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对QJ 310 5 - 1999《超差、代料、质疑单管理规定》实施中的问题和与实际工作不适应的标准内容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如何杜绝产品批生产过程中的批次性超差、报废等质量问题为引线.通过对加强产品批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加强生产中的控制工作,及加强产品生产完成后的质量复查及售后服务工作三大方面内容的论述,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加强产品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浅析振动试验中结构非线性引发的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箭、卫星、导弹等航天产品普遍存在着结构非线性。在这些产品的振动试验中常常出现固有频率漂移、谐波响应等现象,并且会带来部件间固有频率耦合、碰撞振动、振动试验控制超差等问题。本文章从结构非线性入手定性的地分析了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介绍一些解决措施,为振动试验中类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共模故障是指能够同时导致互为冗余的系统或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故障和错误。本文以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ARP 4761为基础,提出了适应国内飞机研制流程、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共模故障分析步骤,以及开展共模故障分析工作的分析思路、工作内容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最后以某型飞机供电系统故障为例进行了相应说明,使ARP 4761文献中比较抽象、顶层的共模故障分析过程具体化、实用化。  相似文献   

5.
从试验夹具、夹具与振动台滑台之间的连接螺栓数目、连接刚度、连接非线性及连接阻尼等方面,分析了发动机测控电缆在随机振动试验中出现高频超差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采用降低夹具重心、提高夹具与滑台连接刚度、改善连接阻尼、多点控制等方法,解决了小型夹具在随机振动试验中出现高频超差问题,提高了小型夹具随机振动试验的控制精度和试验质量。此外,在小型夹具随机振动试验高频超差问题的研究中,给出了随机振动试验中低量级振动试验控制效果较好,而高量级随机振动试验时出现高频超差的原因;通过在夹具与台面之间加入毛毡方式,解释了试验中看似相同的两方向振动试验,控制效果却完全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输入轴失准角容易超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加速度计失准角调平系统。首先,通过分析加速度计调平原理,从材料、结构等方面对失准角超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以及环境试验验证,定位了失准角超差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失准角调平时,由于调平带来了表芯与表壳之间的调平应力,环境试验加速了表壳屈服,造成表芯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失准角超差。针对失准角超差的原因,颠覆性设计了一种非限制自由度的加速度计输出轴失准角调平系统,调平系统在满足微小装配间隙的情况下,表芯可以随着表芯进行随动,避免了挠性吊装螺杆因为变形而带来的应力。该系统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失准角调平,从根本上避免了输入轴失准角的超差问题。这种新型调平系统可以将加速度计失准调控制在极小范围内,而且表芯和表壳之间不存在任何调平应力。试验数据表明:新型调平系统可以使失准角趋近于零,且长期稳定性优于于5″。  相似文献   

7.
LVDS电路具备抗共模干扰的能力,以及适应高速信号传输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卫星有效载荷数据传输;而LVDS器件对线缆的匹配性要求较高.文章在介绍LVDS接口电路的基础上,通过LVDS电路在卫星有效载荷中的工程应用,总结了星载LVDS电路匹配性设计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器设置双端模拟信号采集通道实现对模拟量信号的差分采集。其优势是避免信号的共模噪声干扰,提高信号采集的准确性。文章对于载人航天器的模拟量差分采集电路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实际应用过程中并网控制器模拟信号采集出现的特殊现象,提出了信号采集的接口约束条件,保证了模拟量采集电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扩压器为焊接结构,钎焊缝多达157处,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因焊缝缺陷导致超差和报废,因此保证焊缝质量、气流通道尺寸等成为产品的工艺难点。通过确定合理的钎焊工艺参数,设计焊接工装,控制零件精度、装配质量以及后续热处理等方法,满足了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某导弹弹体结构设计更改单和制造超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了一些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减少更改和超差的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航天产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航天产品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把控非常严格,所有要求测试项目必须通过EMC试验。某装置温控控制器试样件在EMC试验中有3项超标较为严重。通过对温控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特点、连接电缆进行分析,主要对抑制干扰源,提高敏感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等进行设计改进,并且用信号发射设备对温控控制器超差项相对应的频段进行了干扰试验,对其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EMC设计改进后,温控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明显改善,控制器的超标项RS103、CE102、RE102均满足指标要求,通过了国军标GJB151A—97规定的EMC试验所有项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固态相变理论,利用零件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引起的变形,解决带孔盘形零件孔径超差问题。为减少零件变形,在缩孔后辅之以亚温淬火工艺,从而达到了挽救超差零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侧向喷流干扰流场建立与消退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峰  薄靖龙 《宇航学报》2015,36(8):877-884
针对高超声速轨控侧向喷流的非定常干扰效应问题,应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和多重网格加速收敛技术,研究了锥-柱-裙外形轨控侧向喷流干扰流场的建立和消退过程,获得了详细的喷流瞬时干扰流场结构特性,分析了法向力放大系数、干扰力矩系数、法向力系数及俯仰力矩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侧向喷流干扰流场建立和消退过程中气动力变化较大,存在峰谷值;法向力放大系数及干扰力矩系数的定常值和非定常时均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某运载火箭三级无动力飞行段晃动不稳定和姿态超差现象进行了分析。采用等效弹簧-质量晃动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液体晃动方程,表明液体晃动与重力无关。对基于包含新的液体晃动方程的姿态动力学模型设计、仿真和飞行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晃动方程正确,可解决工程应用中的晃动不稳定和姿态超差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线电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 ,采用了屏蔽、接地、合理布线等抑制干扰传播的技术 ,并采取了回避和疏导的技术措施 ,如空间分离、回避、滤波、吸收和旁路等 ,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ISAR受干扰前后目标图像的灰度分布在统计特性上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借助于描述概率分布对称性和高斯性的斜度和峰度,将干扰效果评估问题转化为图像灰度分布特性的变化问题,同时,为了使评估结果具有归一化的特点,定义了斜度相似度和峰度相似度的概念,分别就射频噪声干扰和噪声调频干扰进行了干扰仿...  相似文献   

17.
在充分学习理解QJ 31 0 5 - 99《超差、代料、质疑单管理规定》标准的基础上 ,概述了 5 1 9厂在航天产品地面设备的生产过程中 ,结合生产管理实际情况 ,制定企业标准 ,实施QJ 31 0 5 - 99标准的做法 ,并较具体地介绍了企业标准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鉴定的目的 为了考核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工艺条件的完善性、操作水平的适应性以及试制产品的质量状况,为了避免零组件批次性超差甚至报废而影响试制进度,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拟在试制批生产中对零组件首件产品进行技术鉴定。通过鉴定认定  相似文献   

19.
部组件振动试验中高频超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振动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了部组件试验中高频超差的现象。通过分析,认为振动输入条件(参考谱)、控制参数、试验夹具、装夹方式、控制点的位置选择、系统的自振频率是造成高频超差的6个主要影响因素,为此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W型特种油滤网具有弹性好,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在发动机管路系统广泛应用,然而,W型油滤网为薄壁、复杂横截面结构,冲压成形过程极易出现拉裂、起皱缺陷以及尺寸超差等问题,导致零件合格率低,批量报废。为解决W型油滤网冲压过程成形质量问题,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平台,建立了W型油滤网冲压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得了优化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尺寸。针对试验和试生产出现的质量问题,开展质量问题统计,获得质量控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解决了油滤网冲压过程的缺陷问题,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优化后的加工工艺稳定,满足批量生产交付要求,说明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合理的。该研究方法应用于"C型"特种油滤网生产,产品合格率达99%以上,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