   

2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6):48-48
2008年10月20日,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宣布,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自9月6日发射成功以后,A星成功变轨,A、B星实现相位180。星座系统建立,星地系统工作正常,卫星在轨技术状态良好,主要载荷工作正常,地面接收和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两星图像质量良好,图像处理工作状态稳定,并通过图像质量转阶段评审,在轨测试转入应用评价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