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凸轮轴是由2个相差180°的偏心轮和两端是长轴连成一体.轴一端成空。心状,其偏心凸轮上开有孤状月牙槽,求其立体空间夹角和中心与孤状刃口夹角。用常规的测量方法需要复杂计算,本文介绍1种不需工装央具,1次顶夹,只需测出弦长及2个角度坐标点就能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1979年第2期《航空标准化》刊登了张崇义同志的文章《怎样用综合量规检验独立公差》,读过之后很受启发。但是对其中某些问题,个人有点不同看法,在此与作者商榷,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3.
《航空标准化》1977年第6期《关于平键键槽不对称度误差的含意及测量问题》一文的按语指出,有必要对这类问题展开讨论,以期统一认识。为此,谈谈我与该文作者的一些不同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4.
蔡金狮 《航空学报》1983,4(3):102-103
在最近的《航空学报》第3卷第3期中,江权伟等同志提出在没有轨道观测数据的情况下,仅凭借飞行器上过载和角速率测量数据,确定再入体空气动力系数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此我提出不同看法与江权伟等同志共商榷。我认为:该文所建立的确定气动系数的数学模型是不可辨识的;在没有轨道观测数据,仅依靠过载和角速率测量数据的情况下,只能确定再入体气动力系数的比值,而不能准确地确定气动系数。 系统辨识理论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系统辨识的数学模型,如果从参数空间至模型输入-输出空间的映象是一一对应的,这种模型就可辨识。  相似文献   

5.
《航空史研究》总第50期的《再谈孙中山并无向冯如“苦心劝说”—与“孙中山曾向冯如‘苦心劝说’作者商榷》(简称《再谈》)一文,对拙作《孙中山曾向冯如“苦心劝说”》(载《航空史研究》总第45期)提出异议,并举出孙中山并无向冯如“苦心劝说”的三点理由.由于这三点理由所据以立论的事实系属凭空想像,故均属错误.为免错误辗转流传,特在此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6.
GB1182-74列举了用角度值表示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国标“修订说明”对此作了简单解释,《航空标准化》1977年第1期周龙声同志的文章提出了异议。我们对于角度值的测量没有实践经验,现仅从基本定义的理解上谈一点粗浅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7.
《航空史研究》1999年第 2期 (总第 65期 )《航空杂谈》栏刊登黎民、震阳的文章 ,针对《中国民航史料通讯》1998年第 6期 (总第 175期 )鲍培德在《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讲话中的两句话“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加以曲解 ,进行指责。就此谈谈我们对黎民、震阳所写的《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的看法。为了完整了解“两句话”,我们先把鲍培德讲述两句话的全段原文摘引如下 :“我国的航空事业虽然起步并不晚 ,但由于外敌入侵 ,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腐败 ,…  相似文献   

8.
基于雷达测量数据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序列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雷达数据的序列剔野方法。先求得序列的边缘点,计算边缘权重因子,再在特征空间中计算异常因子来识别野值。从子列的角度检测雷达测量数据的野值,弥补了单点检测的局限性。采用某型雷达在某次任务中斜距R的一段测量数据进行实验,并将野值识别情况与用传统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针对雷达测量数据的序列剔野方法较传统方法更能有效地剔除雷达数据中的野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本刊1997年第4期《紧急放行控制》一文中的紧急放行产品的范围,紧急放行的含义及紧急放行产品的验证,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平面模板自由拍摄的双目立体测量系统的现场标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辉  张丽艳  陈江  赵转萍 《航空学报》2007,28(3):695-701
 摄像机标定是基于光学摄像的立体测量技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标定精度直接影响系统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双目立体测量系统现场标定方法:利用一块特殊设计的具有不同大小圆形特征点的平面标定板,在无需控制任何运动参数的情况下,双目测量系统只需对标定板在不同角度自由拍摄一组图像即可方便地实现系统标定。该方法在已有单摄像机标定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对双摄像机相对位置和姿态的优化,同时考虑了镜头的非线性畸变,达到了较好的标定结果。另外,提出的图像点与其空间点的对应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由于环境或摄像机摆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标定板上的特征点不能被摄像机拍摄到,或者不能被正确识别时,仍然能进行标定工作。标定实验和系统标定后的三维重建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王恒信同志的《近似开方法》(载本刊一九八○年第七期)在实际应用上较为方便,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在原理论述和公式推导上存在着严重的概念错误,现愿提出商榷。为了便于论述,先将原文有关内容抄录于下: “近似开方的计算原理,是根据微分概念来的。从图可见,y的平方根是x,而y±Δy的平方根是x±Δx。当某数需要开方时,则设法将其划分为y±Δy的形式。划分的原则是适当地选择y,并尽可能用心算法算出其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数码相机自由拍摄的空间点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建冬  张丽艳  周玲  王小平 《航空学报》2007,28(6):1521-1526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空间点定位方法。该方法仅用一台数码相机围绕目标进行多角度自由拍摄获得多帧图像,采用一套具有身份唯一性的标记点实现多图像间点的稳定匹配;在此基础上根据多视图几何约束,精确计算各次拍摄时的相机姿态和位置;进而求解目标点的三维位置信息,并对结果进行优化。实验表明空间点定位的相对误差优于0.03%。该方法所用设备十分简单,操作方式非常灵活,适用于大型物体多视角测量的拼合、某些情况下的装配检查等,也可直接用于较规则构型物体的三维数据获取与CAD模型重建。  相似文献   

