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相关公差在机械工程界是一个新的概念。我国试行国标GBll83—75《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术语及定义》及GBll82—74《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注法》中的有关内容和ISO/DIS 2692《技术制图,形状和位置公差》(1973年发表)的第二部份“最大实体原理”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对于附有(?)符号的公差,允许将形体实际尺寸未足最大实体条件的部份补偿给形位公差。而有些国家为了扩大使用相关公差,更进一步研究将形体的实  相似文献   

2.
国家标准GBll83-75将形位公差区分为独立公差和相关公差两大类.在生产中,如能正确区分与应用这两类公差,对保证产品质量,简化零部件的制造与检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应用相关公差概念可以挽救那些形位误差超差,但不影响装配使用的零件免于报废,更有其现实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所提出的公差标准指的是尺寸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以及形位公差,螺纹,滚动轴承,键和花键,圆柱齿轮公差……等国家标准。高等工科院校中有关这方面的课程是“公差与技术测量”,有的称为“互换性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4.
一、对位移度的圆形公差带的理解 位移度是形位公差标准中的一个新概念,我厂在宣贯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扩大后的圆形公差带的四个弓形部分虽已超出了尺寸公差,为什么还能保证装配要求?现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形状位置公差理论及其检测原则和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以独立原则,包容原则和最大实体原则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形位公差理论,标志着形位测量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对于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三个公差原则,尽管教师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学生还是感到不好理解,特别是对相关原则如何运用更觉困难。现将用先讲常用的列表法,然后直接用表中数据作出形位公差变化规律图象(即图解法),最后用比较简单、形象的图解  相似文献   

7.
如何应用独立原则、包容原则和最大实体原则(以下简称三个公差原则),来正确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机械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谐振子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加工误差,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半球谐振子结构参数、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变化对其工作模态频率和临近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了半球谐振子形位公差变化对频率裂解和品质因数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可知,半球谐振子结构参数壁厚、半球中心半径及内倒角半径都会影响模态频率;半球谐振子形位公差中的内外球心距离误差对其工作模态影响较大,中心轴平行误差对频率裂解和品质因数影响较大;半球谐振子壁厚、内倒角半径、小柱半径及内外球心距离误差变化会使工作模态频率与相邻模态间存在干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半球谐振子结构参数及形位公差优化设计建议,并通过半球谐振子品质因数Q值和频率裂解测量对该建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新国标《形位公差》对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图样上在标注各种公差的同时,还必须表明各种公差之间的关系,并且规定了具体标注方法和符号.这就使得该标准不仅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和完善,而且对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在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形位公差的标注,是形位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最终表现形式。本文阐述了准确地表达形位公差要求、提高零件形位精度、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1.
贯彻“形位公差”两项国家标准,是一项较大的技术改革,对保证产品质量,贯彻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着重大的意义。根据三机部“形位公差”国标贯彻会议的精神,我厂成立了有老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的贯彻“形位公差”国标领导小组,由厂的副总工程师和技术科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负责领导与检查“形位公差”的贯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本概念形状和位置公差带是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我国形位公差国家标准是建立在几何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用二维或三维的几何区域———公差带来体现对零件的几何精度要求。实际被测要素必须全部位于设计给定的形位公差带内,其几何精度才是合格的。除非另有附加的要求,实际被测要素在形位公差带内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在一般情况下,形位公差带是对整个被测要素的要求。如果只对要素的一部分有要求时,应按规定予以标明。随着坐标测量机的广泛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提出了用矢量公差来表达零件几何精度的新方法。矢量公差的应用将对机…  相似文献   

13.
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对“独立原则、包容原则和最大实体原则的统一解释”已经国家标准局于1982年5月25日批准实施。各单位在宣贯“公差与配合”和“形位公差”两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产品研制过程中形位公差应用实际,对标准贯彻执行现状进行了汇总,并从形位公差项目、基准、数值及公差框格标注等多方面对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以下简称形位公差)是一项基础标准,是对零件表面形状和零件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的要求.形位公差同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一样,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国  相似文献   

16.
在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过程中,为了减小由于加工、设计和测量基准不统一而导致的误差累积和加工工序中形位公差 的综合影响,从工艺尺寸链计算的难点闭环的判断和形位公差的处理分析入手,总结闭环判断的原则和判断技巧,应用尺寸链计算 (Dimensional Chain Calculation,DCC)对航空发动机输出轴零件的基准转换和形位公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CC 软件相比传统的 手工计算,具有计算效率高和精确度高的优势;形位公差的处理结果更准确,解决了工艺复合的尺寸链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形位公差国家标准中,由于没有位移度的数值标准,使得图样上的公差值给定有些混乱。为此,我们针对机械设计中应用较多的结构——紧固件连接,提出连接孔的位移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H型动压气体轴承垂直度指标问题,从轴承端面研磨的定位夹具、工艺方法入手,分析了定位夹具的制造误差以及外圆的形位公差带来的系统误差,并根据加工时的装配状态及检测方法,提出了楔角对应误差补偿技术补偿其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垂直度指标。  相似文献   

19.
1975年发布了“形位公差”试行标准G B1183~1184-75,1980年经过修订后转为正式的国家标准GB1182~1183-80。试行标准是先定义形位误差,再引伸出形位公差的定义,而正式标准则与此相反。我们按现行的“形位公差”标准的理论系统来授课,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通过前一段的教学实践,现在来归纳和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我想对今后教授好这门课程将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B/T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是等效采用ISO2692《技术制图———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可逆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制定的。它给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规定,并替代了GB1183-80中的“相关原则”部分。GB/T16671-1996根据GB/T4249-1996《公差原则》中对“相关要求”的原则规定,分别对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以及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最小实体要求,作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出若干应用示例及图样表示方法。有关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相互关系,在贯彻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