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期刊快报     
《国际航空》第5期极速飞行的曙光———X-43A试飞成功的意义和飞行结果初析3月27日,一架X-43A试验机被一架B-52轰炸机投放后,依靠自身的发动机加速到马赫数7(约8200千米/小时)。这一速度远远快于任何一种目前已知的以吸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的速度。这项试飞表明,用火箭发动机实现的高超音速飞行,用吸气式发动机同样也可以实现,并且更安全。本期的热点追踪栏目从技术层面分析了这一成功的意义。航空货运与物流———2003年我国内地的国民生产总值近1.4万亿美元,而物流支出占20%。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与物流服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推进技术》1994,15(5):40-40
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飞行器达到马赫数8在进行一系列缩尺寸、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试验后,吸气式喷气发动机首次突破了马赫数5.5的记录。加利福尼亚EISegundo洛克威尔国际公司防卫系统业务部和加利福尼亚利弗莫尔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正合...  相似文献   

3.
波音近日宣布,它已与联盟宇航公司结成联合小组共同开发X-430飞行器。X-430是一种采用创新的吸气式发动机技术的高超音速验证机,它可以获得以前只有火箭才能达到速度。联盟宇航公司将负责这个项目的总体和协调检工作,并已经选择普惠公司为这个项目研制超燃冲压发动机。  相似文献   

4.
据悉,美国NASA的X-43A高超声速验证机计划在今年2月进行第二次马赫数7的飞行试验,本次试验成功后,还将进行马赫数为10的飞行试验。X-43A是NASA用来验证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可行性的一种小比例高超声速研究飞行器,X-43A验证计划是NASA制定的“超高声速X”计划的一部分。目前,NASA已经将这一计划纳入下一代发射技术计划中。X-43A高超声速验证机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吸气式空天飞行器(气动/动力/结构)强耦合特性引起的不确定非线性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引起吸气式空天飞行器强耦合特性的原因及其对飞行控制的不利影响;然后,剖析了可用于吸气式空天飞行器控制的四种典型理论方法;之后,针对吸气式空天飞行器模型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探索了基于高阶滑模和鲁棒自适应两种理论的飞行控制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控制器设计思想;最后,评价了两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吸气式空天飞行器的优势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般是指飞行马赫数Ma≥5,采用吸气式发动机的飞行器.它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太空作战飞行器、高超声速导弹、高超声速飞机等.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开发太空和军事应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能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方案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吸气式空天飞行器的一体化性能随扰动变化的敏感性高,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有必要开展流-固-推进耦合性能分析。针对机体/推进一体化布局的吸气式飞行器,明确一体化部件之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问题,利用CFD、有限元和准一维流方法,结合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降阶手段,建立吸气式空天飞行器流-固-推进多物理场耦合快速分析方法,并开展多场耦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进气道压缩面的流-固耦合导致出口静压的最大振荡振幅约为平均静压的21.6%,而出口马赫数的最大振幅约为平均马赫数的8.45%。(2)进气道出口性能的振荡会影响发动机的推力性能,导致推力振荡幅值可达平均值的3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进气道外压缩流场产生大量的气动涡,涡结构进入进气道后会导致进气道出口性能的持续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发动机的平均推力性能。  相似文献   

8.
军事动态     
美国NASA的X-43A高超声速无人验证机于当地时间11月16日进行的试飞中,在洛杉矶西北的太平洋上空33550米高度飞行速度达到M9.8.打破了以吸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飞行速度  相似文献   

9.
美空军于8月成功地进行了一架90%缩比的无人航天机动飞行器(SMV,Space Maneuver Vehicle)的首次投放试验.这架长6.7米,重1180千克的试验机被一架“黑鹰”直升机从2700米高度空中投放后,打开了稳定  相似文献   

10.
在5月25日X-51A“驭波者”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的首飞试验中,超燃冲压发动机与尾喷管之间的密封故障可能是导致X-51A无法达到预定马赫数的原因。从超燃冲压发动机泄露出来的高温气体对飞行器产生了侧向力,从而导致加速减慢和续航时间变短。  相似文献   