13.
《航空标准化》1977年第6期刊登了连成举、李凤兰同志的文章《用坐标法和图解法检定位移度误差》,对用图解法确定位移度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对未指定基准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因为按孔的实际位置‘找正’所建立的测量基准与孔组的理想位置是很难重合的,或者说,测量基准的选取不符合最小条件,所以往往测得偏大的误差值”。为了求得符合最小条件的误差值,文章提出了一个加旋转的图解法。观就以上问题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长直光栅产生角定位莫尔条纹的方法。当两光栅的刻线方向完全平行时,由两光栅产生的莫尔图样为平行条;如果其中的一块光栅相对另一块光栅转动时,莫尔图样为箭头状条纹,且角位移越大,箭头的夹角越钝。本文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微小角位移的测量及角度定位。  相似文献   

15.
阎庆周同志对《关于国家标准<渐开线花键联结>中检验问题的领会》一文,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此表示欢迎和感谢。为了更确切地理解国标《渐开线花键联结》的内容,以便于贯彻执行这一标准,我们就其中所提到的几个问题与阎庆周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四元数的单目视觉物体位姿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点特征的单目视觉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5点平面靶标,在五个特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的单摄像机位姿测量方法。建立了四元数空间变换矩阵,然后再根据特征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以及特征点在CCD成像面上的坐标值,在空间投射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靶标的四元数空间变换矩阵,从而求得靶标的空间位姿。通过实验对该单目视觉定位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模型平移定位精度达到了,旋转定位精度达到了。  相似文献   

17.
Y7-200A型飞机,是西安飞机工业公司针对90年代民航市场需求,以《中国民用航空条例》第25部(CCAR-25)的适航要求为标准和中国民航提出的支线飞机技术经济要求为目标,充分利用Y7系列飞机航线营运多年积累的经验,在Y7-100型的基础上发展研制的新一代支线客机。该机已于1993年年底成功地进行了首飞,并迅速转入取证试飞,预计于1996年可投入航线营运。 Y7-200A型飞机是56座级,可布置60个座位的中短程旅客机。它采用二人驾驶体制。安装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最新研制的PW127C涡桨发动机和美国哈密尔顿公司247F高效率、低噪声全复合材料螺旋桨;同时,还进行了涉及气动、结构、系统和机载设备等多方面的改进。Y7-200A飞机以最大商载5500千克起飞时,轮  相似文献   

18.
对于惯性导航系统而言,当初始对准给定的信息不准确时,会导致惯性测量单元信息解算不准确,进而影响定位算法精度.针对油气管道定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和里程计的油气管道定位方法,介绍了惯性测量单元和里程计定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初始对准不准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首尾点坐标的轨迹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补偿了初始...  相似文献   

19.
在机械制造的设计、工艺和技术测量中,往往会遇到尺寸坐标转换后确定其公差的问题。例如,为加工斜孔设计的钻具,钻套的位置(尺寸和角度)应表示出它与定位表面之间的关系。而在产品图纸上所给出的交点尺寸和角度,有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就不仅需要进行交点尺寸的坐标转换和空间角度的计  相似文献   

20.
1测量原理图1为该型面量规工艺图,A点为φ60.2mm、φ40mm和φ38.7mm的中心;B、C、D点分别为φ29.3mm(三处)的中心,并在圆周上等分。图2为该型面量规测量原理图,本文要解决的是确定测量基准,求等分角和各圆孤直径由图2可知:当圆弧上P1(x1,y1)、P2(x2,y2)P3(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