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圆柱形红外加热笼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真空热试验中,圆柱形卫星通常选用圆柱形的红外加热笼作为外热流模拟装置。文章对卫星表面采用圆柱形红外笼进行热流模拟时的到达热流进行仿真计算,分别选用不同的红外笼覆盖系数、红外笼与卫星表面的距离以及红外笼边缘区域大小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了对圆柱形红外笼优化设计的方法以提高卫星表面的热流模拟均匀性,可以用于指导圆柱形卫星进行真空热试验时的工装设计。  相似文献   

2.
红外加热笼边缘效应对卫星表面热流均匀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研究了红外加热笼边缘效应对卫星表面到达热流密度均匀性的影响,主要通过增加边缘加热笼并将其翻转一定角度的方法,对红外加热笼的设计进行优化,以改进卫星表面的到达热流密度均匀性.建立了变角度情况下蒙特卡罗仿真计算的几何模型,对3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对红外加热笼的边缘效应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多种情况下的红外加热笼设计.  相似文献   

3.
Monte Carlo方法在红外加热笼热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将Monte Carlo方法应用于红外加热笼热设计中,分析了红外加热笼模拟柱形卫星侧面外热流时,加热笼功率、均匀因子、反照因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红外加热笼覆盖系数对热流均匀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定红外加热笼与卫星表面之间不同距离,改变加热笼的覆盖系数,仿真模拟了卫星表面到达热流的分布,研究了加热笼的覆盖系数对卫星表面到达热流密度均匀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加热笼距离卫星表面100mm以上,选取覆盖系数大于0.06的加热笼,即可满足到达卫星表面热流的均匀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卫星虚拟热试验平台建模工具模块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预示卫星热试验结果,给热试验设计提供参考,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了卫星虚拟热试验平台。文章介绍了虚拟热试验平台中建模工具模块的建模思想、对象组合策略和数据存储方法;其中数据存储方法采用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相比于传统的邻接列表模式,具有更高的查询效率;最后还介绍了基于本建模工具模块的红外加热笼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6.
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抗热干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卫星真空热试验中,通常采用红外加热笼进行外热流模拟,但由于红外笼与空间环境模拟器热沉之间及相邻红外笼加热区之间的热干扰而会产生模拟误差。文章利用EFD.Lab软件针对热干扰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红外笼补偿边(“裙边”)和防辐射屏设计的两项改进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抗热干扰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热真空试验用红外加热笼的热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航天器热真空试验用红外加热笼热设计计算的方法,提出了利用"有效辐射"的概念进行热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并结合一次试验,进行了加热笼热设计计算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真空热试验红外加热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非稳态过程模拟问题,以一种较为复杂的伞状天线结构为例,以红外笼作为加热装置,对真空热试验环境下的加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采用红外笼的等效加热面模型简化仿真模型,使计算负荷可以达到工程应用的水平,同时满足模拟精度的要求。数值仿真与试验数据对比证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以为红外笼等红外加热装置的设计提供准确的非稳态加热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9.
某卫星在进行真空热试验时,对热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新要求:(1)对某些热流要求较低的加热区的加热笼进行修改,提高其低热流实现能力;(2)减小支架漏热;(3)实时计算设计热流和实际热流的周期积分偏差。由于修改时的约束条件较多,新的要求的满足非常困难。经过努力,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对某些加热笼采取加热带双面涂黑漆的方法,实现了低热流;经过计算和针对性的设计,支架漏热不超过0.1188W;同时实现了设计热流与实际热流周期积分偏差的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10.
近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预研课题大型太阳模拟器热试验方法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该所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热控室的通力配合下,完成了红外笼、红外加热片和太阳模拟器的对比热平衡试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遥测数据在数据存贮过程中的特点 ,分析对遥测数据进行压缩的必要性 ,特别地还分析了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遥测数据压缩中的应用。设计了自适应的遥测数据压缩算法。系统中使用多种压缩算法 ,包括预测编码、Huffman编码、游程编码、1- 9编码等 ,通过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小波理论 ,将遥测数据信号转换到频域 ,再通过一般压缩算法进行压缩 ,在符合数据处理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引进有损压缩算法 ,达到最高压缩比。实践证明 ,使用多种压缩算法相结合 ,能使数据压缩率提高十多倍 ,远远高于压缩软件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12.
对于赛佛特星系(文中简称WR星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星系的类型,求其金属丰度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HII区星系金属丰度的方法,并据此计算若干赛佛特星系的金属丰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磁兼容性技术在航天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针对产品建造规范中搭接电阻和屏蔽的设计,从电气和机械设计、工艺各环节的设计以及产品实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搭接电阻的控制方法。同时,给出了为实现电阻搭接而进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计算金属丰度的方法,其中理论上最成熟,可信度最高的使用发射线光谱计算星系HII区域金属丰度的方法,笔者详细做出了介绍;从辐射机制出发计算金属丰度虽然理论上成熟,但应用起来困难较大,本文也作了较详细介绍;对恒星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也已相当成熟,文中除了对动力学金属丰度的概念作了详细介绍之外,对其他的方法,如星族测光法,图像法,X射线方法,星族合成方法,则给出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的疲劳损伤机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轴随机振动试验能够同时激发结构在不同方向的模态,使动力响应表现出比单轴振动更为丰富的共振峰,因此对经受多轴振动环境的产品开展疲劳损伤机理分析很有必要。文章围绕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疲劳损伤机理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分析,调研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现状,为多轴振动试验及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多轴振动系统的原理研究和相关试验设备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扰动引力场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垂线偏差及扰动引力影响的分析方法。介绍了垂线偏差和扰动引力快速重构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从弹道诸元、制导诸元和箭上实时三个方面评估了扰动引力场影响补偿的方法。本文的工作为提升扰动引力场下远程火箭的精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
空间红外点目标遥感探测系统由于其任务与技术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在轨辐射定标方法同一般对地观测遥感器相比较存在诸多差别。文章在广泛调研成功在轨运行的此类系统在轨辐射定标方法与技术基础之上,对其在轨辐射定标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中国此类系统在轨辐射定标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频声振力学环境严重影响着航天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响应复杂、预示难的特点,因此航天器结构的中频动力学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文章介绍了三类主要的中频预示方法,即改进的确定性方法、改进的统计能量法和混合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现状。结合航天器工程需求,对比和分析了几类中频预示方法的计算效率、应用前景和理论局限。最后,提出采用有限元与统计能量分析(FE-SEA)混合法作为国内航天器中频力学环境预示方法,并指出了FE-SEA混合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planet Earth has endured unwelcome “visitations” of space rocks many times. NASA and agencies of other nations have proposed concepts on how asteroids, in possible collision with planet Earth, can be diverted. These methods range from impulsive techniques using explosives, conventional and nuclear, to the slow nudging action of a spacecraft with powerful thrust. A methods not described elsewhere in any research, as far as the author know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electrostatics will be employed to show how the new deflection concept can be developed to avoid asteroid collision with Earth.  相似文献   

20.
刘厚德  梁斌  李成  徐文福  史也 《宇航学报》2012,33(7):920-929
针对航天器抓捕后由于系统质量特性和动量的改变而导致复合体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角动量守恒的协调控制方法:关节阻尼控制和关节函数参数化协调控制。这两种方法通过对各关节和飞轮的速度进行协调规划和控制,实现对系统角动量的管理和重分配,在实现对目标进行停靠的同时,保证了基座的稳定性。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关节函数参数化在实现系统稳定的同时还可使机械臂处于期望的臂型,以方便开展在轨维修等服务操作。所提出的方法将实际飞轮作为动量交换装置,具有很好的工程可实现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