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从1987年9月开始,将对飞越全球海洋上空的飞机进行通信实验。因此,该组织将向各国航空企业提供飞机用的高增益天线、低增益天线以及各种通信装置。目前,在召开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理事会上正讨论有关海岸地球站无线电频率的建议(RFP)。若按现在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计划,首先从1987年起,用1~2年时间进行新业务  相似文献   

2.
1996年1~6月世界各国共进行了36次成功的发射,入轨航天器48个。其中俄罗斯11次,为本国发射航天器15个,为卢森堡发射1个。美国18次,为本国发射18个,为韩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及意大利/荷兰共发射5个。阿里安空间公司6次,分别为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航天器共8个。印度1次为本国发射1个。 截至1996年6月底,各国共成功发射3776次,入轨航天器共4779个。  相似文献   

3.
1992年11月9日和10日,欧洲共同体在布鲁塞尔召开意见听取会。会上,5家美国移动通信卫星公司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主要领导,向欧共体和欧洲通信管理部门的官员介绍了他们各自的全球移动卫星电话方案,希望得到欧共体的支持。这次意见听取会并不打算就此问题马上表态,而是想让欧洲官员了解一些这6个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情况。这6个系统是铱公司的铱系统、Loral公司和Qualcomm公司的全球星系统、Ellipsat公司的Ellipso系统、TRW公司的Odyssey系统、星座通信公司的白羊座(Aries)系统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工  相似文献   

4.
1996年7~12月世界各国共进行了37次成功的发射,入轨航天器共48个。其中俄罗斯14次为本国发射航天器15个,为捷克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各发射1个;美国15次,为本国发射了航天器15个;美国15次,为本国发射了航天器15个,为欧洲通信卫星组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阿根廷各发射1个,阿里安空间公司4次共发射各国航天器8个,中国3次,为本国发射2个,为亚太卫星组织发射1个,日本1次为本国发射2个航天器。  相似文献   

5.
拥有65个成员国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于1992年11月中旬宣布,已选定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在1995年底发射一颗国际海事卫星-3(Inmarsat-3)。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由此将成为使用俄罗斯火箭发射卫星的第一个西方机构。在此之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还于11月9日宣称,将使用欧洲的阿里安火箭在1995年初发射一颗Inmarsat-3卫星,发射价格为6200万美元。该组织还在1992年3月宣布,将在1994年底使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阿特拉斯火箭发射2颗Inmarsat-3卫星,发射费用共计1.25亿美元。由莫斯科礼炮号设计局谈判的质子号运载火箭费用底价为3600万美元,比美国和欧洲的竞争者便宜约  相似文献   

6.
美国1983年6月24日《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苏联向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提议,将从1988年起向该组织提供其“质子”火箭,以参加发射国际海事卫星。此提议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切,欧空局一位官员认为“不应把造价五千万美元的卫星运到苏联;华盛顿一位美国官员说,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把一颗卫星运到苏联都是一个严重问题,这将会破坏关于限制空间技术转让的规定。据有关人士分析,苏联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39个成员国之一,它企图通过向西方开放运载火箭的途径,一则捞取西方通货,二则借机窃取一些高精通信技术。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是1979年根据政府间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半公共性卫星通信服务机构。为适应形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正筹划向私营化企业方向过渡。随着拟议之中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私营化的实施,势必会将整个国际商用卫星服务业推向变革的边缘。据有关方面预测,在近期内还将会有国际性商用卫星企业效仿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走向私营化。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当初是在国际性卫星通信业务迅猛发展的大前提下成立的,其最初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也是为航行于全球各海洋的船只提供卫星通信服务,特别是为那些无力支付巨额卫星通信费用的国…  相似文献   

8.
1987年9月14日到10月16日在日内瓦国际电信联盟召开了世界无线电行政管理局代表会议,讨论给移动业务分配频率问题。会上决定了用于飞机、汽车和船舶的卫星通信频率。这将对今后各国移动体卫星通信政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飞机用的卫星通信。会议就1.6/1.5吉赫是否分配给飞机、汽车作卫星通信用是有争议的。日美欧尽管认为飞机卫星通信的必要性,但在各自卫星系统分配的频率问题上是对立的。飞机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在世界上统一,而各国却独自在研究,因而对立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  相似文献   

