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准确预测结构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是开展飞机单机寿命监控与剩余寿命估算的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结构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方法,结合疲劳裂纹扩展的先验知识与后验知识来准确地推断裂纹长度;研究粒子滤波算法中不同粒子数对动态贝叶斯网络推断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单孔板结构与耳片连接结构件在随机载荷谱下进行裂纹扩展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贝叶斯网络方法可以对复杂结构的疲劳裂纹扩展进行准确预测,预测精度相对于传统方法提高50% 以上。  相似文献   

2.
复杂系统贝叶斯诊断网络模型需要一个非常艰难的人工建造过程,而且故障样本的获得比较困难,通常面临故障样本缺乏的情况.围绕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取领域专家知识建造因果映射网络,转化因果映射网络为贝叶斯诊断网络的方法,并以运载火箭伺服系统关键部件伺服阀为应用对象,阐述了运用此方法建造贝叶斯诊断网络模型的关键步骤.最后,通过在单故障情况和多故障情况下的案例仿真,验证了贝叶斯诊断网络模型和模型建造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李倩  洪延姬  曹正蕊  黄辉 《推进技术》2009,30(6):762-765,768
在9种等离子体击穿温度下,数值模拟了二次反射式聚焦系统聚焦情况下激光推力器内流场的演化过程,得到了不同击穿温度对应的能量沉积率、推力峰值、冲量和冲量耦合系数,能量沉积率和推进性能参数在某个等离子体击穿温度值处发生突变。根据空气对激光的逆韧致吸收系数公式,计算了CO2激光辐照下不同等离子体击穿温度对应的空气辐射自由程,发现当等离子体击穿温度为14000K时,辐射自由程为1.4mm,与计算网格的典型尺寸相当,此时入射激光能量在一个网格内以一定效率被吸收,由此确定了基于逆韧致吸收的激光等离子体的击穿温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耐电晕漆包线在电机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耐电晕性能,通过拉力试验机模拟耐电晕漆包线使用过程中的拉伸情况。首先通过拉力试验机对耐电晕漆包线进行拉伸,拉伸率分别为10%、15%。然后分别进行未拉伸漆包线、拉伸率10%及15%的耐电晕漆包线的击穿电压试验和耐电晕性能试验,并进行漆包线拉伸前后击穿电压和耐电晕寿命的比较。结果表明:拉伸率为10%、15%后漆包线击穿电压与未拉伸试样相比略有下降,拉伸15%后漆包线的击穿电压保留率超过85%。拉伸率为10%、15%的漆包线耐电晕性能与未拉伸试样比较有较明显的下降,拉伸率为15%的漆包线的耐电晕性能略差于拉伸率10%的漆包线,耐电晕漆包线拉伸率为10%时,其耐电晕性能保留率不足20%。  相似文献   

5.
贝叶斯网络在动量轮地面试验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综合动量轮地面试验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复杂试验信息,对动量轮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提出了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融合大量测试和调试数据、专家知识等多种信息,建立动量轮可靠性模型的方法;采用贝叶斯网络推理技术,对动量轮进行可靠性评估、故障诊断和灵敏度分析,有效解决了动量轮地面试验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等难题,为动量轮可靠性试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安全关键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在不降低安全关键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结果可信性的前提下减少测试用例量,在分析经典统计假设测试和无先验贝叶斯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先验知识动态整合的贝叶斯推断统计测试方法;并提供了软件失效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先验分布参数的详细求解办法。实验表明,所提供的安全关键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方法可以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获得同样的结果可信性。  相似文献   

7.
系统可靠性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尹晓伟  钱文学  谢里阳 《航空学报》2008,29(6):1482-1489
 针对现有组合法与状态法在可靠性评估方法中的局限性,对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新方法进行了研究。运用该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估,不但能计算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而且能方便地给出一个或几个部件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大小,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结合故障树方法建立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用实例阐述了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贝叶斯网络的条件失效概率与系统可靠性评估中常用重要度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更便于查找系统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标威胁评估中信息表达的不确定性和评估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方法不能满足条件独立性假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动态云贝叶斯网络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利用云模型良好的知识表达能力将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定量描述;其次,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系数极大熵模型求解指标间权重,弱化了贝叶斯网络节点条件独立性假设;最后,利用证据相关法对加权动态云贝叶斯网络进行推理,实现了关联性指标间的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超视距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相似文献   

