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8月11日,南京空管协助某公司航班机组处置了一起“起落架指示系统”故障事件。事件发生后,华东地区管理局和华东空管局调查小组,通过听录音、看录象、找塔台、进近当日值班管制员谈话等形式,对南京空管中心在事件处置过程种的空管指挥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了解。上级机关对南京空管中心指挥保障工作给予充分的  相似文献   

2.
依托2012—2015年福建空管分局进近情况及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班延误情况,由专家及一线管制员为各因素不同延误等级所占比重进行打分,建立延误等级模型,再通过打分情况建立物元评估模型,得出关联隶属度评估机场综合延误程度,以及使用临时航线前后延误程度的变化,最后,得到了福州长乐机场延误影响因素及综合延误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事业随着空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得到了长足发展,管制手段逐渐从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过渡,人们在倚重空管自动化设备的同时,逐步忽视了对目视飞行规则的研究和利用。从航空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在飞行的初期就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飞行员驾驶技术培训也是从目视飞行开始,飞行员对二者并不陌生,但由于我国现有空管规章对IFR飞行计划的航空器实施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的定义和实施条件尚未明确,导致管制员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4.
孙兵 《民航管理》2023,(7):73-76
<正>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统计,大约有21%的航空器事故与疲劳有关。民航厦门空管站空管安全报告系统数据显示,约18%的管制工作失误与管制员疲劳有关。由此可见,疲劳是造成管制不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小机场航班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大量通用航空飞行的实施,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不规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容易导致中小机场管制员疲劳,容易对空域运行效率及飞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带来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如何正确识别管制员疲劳,分析疲劳产生的机理和致因,有效预防和缓解疲劳,  相似文献   

5.
从2003年9月1日起,进出北京首都、上海虹桥、浦东、广州白云机场塔台、进近范围的飞机,无论是国际航班还是国内航班,飞行员和管制员都必须用无线电陆空标准英语通话,而在此之前,国内各大机场的管制员与国内飞行员都用中文通话,与  相似文献   

6.
<正>塔台电子进程单系统是专门为机场塔台管制所设计。系统的核心目的是通过一个集成的管理工具减少塔台管制工作中多个管制席位之间的内部交流和协调。塔台管制员可使用该系统进行管制席位之间协调移交航班,保证管制工作顺畅。同样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该系统与进近管制单位进行移交,它将是未来管制部门间不可或缺的协调工具。CDM系统是将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可利用运行信息资源集成为一体的信息平台,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航运输快速发展导致的航班延误频增现象,研究了多跑道航班进离场的动态调度问题。研究时段内航班的总延误成本最小和延误时间均衡为目标,综合考虑根据机型确定的航班进离场调度优先权和管制员负荷,建立多跑道航班进离场调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先到先服务(FCFS)调度方式进行比较,采用遗传算法的航班进离场调度比FCFS的延误成本降低了45.07%,延误时间降低了37.90%,同时有效地均衡了航空公司的延误时间,保障了航空公司的公平性并提高了跑道系统容量,降低了管制员负荷。通过仿真验证了多跑道航班进离场动态调度策略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ATCStaffsDrilledinZhuhai为确保珠海进近管制中心于1999年9月1日顺利按时启用,检验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空管雷达、陆空通话等通信设备的适应性,及早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珠海进近管制中心于8月26日进行了综合演练。8月26日北京时间18点3O分至对点期间,原深圳过近管制空域内的所有时空指挥均交由珠海进近管制中心实施。为达到这次综合演练的练兵目的,演练由珠海进近管制中心主任担任组长,演练制定了严格细致的规定,要求有关空中交通管制员提前到岗、详细了解天气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密切掌握本区域内及相关的飞行动态。为确保综…  相似文献   

