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航机场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场安全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是正确的指导民航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对民航机场进行风险因素辨识及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民航机场风险评价模型,并以首都机场为评价对象,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民航安全,包括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具有公共属性,属于社会安全领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三新一高”的宏观发展要求下,本文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结合民航安检多年从业经验,着眼民航空防安全管理,从风险分级防控角度,尝试探讨新形势下民航安检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机场安全检查是民航空防安全"地面防"的重要关口,是贯彻执行民航空防安全法规的第一线。长期以来,民航安检给人的印象就是威严有余而温馨不足,总是板着一副脸孔。然而,从去年开始,在白云机场出发的旅客高兴地看到,机场安检员的脸上多了微笑,声音变得亲切甜美,产生的亲和力着实让旅客惊喜。是什么力量推动白云安检这种服务形象的转变呢?安检服务难在哪里安检的工作性质就是从旅客及其货物中查堵威胁飞机和乘客安全的违禁物品,专家称为"索取型"服务,所以,民  相似文献   

4.
航空运行风险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灰色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中国民航运行风险的非线性在线模型.模型以风险监测指标作为输入,以评价民航安全的综合指数作为输出,编写了模型计算软件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安全综合指数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既可以确定风险监测指标中的主要影响指标,为民航降低运行风险提出合理的建议;又可以对民航安全的综合指数进行分析,为行业的安全运行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爆炸物自动探测技术分为两类: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爆炸物自动探测和X射线多视角(AT技术)爆炸物自动探测。我国民用机场旅客行李安全检查从2004年开始应用这两类爆炸物自动探测系统,它们现已成为大型、高危敏感机场安全检查的主体设备。由于CT型安全检查设备可生成被检物体的三维图像,具有材料密度分辨精度高、可探测薄片炸药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民航安检上。美国商用机场"三级安检系统"基本采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中国民航运行风险的非线性在线模型。模型以风险监测指标作为输入,以评价民航安全的综合指数作为输出。编写了模型计算软件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安全综合指数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既可以确定风险监测指标中的主要影响指标,为民航降低运行风险提出合理的建议;又可以对民航安全的综合指数进行分析,为行业的安全运行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系统方法的介绍以及对当前民航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的分析,得出民航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并且在当前民航安全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必须采用系统方法进行管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根本上保证安全,进而通过建立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评估、事故/事故征候调查与处理3个过程,详细阐述系统方法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民航安全管理思路。总结了本质安全的内涵,指出了民航业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不断降低系统的风险。在分析民航安全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最小风险设计的源头管理、风险控制技术、纵深防御体系建设、防御体系之间的协同交互、安全文化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民航系统本质更安全的建设策略。强调了安全保障要素间的替代关系,并探讨了优先选择顺序。其可行性已被安全管理中的初步应用所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民航安检的创收与用工成本暂时出现矛盾,而国内外空防安全形势又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探索创新民航安检用工制度,夯实民航安检人力资源根基,确保空防安全长治久安,已成为困扰民航人的一大难题。面对挑战,广州白云机场安检站在反复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大胆尝试采用“招聘工”制度,巧解了民航安检用工难题。一、几经酝酿,“招聘工”制度石破天惊亮相白云安检所谓“招聘工”,就是一种福利待遇介于传统的正式合同工与临时劳务工之间的一种适中的用工方式。2004年4月27日,在大连民航空防安全工作座谈会上,白云机场安检站的领导就大胆地提出…  相似文献   

10.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安检信息系统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原来分散、各自独立的旅客离港系统、电视监控系统、行李分拣系统进行整合,使机场安检现场的视频图像、交运及手提行李安检图像、旅客离港信息和安检人员及设备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对应,从而实现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自动分析的网络检查体系。该系统不仅提高了飞行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完善了机场安全检查的业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民航运输业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保证飞行安全是民航的首要任务,飞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发动机持续适航阶段的故障风险进行评估,对于提高飞行安全水平,保障航空运输业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广义线性回归的相关理论,将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引入发动机持续适航风险管理分析中,通过对发动机的故障风险水平进行实例评估验证,证明了该模型是一种准确的、有效的、可行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民航安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在民用航空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民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合理的安全分析便于及时发现民航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预防航空事故诱发因素的萌生,提高民航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民航安全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故障树的多态贝叶斯网络系统安全分析模型,综合运用诊断推理和因果推理形式,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民航安全分析,通过航空灾难的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区间型贝叶斯网络进行民航安全分析,克服了其他方法只能分析计算单点概率值的局限性,比传统的安全评估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空军航空兵场站四站保障分队的安全效率展开全面评价,提高保障和飞行安全,针对四站保障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超效率 DEA模型和 Malmquist指数模型,并对其各个保障单元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安全评价。分析发现,该四站分队安全效率整体为非 DEA有效,其中安全效率最高为环控保障单位,最低的为气体保障单位。造成安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纯技术效率偏低,即安全管理水平落后。通过研究,该方法适用于航空四站保障安全效率的科学评价,能够有效掌握四站保障各单元及整体的安全状态和管理水平,并对下一阶段的安全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宋利康  崔德刚  周儒荣 《航空学报》2007,28(4):999-1004
 通过研究国内航空企业建模的需求,探讨现有企业建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过程工程的航空企业建模方法。首先针对航空企业的特点,尤其是考虑到航空军工企业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给出了一个六元组表示的航空企业模型,并对航空企业模型的信息安全子模型进行了详细描述;然后研究了基于过程工程的航空企业建模的实现技术,包括企业模型体系、企业建模支持系统等。建立基于过程工程的航空企业模型,以模型为驱动,为航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实施和重构提供了基础和依据,适应了航空企业对企业模型动态响应性和信息安全性的要求。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大型航空企业两种型号飞机的研制,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国航)在与星空联盟合作时所面临的风险,并进行风险的识别和风险测评。利用环境分析法与流程图法识别出国航在与星空联盟合作时面临的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战略联盟的风险特征,确立核心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联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国航参与星空联盟合作的风险进行计算评估。国航加入星空联盟的风险远远低于警戒值,并对国航加入联盟的关键性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而归纳出航空联盟对中国航空公司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的民航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民航业迅速发展,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科学合理地评估空域容量是解决空中交通流量瓶颈的关键,同时也为制定流量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军航活动一直是我国空域资源限制的重要因素。研究并详细分析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损失作用的机理,定量地评估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的影响,建立军航活动影响下的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模型,结论表明模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装备配发部队后安全隐患多,缺乏有效手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源控制的实际问题,在充分分析系统需求和特殊使用环境的基础上,综合利用 XML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移动应用和桌面应用相结合的总体架构,基于 Android系统和.Net Framework设计并实现了某型装备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实际试用表明,系统实现了移动应用与桌面应用的良好数据交互,为部队进行安全风险检查、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航空域运行的日益繁忙,如何从量化分析的角度构建有效合理的数学模型对航路飞行碰撞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提高航路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是业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基于改进Event 模型的航路飞行过程垂直碰撞风险评估方法,用符合航空器在空间上速度矢量分布的几何体即两个拼接的椭圆锥体碰撞盒代替原Event 模型中的长方体碰撞盒计...  相似文献   

19.
唐波  刘蕾 《航空工程进展》2011,2(2):241-244
本研究克服了单纯采用专家风险因子测度方法主观性较强的缺点,以及单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模糊性的缺点,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Microsoft Visual C++程序,在专家风险因子测度基础上,通过大量风险评估成功案例数据的训练,成功建立了航空型号项目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客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