11.
温译 《国际航空》2010,(2):53-54
今年,美国空军实验室计划进行4次X-51A验证机的飞行试验.这将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重要一步。X-51A验证机由波音公司制造,它配备了普惠·罗克达因公司研制的采用碳氢燃料、燃油冷却的冲压/超燃冲压发动机,预期飞行速度能达到马赫数6。这种飞行器有可能成为一种远程攻击导弹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青云 《国际航空》2004,(5):12-14
高超声速飞行研究试验机X-43A在今年3月27日的飞行中,不仅一直加速到马赫数7,而且爬升到28000米以上的高空.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HIFiRE项目飞行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帆  尘军  谢峰  刘辉 《航空动力学报》2018,33(3):683-695
飞行器在临近空间内的气动特性及发动机性能一直是各国高超声速项目研究的重点,为探索边界层转捩、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以及气动加热效应,美澳牵头于2006年联合启动了HIFiRE项目,采用探空火箭发射进行重点技术验证的模式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项目重点关注20~38km空域,4~8速域飞行马赫数,试验方案通过单项验证、系统集成的思路逐步深入,将一体化设计的乘波体从无动力滑翔推进到有动力巡航,最终完成带超燃冲压发动机高升阻比飞行器的总体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①试验飞行器的边界层转捩高度在35~25km;②乘波体飞行器在飞行马赫数为7时最大升阻比为5.6;③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飞行试验中,在86.2kPa的恒定动压下,飞行马赫数从5.5加速到8.5,试验中发动机实现了从亚燃到超燃的模态转换。   相似文献   

14.
NASA称 ,航空喷气发动机公司和洛克达因公司通过地面试验 ,验证了实验型吸气式火箭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得到改善。这种火箭基组合循环 (RBCC)发动机将作为未来“第三代”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动力。在低速时 ,RBCC作为装在函道内的火箭发动机 ,速度逐渐提升时再向吸气式冲压和超燃冲压发动机转换 ,然后作为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推进飞行器离开地球大气层。一半的飞行都由吸气式推进进行 ,这样就减少了飞行器所携带的氧 ,减轻了发射重量 ,降低了发射成本。最近的一些试验评估了实验型发动机改进的方面 :改进了空气加力火箭模态时的性能 …  相似文献   

15.
金涛  何立明 《推进技术》2007,28(2):190-193
为了获得脉冲爆震发动机的飞行性能参数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在应用最小G ibbs自由能理论建立求解爆震燃烧的平衡成分及其浓度、平衡参数的基本关系式,据此对爆震波特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进气道和尾喷管建立了一定飞行状态下的多管自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理论性能计算模型,对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性能随飞行高度、速度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的状态下,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同时模型也考虑了加入尾喷管对性能的影响,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性能分析与理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边界层转捩研究是美国高超声速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简述美国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X-43)转捩装置设计的背景,阐述转捩装置的设计策略和位置确定原则,介绍美国转捩试验风洞的选择依据和主要风洞,归纳美国风洞试验采用的主要测试技术和研究方法,分析"钻石"型和"斜坡"型转捩装置构型的风洞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1首架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成功着陆,太空之旅圆满结束当地时间2010年12月3日凌晨1:16,美国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AFRCO)研制的首架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  相似文献   

18.
高超飞行器尖前缘材料发展及相关气动热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建立的几种热防护系统,简要分析了吸气式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尖前缘的热环境特点及相应防热材料发展的趋势,介绍了近20年来美国在吸气式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研究中所开展的Hytech、X43A及NGLT等三个研究项目,重点介绍这些研究项目中尖前缘材料的发展以及进行的气动热试验.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罗金玲  李超  徐锦 《航空学报》2015,36(1):39-48
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是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飞行器的前体和后体既是主要的气动型面,又是发动机进气道的外压缩型面和尾喷管的膨胀型面,一体化设计直接影响飞行器的气动与发动机性能。本文阐述了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主要特点,梳理了飞行器的推阻匹配、升阻比特性、操稳匹配等主要气动设计问题。通过对国外典型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技术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前体/进气道、后体/尾喷管、边界层强制转捩装置等关键部件的气动设计方法,获得了有意义的启示,可为后续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SMC燃烧模式下引射火箭性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为了降低航天发射费用,迫切需要提高有效载荷在航天器起飞质量中所占的比重。使用吸气式发动机,提高推进剂比冲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使吸气式发动机适应航天发射所要经历的宽马赫数区间,使用组合循环推进(CCP)成为必然的选择。引射火箭是组合循环推进在低速起飞阶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