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终端区动态容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预测终端区动态容量,提出了一种危险天气影响下的动态容量预测模型。该模型根据危险天气预报概率的大小,将受影响空域的范围做区间化处理,认为危险天气预报概率大于70%的空域为完全避让空域,危险天气预报概率在70%以下的空域为可能避让空域。引入航班进离场优化排序和危险天气避让路径规划策略,以平均航班延误最小为目标,采用捕食搜索算法予以求解;并根据终端区实际容量评估的一般流程,运用仿真方法预测一定延误水平下的动态容量区间。以某机场终端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到达流特性的跑道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有机场的容量已不能满足当前航空运输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场的运行能力,增加其跑道容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出跑道容量的具体定义以及影响跑道容量的诸多因素,其中连续着陆飞机之间间隔的数量和间隔的大小是影响跑道容量的最大因素。假定机场到达流特性是韦布尔分布或正态分布,采用T型系统推导跑道容量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各到达流分布计算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模型计算的某机场跑道容量基本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个可变优先级的静态随机模型在单机场地面等待中的应用。可变优先级是指航班随着等待时间的延长,优先级也会随之增大,并且在计算优先级的同时考虑了航班的总延误时间和总延误费用的影响。静态不变性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范围内要求所有的决策都要预先给出。随机性是指考虑了未来容量的自然随机性。此模型在已知降落航班序列的基础上,结合机场容量的各种可能情况以及发生概率的集合,用整数规划求解各时段基于集合的降落航班数,并最终结合实际的数据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尾流影响的侧向双跑道机场的跑道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侧向跑道由于能够灵活面对强侧风的影响从而提高机场的效率,在我国大型机场的规划设计中逐渐推广。但是目前国内外在侧向跑道容量模型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侧向跑道的跑道容量模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侧向双跑道系统,考虑了一组侧向跑道上航空器之间的尾流影响,通过计算尾流消散时间给出了侧向跑道航空器的放行条件,同时利用时序图得出在侧向双跑道系统中连续进场航空器间插入离场航空器的条件,从而构建出侧向双跑道系统的跑道容量理论计算模型;最后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期跑道为算例,计算出尾流影响下侧向双跑道系统的小时容量,并给出航班起降架次表,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侧向跑道机场的跑道容量理论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断发展的天气观测和预报系统,使得危险天气下空域容量评估研究成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者的关注热点。基于最大流最小割扩展定理思想,采用合成的确定型天气数据,应用Folyd算法求解最短路径,计算危险天气下扇区最大通行量。通过随机出多组天气数据,拟合回归危险天气覆盖扇区面积百分比与扇区最大通行量的方程式和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准确度较高,对于预测危险天气对扇区的影响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航班数量的不断增加,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irport collaborative decision-making,A-CDM)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滑行时间预测的准确性对A-CDM计算离场航空器起飞排序队列和给出准确的撤轮挡时间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空间-环境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Spatio-temporal-environment deep learning model,STEDL)来提高滑行时间预测的准确性。该模型由时间-流量变量(机场实际容量,场面航空器数量,时间段)、空间变量(滑行距离)、外部环境变量(天气,流控信息,跑道运行模式,机型)3部分组成。使用STEDL模型对香港机场离场航空器滑行时间进行预测验证。实验结果显示,STEDL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5.4%,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对流天气下终端区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多输入深度学习模型(Multi-input deep learning,MICL)。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影响终端区交通流的天气特征集,涵盖天气预报数据和机场气象报告(Meteorological Report of Aerodrome Conditions,METAR)数据。将终端空域根据功能划分为较小的空域,并通过天气预报数据建立天气危险指数(Weather severity index,WSI)特征,以更好地量化天气的影响。MICL模型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优点,采用双通道分别输入WSI数据和METAR报告数据,可以充分反映终端区天气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以广州终端区在典型对流天气下运行的真实历史数据设计多场景实验,结果表明MICL模型与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CNN、LSTM等既有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模型相比,在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均方根误差(Root MSE,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等性能指标上表现优秀,在30 min至6 h不等的预测时间范围内均具有最佳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机型的机场流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机场终端区的流量最优分配问题。综合飞机机型、飞行间隔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飞机类型等因素的机场流量分配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对终端区某一时段现有容量的优化分配,减少航班延误;同时又能够确定满足此分配方案的飞机类型的起降次序。