9.
微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3,(3):79-80
1.民航江西空管分局周小华2月14日,江西空管分局塔台、进近管制室协助机组正确处置一起航班襟翼故障,保障了该航班安全降落。2.民航深圳空管站郑阳截止2月16日,春运前22天深圳空管保障航班日架次仅有一天低于去年春运同期,达700以上,平均增长率为7.2%,日高峰达754架次,小时高峰48架,均达到历史新高。3.民航中南空管局张平2月18日,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华北空管局技术部门共同制定测试方案,在广州区管欧洲猫测试平台上顺利实现了广州—北京自动电子移交功能,为华北空管局接管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简讯     
2002年首都机场成为亚洲最繁忙机场Capital Airport Was the Busiest Airport in Asia in 2002据华北空管局最新统计数字,2002年,首都机场安全起降航班238815架次,运送旅客4777万人次,航班量比2001年增加10%,成为亚洲最繁忙的机场。2002年,民航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等各保障单位努力实现了全年的安全飞行保障任务。仅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就运送旅客380余万人,起降航班16000余架次,其中5月1日创造了日起降航班790架次的最高纪录;“十一”高峰期间,每小时最高起降航班60架次,平均每1分钟起降一个航班。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1.
航行情报资料的准确性对保障飞行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飞行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航行情报资料,大到航线走向、高空航图、进离场图、仪表进近图等,小到跑道物理数据、导航台坐标、机场灯光设施、障碍物影响等,都来自航行情报资料,因此航行情报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飞行员的一次操作失误或者管制员的一条错误指令可能会影响一个航班的飞行安全,但一项航行情报资料的错误就可能会给多架次航班的飞行安全埋下隐患。因此,作为一个航行情报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
赛颖 《民航科技》2005,(3):46-47
空管安全牵涉到方方面面因素,每次事件都有其主、客观因素,由于管制指挥的主体是管制员,所以在各种因素中,人为因素才是影响当前空管工作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前空管航空事故和不正常情况机器和设备原因大约占23%,其它原因大约占1.5%,而人为原因大约占75.5%。因此对管制员在管制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减少和防止管制员人为因素造成空管事故的方法和对策,对提高空管工作的质量、保障飞行的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以东北地区航班量最大且空域严重受限的大连机场为例,从空域分布特点、航班流向、管制运行限制及新航行技术引用等角度出发,对空域受限的繁忙机场如何突破空域"瓶颈",实施进离场航线分离进行探讨。一、大连机场空管运行基本概况(一)航班量及流向分布大连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为1334万人次,起降航班100 231架次,日均起降274架次,高峰日起降411架次,高峰小时36架次。大连机场进出港航班流向不均衡,北京方向占35%、华东方向占47%、日韩方向占11%、东北方向占6%、北部方向占1%。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评估管制员的主观(认知)工作负荷,实现均衡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空域扇区划设目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考虑航空器数量、冲突点数量以及进离场航班比例对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生理参数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多元回归模型。应用二叉空间分割( BSP )算法实现了空域扇区划分,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实现了均衡管制工作负荷的扇区最优划设。算例结果验证了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的合理性,BSP法均衡了不同扇区间的管制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地空管部门已经脱离省局纷纷独立运行,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管制员的空管队伍是空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空管改革独立运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空管队伍的直接领导,优化空域资源,提高空管的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前空管的许多工作因体制原因无法理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现在随着空管管理环境的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加强空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管制员的招聘、选拔、培训、晋升、考核、薪酬、激励等一系列的方面进行统筹兼顾的考虑,空管队伍将来必定会在民航行业里大展宏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民航航班架次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对空中交通产生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空域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基础设施的不尽完善,空管体制的特点及其它因素,或因特殊情况引起的诸多限制而造成管制员和飞行员在无线电通信中产生的不协调、不配合、甚至争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空中交通的秩序与顺畅,造成航班延误,甚至飞行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杜绝飞行员和管制员的语言冲突,确保整个飞行和指挥过程相互支持、配合,以平和、愉快的心情完成工作任务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飞行员和管制员相互理解、尊重,通过和谐、友善、密切的…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开发是公共组织的战略性步骤,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发展。开展管制员职业生涯开发,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水平,是顺应民航空管系统的发展潮流的大势所趋。通过有组织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充分发掘管制员潜能,也能使空管系统和单位在员工的发展过程中受益,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张航 《民航科技》2007,(3):73-74
自从2005年10月27日零时起,民航昆明空管中心管制区范围内开始实施雷达管制指挥,这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实施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航指挥方法。从实旅雷达管制至今,昆明空管中心一直向航空飞行活动提供着安全有效的雷达管制,得到了许多部门的一致认可。雷达管制的实施不但让我们大大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和增加飞行流量,减少航班延误,为航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还使管制员大大地减轻了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和处理航班延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是人类追求速度、时间和效率的产物,然而从航空运输诞生以来就存在着航班延误,目前航班延误已成为困扰航空运输业的一道难题。一、航班运行的特点决定了航班延误的存在航班运行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生产作业过程,不但需要航空公司内部各运行保障部门相互协调,还需要机场、油料、空管、边检、海关、检疫等单位和旅客大力配合,同时还受机场和航路导航设施以及天气、禁航、流量控制等因素的制约,任何单位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航班延误。民航总局规定一架飞机执行多个始发航班,如因第一个往返航班延误导致后续航班延误时,第二个往返…  相似文献   

20.
<正>安全是航空业永恒的主题,在我国虽未发生过空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但各类不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管制人为差错所造成。因此,探讨导致空管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高空管安全水平大有裨益。为此,本文在相关课题研究基金的支持下,设计了导致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因素调查表,并对厦门航管站塔台、进近、区域管制室部分管制员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