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使命和奋斗目标 战略使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探索开发宇宙空间、保障武器装备供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责任,肩负着推动我国发展成为"空间基础设施完备、军事航天装备强大、导弹武器系统精良、科技创新能力领先、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自主保障体系健全、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实力突出"的世界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胡逢超 《中国航天》2012,(11):19-19
航天科技工业是我国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承载着党和国家的重托、民族的期望和造福人类的发展理念,肩负着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使命与责任。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9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CALT论坛——航天运输系统发展与展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航天技术作为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科技水平、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世界大国、强国的关键标志。航天运输系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责任。自成立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造了载人交会对接、月面巡视勘察、"北斗"区域组网、高分卫星分辨率达到亚米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国的航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2,21(1):1-6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当前,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航天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发展航天是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是维护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探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商业航天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企业间开展更加广泛的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和中坚力量,航天产品研制、生产和发射的主要承担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积极履行富国强军使命和责任的同时,高度重视商业航天发展,坚持技术领先与行业引领、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 前言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当前,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卫星应用》2012,(1):6-13
(2011年12月)前言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当前,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  相似文献   

10.
《卫星应用》2010,(2):64-64
各有关单位:在国家加速发展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环境下,为推动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卫星应用专业技术和产业化经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卫星应用》杂志社拟于2010年9月联合主办“2010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会议由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同承办。会议地点待定。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航天一贯坚持自力更生,立足自主创新。航天人奋发图强、勇于攀登,与祖国发展同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为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建设、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了无数航天人的壮丽史诗。航天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效果显著,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序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1月23-24日,以"航天产业军民融合与成果转化"为主题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届军民融合高峰论坛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推进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日照市徐淑利副市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出  相似文献   

14.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值此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拼搏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腾飞,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培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世界航天活动在90年代已经进入商业开发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新时期。近10年来,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在不断增加航天投资及开拓外层空间资源。笔者认为,我国是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的国家,其航天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是,面临国际航天领域的激烈竞争,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新的航天战略,以保持我国的航天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自力更生起步,在探索中创新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跨越,探索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系统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航天信息中心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它武器系统"、"空天瞭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1,(3):3-4
“十一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国防科技发展和航天武器装备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技术创新任务.为建设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国家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事业在改革中腾飞,在创新中发展,创造了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增强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航天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生动地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