最后以单跑道机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滑行路径动态寻优的机场地面容量评估方法。对于结构复杂多样的机场地面,当跑道、滑行道和停机位使用情况和航班流变化时,根据机场地面运行的具体特点,首先建立机场地面有向网络模型,引入滑行道的权值概念,再通过D ijkstra算法进行动态路径寻优,并与冲突探测相结合,对滑行道和停机位进行合理分配。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评估容量。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机场地面容量评估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应用于机场地面交通引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先给出了终端区容量的定义及终端区容量评估的难点,然后系统地介绍了TAAM仿真方法,并以某机场终端区系统进行仿真,在考虑终端区系统自身复杂性和影响因素随机性的情况下,对某机场终端区容量的大小进行评估。最后对仿真结果给出的不同情况下的运行架次和延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终端区容量的不同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枢纽机场空侧容量利用和流量分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入满意度函数,以航班流量和容量利用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机场空侧定位点流量分配和跑道容量利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ILOG对模型算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模型求解得到的各个定位点的整体航班需求排队队列比Gilbo模型的结果减少了10%。在研究时间段内(3 h),通过优化分配各个时间间隔(15 min)各定位点的进离港航班流量,所有航班需求得到满足且在最后的时间间隔没有产生延误队列,从而又保证了一定的容量利用满意度(h=0.75),实现了机场终端区某一特定时段内现有容量更有效的利用,减少了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基于概率损伤容限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轮盘风险评估方法,考虑了缺陷发生率、缺陷分布、应力与缺陷检测概率对涡轮盘失效风险的影响。基于适航规章与咨询通告的要求,建立了考虑检查与不考虑检查两种不同的概率风险评估流程。结合有限元应力分析和断裂力学方法计算了压气机轮盘失效风险随循环变化曲线,与咨询通告AC 33.14-1给出的案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利用T639资料、ECMWF数值预报、卫星云图、天气图分析及地形分析对中低空飞行时频繁出现积冰的原因进行分析,着重对T639数值预报、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所含的温度、湿度、相对湿度在航路积冰预报中的释用进行了分析。结论得出欧洲中心预报24小时、48小时预报风场、湿度场和实况吻合很好。T639数值预报风场、湿度场、温度场12小时预报效果很好,和实况吻合。二者结合利用,对积冰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适用于跟踪在复杂背景下快速移动目标的实时跟踪系统.利用基于马尔可夫场模型的背景减除算法检测像素变化,以跟踪移动目标.分割掩膜的先验概率用马尔可夫场模型来表示,因此目标跟踪任务即被转化成最大后验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简单背景或复杂背景下的离线和在线移动目标跟踪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结构元件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几何尺寸定义为随机场,并将随机场离散成随机变量,将抗拉强度定义为随机变量,采用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MCSFEM),给出了元件危险点应力的随机分布。由危险点应力分布、材料的p-S-N曲线和Miner理论给出了概率名义应力法,计算常幅载荷下元件的寿命分布,并利用剩余寿命模型计算元件的可靠度。给出了两个算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工艺、深度效应和尺寸效应等。分析和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各规范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等条件的桩,各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获得了几个重大工程的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的实测值。将工程实例的测试结果与各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目前规范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目前各规范中桩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在针对小直径的中短桩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如今,大型桥梁工程中普遍采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情况下,对其桩端承载力的计算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飞机自动配电管理系统电气负载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飞机配电系统是现代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可以提高飞机的供电质量、飞机完成任务的概率以及飞机自身的安全性,减少体积重量及全周期费用,使我国飞机配电技术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就某型双发动机战斗机对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一种电气负载管理优先级设置方法,建立了电气负载的控制方程和电气负载的电源请求方程。系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大大提高了飞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代理模型来高效计算空间目标之间的碰撞概率。碰撞概率计算的经典方法包括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方法,以及基于速度线性化、位置误差服从高斯分布等假设,在相遇平面上对碰撞概率密度函数(高斯型)进行积分的方法。相较于MC方法要处理原轨道模型由大量重复仿真带来的计算量增长,代理模型针对输入变量的先验分布设计得到相应数学模型,不仅大大降低了单次仿真的计算时间,还减少了计算概率所需的仿真数量。代理模型去除了线性化假设等限制条件,对于碰撞概率密度函数可能呈现出的非高斯型特征也有很好的统计解释,其适用范围更广。本文结果表明,代理模型方法能够在大幅降低计算量的同时,保证对碰撞概率的估计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