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分析影响反舰导弹自控终点精度和命中精度的因素,阐述了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制定导弹飞行试验方案,以及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方法,介绍了在反舰导弹作战使用范围内的自控终点散布和命中精度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
仿真技术是反舰导弹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及导弹作战效能分析的必要研究手段,该文给出了一种通用的反舰导弹仿真建模方法,利用VC++6.0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了某型反舰导弹的全弹道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了有关反舰导弹仿真的验模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导弹在靶试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3种故障模式的机理与特点,分析、建立了各种模式下相应的故障弹落点散布模型,给出了据此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故障弹落入给定区域的概率值的计算方法,可为导弹靶试安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单发命中概率是导弹攻击目标能力的核心体现。文章从影响命中概率因素分析人手,系统分析了目标特性对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概率和自导概率的影响,搭建了导弹武器系统对不同种类目标命中能力的函数关系,给出了反舰导弹对小目标攻击能力的理论计算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靶场开展反舰导弹攻击小目标性能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安全分析是反舰导弹飞行试验前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分析以导弹弹道数据为基础,而弹道仿真模型获取不易。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反舰导弹飞行试验安全分析并能取代弹道仿真的简化导航算法,对其实现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经过实践检验,此种算法计算简单、效率高,其精度满足导弹飞行试验安全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机动突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现代化海战中反舰导弹与舰空导弹的对抗过程,以反舰导弹蛇行机动为例,分析了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规避策略,建立反舰导弹"蛇行机动"的突防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反舰导弹"蛇行机动"和传统导弹攻击的优劣,指出了"蛇行机动"对于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舰空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和特点,以反舰导弹为拦截目标,给出并分析了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的数学模型,说明了提高舰空导弹拦截能力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文章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利用伴随技术建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解算模型,最终实现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采用该方法解算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不仅能保证计算的快速性而且能体现出攻防态势、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战技术性能对突防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诊断反舰导弹故障模式的故障诊断法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反舰导弹故障分析,借助于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被测导弹和测试系统的故障模式,以实现对导弹故障诊断和定位的自动化、综合化,进一步提高部队的快速保障和修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反舰导弹试验与训练的安全性,引入反舰导弹飞行航区的定义.探讨了4个影响飞行航区划定因素:舰面干扰、风干扰、陀螺漂移干扰、导弹故障干扰,构建了反舰导弹干扰作用下的全弹道模型.进而以设定的导弹参数为例,划定飞行航区,通过与实际靶试对照,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选择能力是反舰导弹的一项重要作战性能,它可以提高对编队中预选目标的搜捕概率,有效提升导弹突击效果。综合考虑反舰导弹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及舰艇目标定位误差,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法,建立反舰导弹对舰艇编队目标的选择能力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得出反舰导弹 6种不同选择模式的搜捕概率与搜索扇面角度、半径及入射角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图,得出了提高反舰导弹对人字形编队目标选择能力的参数设定。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爆炸冲击波对来袭反舰导弹发动机舱的毁伤效应,应用ANSYS/LS-DYNA软件,对定量TNT和压装8701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毁伤不同距离处的反舰导弹发动机舱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对导弹发动机舱的毁伤以壳体凹陷为主要形式,对凹陷壳体周围区域几乎没有影响;爆炸冲击波对反舰导弹发动机舱的毁伤效应,随起爆点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且初期衰减速度明显大于后期。10 kg的装药量、炸点位于3 m处时,TNT和压装8701炸药对反舰导弹发动机舱基本无法造成毁伤。  相似文献   

13.
舰炮反导系统拦截超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试验时,靶弹被击中后由于碰撞受力和引发的故障,是可能引起试验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靶弹被弹丸击中后的受力分析和仿真计算,探讨分析靶弹碰撞受力引起的弹道变化情况,为试验安全评估及研究反舰导弹易损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反舰导弹的威胁分析入手,介绍了舰载反导电子干扰的主要方法与仿真系统结构,详细介绍了一种舰载干扰投放器的模拟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以舰载一体化反导武器和反舰导弹入射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舰载反导武器拦截齐射反舰导弹的特点,建立了舰空导弹和火炮拦截反舰导弹入射流的排队服务规则、反导武器的状态转换条件和饱和攻击弹药消耗量计算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推进对抗的演进,实现了舰载反导武器对反舰导弹的动态拦截。仿真得到了饱和攻击所需齐射反舰导弹数的概率分布,验证了以弹药消耗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齐射反舰导弹数是存在的假设,解决了缺乏饱和攻击定量计算问题,为高效实施饱和攻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前置点射击方式的反舰导弹,在计算射击诸元时,需要目标运动参数,但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的反舰导弹,在计算射击诸元时,不测定目标运动要素,不计算导弹自控飞行时间内目标的运动。因此,必须要建立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的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计算模型。在把反舰导弹飞向目标过程中的主要误差综合为目标指示精度和侧向偏移两类误差基础上,把目标机动范围、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不同误差条件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计算模型。对高亚声速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进行了仿真,按照捕捉概率的战术标准,得到了对反舰导弹不同发射距离条件下几个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反舰导弹8字形二次攻击目标搜索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反舰导弹在一次攻击时未搜索到目标或搜索到目标后受电子干扰等因素,导致丢失目标而失去攻击机会的问题,通过分析反舰导弹的目标搜索过程,从充分利用剩余航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8字形二次攻击目标搜索的问题,研究了采取该方式搜索的效能影响因素,构建了8字形二次攻击搜索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论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对研究反舰导弹二次攻击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