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立华 《航天器工程》2004,13(3):59-67,42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卫星研制任务大大增加,要“快、好、省”地完成小卫星的研制任务,公用平台技术成为关键。本文论述了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形成的几个典型的小卫星公用平台,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我国小卫星平台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正华 《上海航天》1995,12(5):44-50,55
阐述小卫星的发展、应用和关键技术。论述小卫星与大型卫星间的关系、开展工作所需的技术措施,包括设计思想、研制程序以及组织管理。对我国开展小卫星研制工作和小卫星术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制过程、贴膜的思路、贴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小卫星在经受各种地面环境试验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迟惑 《航天》2014,(10):36-39
小卫星如今是航天业界的热门话题,诸如立方体卫星、手机微卫星等概念都被人们热炒。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用和商用电子器件的水平已经相当高,很多器件可以直接送进太空里正常工作,不需要专门订购宇航级的器件。英国萨利卫星公司的一位高层曾经表示,商用元器件会极大地改变卫星制造业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介绍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制过程、贴膜的思路、贴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小卫星由于体积小,没有更多空间来携带太阳能帆板,所以在小卫星蜂窝结构板铝面板外表面,先粘贴一层绝缘层,即聚酰亚胺薄膜,然后在聚酰亚胺薄膜上粘贴太阳能电池组,提供充足的电能,以便保证小卫星在天空中正常工作。针对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工艺方案进行详细论述,给出了粘贴聚酰亚胺薄膜工艺流程图,对胶粘剂进行选择及今后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在某些方面的改进建议。小卫星在经受各种地面环模试验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8(6):6-6
据报道,以色列国防部已批准LiteSat计划的市场化工作,以寻求合适的国际合作者。LiteSat计划由以色列Rafael武器研制局负责,旨在建设一个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微卫星星座。项目设想一次从地面发射若干质量100kg的卫星,并为战术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运行最优配置地面系统。  相似文献   

7.
多颗小型卫星组装发射技术由于小型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研制成本不高,而且又能满足一般军事和民用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开发应用的要求,所以近年来出现了研制小型卫星的热潮。为适应这种新的航天发射商务形势,国外(特别是美国)许多公司都在研制专门用于发射小型卫星的小...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宇航技术研究中心9月16日宣布,明年“十一”前,清华大学将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发射我国第一颗小卫星———清华一号。清华大学筛选出的8人小组将赴英参与卫星研制。小卫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一代卫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技术含量高以及研制周...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1,(6):45-45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已初步形成了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遥感卫星和小卫星四种卫星系列平台,为实现21世纪我国卫星工程研制“快、好、省”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卫星研制平台化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卫星研制集成化技术,是优质、快速、低成本卫星工程研制的根本保证。这一技术的实现。必须以成熟的设计、各项指标的合理配置等为依托,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成熟与否的标志。 多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加速我国卫星研制步伐,增强可靠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卫星工程的研制和组织管理中,确定了…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制过程、贴膜的思路、贴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小卫星在经受各种地面环模试验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国内小卫星研制单位的行业管理,确保小卫星质量,整合小卫星市场资源,2007年7月17日,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小卫星研制单位准入条件及评价方法"标准研讨会。来自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七○八所、五院、东方红卫星公司,中科院军工办,航天科工卫星公司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小卫星上级主管部门和研制单位的相关领导与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卫星的发展非常迅速,同时适于小卫星的有效载荷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小型CCD相机已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重点之一。以色列ELOP光电公司正在研制的轻型CCD相机--CEREM(监测地球资源的空间相机),不仅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而且还有较高的分辨率,非常适合在小卫星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米广 《中国航天》1995,(12):15-17
萨里公司投资研制新型小卫星平台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小卫星热。小卫星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大卫星”具有更小、更快、更便宜的特点。作为小卫星市场的开创者之一,英国的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在这一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这家公司目前仍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期能向小的商业、科...  相似文献   

14.
以实践五号为代表的小卫星,其研制计划流程有所创新,卫星研制分为方案设计、正检星研制和正样星研制三个阶段。在充分借鉴实践五号卫星研制计划流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灾害与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有效载荷的不同组成特点,并对时间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以“并行”代替“串行”研制方式的比较合理的研制计划流程。  相似文献   

15.
小卫星是当前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向。本文通过对国外典型发展模 分析,归纳,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尽快起步,充分利用国外高技术,研制实用型的小卫星和与之配套的小运载,  相似文献   

16.
肖择 《上海航天》2005,22(2):54-54
美导弹防御局希望发射两颗小卫星,作为其他军事发射的辅助性有效载荷。这两次发射任务用于校准轨道目标项目和微卫星推进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至少将一颗小卫星留轨1年,以评估太空辐射和失重对固体燃料发动机硬件(如O型和平衡环)的影响。有观点认为,实验将展示一种能发射小型射弹的卫星。导弹防御局希望证实恶劣的太空环境不会导致推进系统损坏,从而妨碍其快速启动及运行。  相似文献   

17.
于喜海 《卫星应用》2001,9(1):23-26
阐述了法国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就,分析了法国在对地观测卫星方面的一贯政策和成功因素,指出研制小卫星已经成为法国卫星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一号C雷达卫星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雷达成像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六大系统组成。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中国科学院参加了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负责星箭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测控  相似文献   

19.
蔡金曼 《航天》2014,(9):4-4
近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C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交付给用户国家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0.
5月10日发射升空的我国实践五号小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星上各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卫星开始进行各项科学试验。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已达国际水平。实践五号卫星是首次采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开发的CAST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