9.
南朝鲜也参加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为第44个成员国。它目前有1800艘商船航行在三大洋上。其余43个成员国的3700多艘的船只现在都利用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两颗美国海事卫星,一颗欧空局海事卫星,以及国际通信卫星—5上的专用转发器。到1988年才发射自己的第二代国际海事卫星。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放弃低轨卫星群方案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管理委员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一周会议后,于7月28日宣布,该组织已放弃由54颗工作星和9颗在轨备份星组成的低轨道卫星群全球移动电话系统方案。在取消低轨方案的同时,INMARSAT推出了两种供选择的方案: 一是由12~15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卫星运行于10300公里高的中高圆轨道。卫星设计寿命为10年。每颗星约重2吨,若用欧洲的阿里安5或俄罗斯的质子号作运载火箭,每次可发射2~3颗卫星。  相似文献   

11.
北美空间防御司令部每年都将入轨的各空间物体(卫星、运载火箭、以及有效载荷)以及轨道上正在衰减的碎片(卫星和火箭爆炸碎片)从1957年10月4日起作出统计。现将跟踪到1992年3月31日在轨道上运行的和有衰减物体的国家分列如下(表内未列出中国、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欧洲通信卫星的卫星发射数目)。  相似文献   

12.
<正> 由理论和应用力学国际协会召开的微重力流体力学会议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德国布莱梅(Bremen)召开。应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苏联、中国、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印度、荷兰、保加利亚等国的100多名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本儒、郭树玲,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研究员徐硕昌  相似文献   

13.
晓月 《国际太空》2009,(1):36-36
2008年11月25—26日,欧洲18个成员国及加拿大的航天局部长级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会上一致批准通过了若干领域的新任务,并批准一些现行计划进入下一阶段。会上通过以下4项决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电磁计量讨论会将于1989年8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发起组织:“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亚太地区计量规划组织”(A/PMP)和“中国电子学会”(CIE)。主办单位为“中国计量测量学会”(CSM)。目前,会议筹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成立了国际程序委员会,乔石琼(中国)任主席,S.Hahn(波兰)任联合主席;国际组织委员会,杨孝仁(中国)任主席,S.Leschiutta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最近披露,美国国防部曾多次利用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完成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美国在1989年12月出兵巴拿马时,曾利用国际海事组织的卫星迅速地将有关电子图像送到有关用户手中。美国在1990年11月进行的美国和沙特的“迅雷”联合军事演习中,也利用该卫星传输有关演习图像。最近,美国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等行动中再次利用该卫星传输美国部队有关活动的静止图像。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有63个成员国,拥有在地球上空22000英里运行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月23日至25日,国际不确定度工作组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工作会议,我国代表、工作组成员刘智敏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计量局、国际法制计量局、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科学中心、美国标准技术院、德国联邦技术院、荷兰计量研究所等单位负责人及专家。会议讨论了不确定度的含义和分类,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表示等内容。会议认为不确定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INMARSAT(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立以来,它已从单一的从事海运国际通信服务发展成可为陆地、海上和空中的移动用户服务的全球性通信网络。现在IN-MARSAT正致力于第8代卫星Inmarsat3的计划。该计划于1989年10月2日正式提出,1990年2月2日获得批准,1990年7月选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宇航分部为承包商,并于1991年2月1日签订合同。这项3.5亿美元合同共建造4颗卫星,并包括可追加到最多9颗卫星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18.
苏联执行的商业性航天计划远不如西方国家的多,但是苏联已越来越重视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和理顺航天计划的管理关系,以努力扩大其民用航天计划的范围。 1983年,苏联提出用“质子号”火箭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的建议,但是没有获得成功。苏联是设在伦敦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最大参加国之一,参加这一组织使苏联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可以从这里跨出进入商业性发射领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已决定,将1990年8月~1990年12月的第三代海事卫星3系统的研制合同推迟到1990年10月2日~1991年2月2日,延期4个月。这一推迟显然是为了使这一计划与下一代海事卫星2的研制时间表保持同步。第一颗海事卫星2的发射原计划在1989年底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现已推迟到1990年6月,据说是因为制造厂家(休斯飞机公司)在有效载荷的L频段上遇到了困难。国际海事卫星3将从1994年中期开始到位工作。  相似文献   

20.
消息摘要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1987年7月份任命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负责指导国防搜索和营救卫星系统的D·勒韦斯凯担任该组织主席。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批准了1988年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