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正国内动态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搭载卫星提供精准遥感服务11月13日11:40,命名为"快舟·我们的太空号"的快舟一号甲遥十一运载火箭,搭载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整星质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8月31日7时41分,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首次实现卫星与火箭之间数据传输。星箭分离后,火箭末级使用天基测控中继链路,为卫星提供了短时间的遥测服务。解读: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是一型主要为300千克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的通用型火箭。它是目前国内最快发射纪录保持者,其履约周期为4到6个月,进发射中心7天内  相似文献   

3.
短消息     
正快舟火箭6小时内两连发创造新纪录2019年12月7日的6个小时内,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两枚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相继将1颗和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7日10时55分,快舟Y2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发射升空。7日16时52分,快舟Y12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卫星、天仪16/17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1月21日14点37分08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飞行试验意义重大,是对快舟快速响应能力的实战检验。诚如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所言:"快舟任务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快舟二号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作为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的先进运载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快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高擎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成功发射(连续61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6.
正1月19日12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四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继2015年"一箭四星"和2016年"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后,又一次多星发射的突破,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全商业发射",也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那么,这款由中国运载火  相似文献   

7.
8月18日17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9月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按计划已空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于受到"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5月25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俄"冻土"(Tundra)系列下一代预警卫星的第二颗卫星,即"冻土"12L,代号"宇宙"2518。本次发射是俄火箭近一年来首次执行军事卫星发射任务。俄上次发射军星是在去年6月4日,当时用"呼啸"KM火箭发射了一颗测地卫星,代号"宇宙"2517。"东土"系列又称"统一空间系统",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可能采用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10月15日12时23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两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同时,火箭还搭载了助推器伞降测控终端,以期完成助推器伞降落区控制技术研究第一阶段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国外“一箭多星”发射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箭多星"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两颗以上的卫星发射至预定轨道。"一箭多星"发射能使单颗卫星的发射费用降低,有助于用大、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多颗中、小型以及微纳卫星。对于由中小型卫星组建全球通信与导航卫星网络系统,从费用、时间以及火箭运载能力来看,最可行的方案是"一箭多星"发射。伴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任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1发射统计分析1960年,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两颗卫星,1961年又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随后苏联、欧洲航天局实现了"一箭多星"发射,我国于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披露,以色列正在研制发射小型卫星用的商用运载火箭。这种小型商用运载火箭源于以色列军用火箭“沙维特”,沙维特火箭曾于1988年和1990年发射了以色列的“地平线”1号和2号卫星,今年底将发射“地平线”3号卫星。新研制的运载火箭有4级,其中3级是固体火箭,上面级是液体火箭,使用双组元燃料。该火箭高20米,重30吨。第1级用游动发动机控制飞行方向,第2、第3级用气体喷射制导,第4级火箭用于保证最后推力和有效载荷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8月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队首次携两枚火箭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前准备工作。时隔3年,火箭总设计师张智掌印的型号队伍再次迎来"大考"。自1999年起,长二F火箭已成功将10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而这次任务给张智和队员们带来的挑战是,32天内连续执行两次发射任务的庞大工作量,以及如何在并行工作中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百分之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0日7点0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0次发射。在经过980余秒的飞行以后,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作为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快速发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火箭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秘密武器"助精准入轨从起飞到精确入轨,长征六号运  相似文献   

14.
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5月中旬运抵海南发射场,执行首次发射任务。该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该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近地轨道运载能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2月27日,俄罗斯呼啸KM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信使"M14~16民用通信卫星,并搭载了一颗微小卫星。这是俄2019年最后一次航天发射。据报道,这次发射是呼啸号火箭的最后一飞,俄将就此结束其火箭对乌克兰配套部件的依赖。呼啸号火箭由UR-100N洲际弹道导弹改装而成。"呼啸号"迄今共发射了34次,其中失败  相似文献   

16.
正3月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FT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9通信卫星。这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尝试,但依然未能取得成功。这是"猎鹰"9火箭2015年6月底发射失败后的第三次发射,也是"猎鹰"9FT型火箭第二次发射和首次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发射任务。本次发射也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二次发射。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2月15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搭载104颗卫星从萨提斯达瓦航天中心发射,将制图卫星-2D(CartoSat-2D)遥感卫星和103颗纳卫星送至太阳同步轨道(SSO),打破俄罗斯"第聂伯"(Dnepr)火箭"一箭三十七星"发射记录,创下运载火箭单次发射卫星数量世界记录。1发射任务情况"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基本情况"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系列包括3种在役型号,基本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G为捆绑6枚固体助推器的四级运载火箭;芯级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A为不捆绑固体助推器的四级火箭;增强型极轨卫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中国的运载火箭,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液体动力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而当今世界,由于固体运载火箭的方便机动性,正日益受到各航天国家的青睐。随着中国航天技术和需求的发展,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也登上舞台。快舟一号、长征十—号等固体运载火箭先后发射成功,不过中国固体火箭的探路者其实是开拓者一号火箭,只不过它尚未形成发射能力便淡出江湖。如今开拓者一号的后代——开拓二号现身。2017年3月3日7时53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开拓二号运载火箭成功把天鲲—号新技术试验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9.
<正>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本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我国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最重卫星、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飞行2247秒之后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2019年宇航任务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据长五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力士",长五火箭总长约57米,堪比20层楼高;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起飞推力约1078吨,具备将25吨级的航天器发射到近地轨道、将14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