9.
于博  余水淋  康小录  赵青 《推进技术》2022,43(1):393-400
为预估无加热器空心阴极(HHC)的击穿电压,基于汤森放电理论结合对起始击穿路径判定方法,建立一种击穿电压预估的新算法(JBP法)。接着,开展HHC击穿试验以验证该算法的计算精度,计算与试验所得的击穿电压-气体流率曲线(BV-fr)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误差范围在2.1%~5.6%,并且,揭示BV-fr曲线的“类直线”特性,以证明JBP算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HHC不同关键尺寸下的BV-fr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气体流率升高,HHC的起始击穿路径总会从长路径向短路径转移,而增加间隙中最长路径的长度可以有效实现低流率下的击穿电压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贝叶斯方法及其与仿真技术的结合运用,指出贝叶斯小子样理论对导弹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性,着重分析研究了贝叶斯方法在导弹武器系统性能评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叶片包容性试验验证的步骤、方法和试验设备;对包容试验评价标准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切断通电线圈不能应用的场合实现对数据采集设备及时准确地控制,自行开发了基于振动幅值的机匣包容试验数据采集触发系统。通过对以往机匣包容试验采集得到的旋转轴振动数据进行研究,在叶轮爆裂瞬间旋转轴振动值出现较大程度的阶跃突变,利用旋转轴的振动信号作为触发源,前置变换器和位移振幅测量仪对振动信号数据加工处理,实现当振动超过设定阀值时,控制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经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触发及时,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英国和俄罗斯叶片包容性设计方法和理论,应用VB语言开发了叶片包容性计算软件。以某型发动机第1级涡轮叶片为例,用该软件计算了叶片包容性和满足包容性条件下的最小机匣厚度。根据实际要求,也可以用该软件确定满足包容性要求的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打靶试验的风扇机匣包容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障飞行安全,航空发动机机匣需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以包容高速旋转状态下丢失的叶片。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对开式风扇机匣包容性评估需求,提出了1种结合真实机匣打靶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评估机匣包容能力的方法。通过使用真实机匣和真实叶片进行打靶试验获得风扇机匣的冲击损伤情况,并基于ANSYS/LS-DYNA进行了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Johnson-Cook模型预测的机匣伤形状、尺寸以及叶片残余速度均与试验结果接近,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准确性。采用验证过的数值分析方法开展旋转状态下机匣的包容性评估,发现由于撞击姿态差异和失效模式转变,风扇机匣可以包容以100%工作转速飞出的叶片,但机匣出现长裂纹,接近临界包容状态。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不具备部件包容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以较方便的形式对机匣包容能力可靠评估。  相似文献   

15.
机匣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包容性能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必要条件。针对机匣包容性问题,首先,简要介绍涉及包容性的机匣类别和结构形式;其次,从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及试验测试等方面概述机匣的冲击响应、损伤机理和包容性能等,简述机匣包容性试验方法及试验研究进展,按机匣材料类别对包容性数值仿真研究分类介绍;最后,总结机匣包容性研究状况并从机匣工作条件、受载情况和优化设计角度对机匣包容性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The blade containment test is regarded as an essential assessment of aeroengine safet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blade containment tests where a double edge notched blade was released at certain rotating speed which subsequently impacte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tainment ring. These tests were conducted over a range of blade lengths (113–123 mm) and releasing speeds (6800–15 000 rpm) using the high-speed rotor spin testing facility in the laboratory. It is shown that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ailure of the containment rings caused by the second impa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study the impact proces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urrent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will be extended to actual aeroengine cases involving more complex blades and containment rings.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某发动机机匣的包容性, 在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该机匣的包容性试验.试验考虑了相邻叶片的影响, 得到了叶片断裂甩出时的转速、断叶撞击机匣的应变响应和断叶撞击机匣过程的高速摄影照片.试验结果表明, 断叶与机匣碰撞了两次, 第2次撞击时在未断叶片作用下断叶击穿机匣, 机匣的失效模式主要是剪切破坏.采用包容曲线法对机匣的包容性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对航空发动机机匣的包容性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某航空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涡轮盘在预定转速范围内破裂后涡轮机匣的包容能力,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涡轮机匣的包容性试验.试验采用轮盘周向3个对称位置预制裂纹的方式,使轮盘在预定转速范围内破裂成均匀3块,得到了轮盘碎块撞击涡轮机匣的高速摄影照片.试验结果表明轮盘碎块击穿机匣撞击包容环,包容环发生大塑性变形,包住轮盘碎块.采用LS-DYNA软件对涡轮机匣包容性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对航空发动机轮盘包容性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包容试验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断裂涡轮叶片与包容环的撞击过程,研究航空发动机的包容性能,提高飞机飞行安全。在高速旋转试验台上进行了飞断平板叶片与包容环的撞击试验,并采用基于撞击动力学理论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撞击过程。结果表明,平板叶片撞击包容环产生两个撞击点,第二撞击点是较为危险的撞击点,撞击点处的径向凸起量随初始撞击动能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两撞击点间的距离随初撞击动能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数值模拟准确地反映了叶片与包容环的撞击过程。研究结果对航空发动机包容环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包容能力的校核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叶片包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单个模型叶片包容性试验总的目的在于确定单个模型叶片折断后与机匣的碰撞姿态、损坏模式 ,定量测试机匣受叶片撞击时的瞬态应变响应 ,为建立有限元叶片包容性预测计算模型 ,为验证或建立包容曲线提供试验依据。1 .试验概况 模型叶片通过销钉装于轮盘上 ,在轮盘上对称位置通过销钉装了一个平衡块。平衡块比模型叶片短得多 ,但其离心力与模型叶片的离心力是正好相等的。在模型叶片叶身靠近根部的某个需要部位有两条对称的开口槽 (经Φ 0 .2 mm的钼丝线切割加工而成 )。当试验转子达到某一转速时 ,叶身将从开口槽处断开 ,叶身的前半部分 (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