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道公司最近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在F/A-18F(F/A-18E/F计划中的双座型)基础上改装C~2W型,使之成为能在2010年以前取代美海军现役EA-6B电子战飞机的候选机种。为满足海军的需求,公司希望海军能为它的这项具有低技术风险的计划投资。据估计完成该计划需18~24个月,投资大约为1000万美元。目前,海军飞行员已在一架全保真的F/A-18F C~2W型模拟器上进行了双人机组的论证试验。模拟结果表明,一个双人机组在“飞”一架F/A-18F C~2W型时,具有4倍于EA-6B的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F/A-18E/F是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攻击机F/A-18的一种改型。其详细的设计工作在1992年4月展开。这一改型的目标是:使采购经费适中,在保持现有F/A-18性能不降低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效率、航程、续航时间和有效负载,以满足海军航空兵21世纪的作战要求。F/A-18E/F的外形尺寸较  相似文献   

3.
F/A-18E/F"超大黄蜂"战斗机,是美国海军舰载全天候战斗/攻击机F/A-18武器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改型,由于在近期的几次战争中都有不俗的表现,被国际军机界列为21世纪的"三代半"战斗机中的佼佼者。除了在研的F-35舰载机外,美国军方认为F/A-18E/F是美国当前最先进的现役舰载战斗机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正在准备在它的航空母舰上首次部署一个拥有F/A-18E和F/A-18F两种飞机的舰载机联队,并不顾来自国防部一些官员的批评,坚持要在这些飞机上装备还未完成充分试验的设备  相似文献   

5.
图片消息     
F/A-18E/F完成初步海上试验今年1月18日,麦道公司的F1号F/A-18E/F“超黄蜂”海军战斗机在美国“约翰C.斯藤尼斯”号航空母舰上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拦阻着舰试验,并在随后的5天中完成了初步的海上试验工作。试验期间,该机共进行了64次舰上拦阻着陆和发射起飞,以及54次连续起飞试验。试验表明,该机的着陆通场速度比F/A-18D/C的降低了10节。随后,该机将开始武器试验,并在完成这项试验后,于1998进行海上试验。  相似文献   

6.
F/A-22/F-35/F/A-18E/F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发展计划,也是美国面向21世纪称霸的看家武器,要放在过去相当长的传统的时期内,它们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受保护的项目,但是面临美国目前的非传统的非常时期,这三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变得很不确定,军方和有关合同商不得不为它们的生存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和Raytheon公司2003年年初计划在夏季继续生产之前希望克服最后的障碍,以进行F/A-18E/F的新雷达的关键试验。 Raytheon公司从2000年起就开发APG-79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系统。据海军雷达项目主管部门称,在6月份签订一个低速率生产合同以  相似文献   

8.
洛克希德冯丁公司和 EDO 公司在加州中国湖的美国海军航空武器站,同美国海军的 F/A-18先进武器实验室专业人员一道,再次成功进行了“联合通用导弹”(JCM)与“通用双轨发射架”(JDRL)在F/A-18E/F 和 F/A-18C/D 战斗机上的装机综合验证试验。这次验证试验采用了两种挂弹方式:首先将两个通用双轨发射架分别直接挂到两侧机翼的挂点之下,每一个通用双轨发射架各挂2枚联合通用导弹,两侧机翼下总共挂4枚联合通用导弹。在完成了这种挂弹方式的综合试验之后,在两侧机翼挂点下的 BRU-55挂弹架上,各挂两个通用双轨发射架,每一个通用双轨发射架各挂2枚联合通用导弹,两侧机翼总共可挂8枚联合通用导弹。装机综合验证试验时,进行了通电、自检测、准备发射的初始化和发射程序试验,验证表明该导弹能够同F/A-18E/F 和 F/A-18C/D 战斗机平台综合,显著增强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先在武器实验室、后在实际固定翼飞机上完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防部于去年11月下旬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两个竞争小组将进入JSF计划的第二轮竞争,麦道小组被挤出圈外。这是麦道公司在国防领域继ATF、A-12、RH-66竞争失败后的又一次失利。在民用飞机领域,麦道公司也明确宣布终止MD-XX宽体客机发展计划,退出宽机客机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格鲁门公司正在向国会和国防部建议对现有F-14进行改进,以提高对地攻击能力,减小易损性,用它及时地去替代海军目前使用的纵深攻击飞机A-6。改进后的F-14称之为F/A-14D,如果此设想能得以通过,将有约200架F-14D、F-14B和较新的F-14A参与此计划。 此计划不与F/A-18E/F发生冲突,它将成为实质上与F-15E和被取消的F-14快速攻击飞机能力相同的海军舰载机。F/A-14D采用现有的设备和系统,比如,将采用在F-15E、AV-8B和F/A-18上已获得的设备(以及某些软件),因而该计划的风险性较小。从F-14A升级至F-14D布局需要对约1/3的部分作发展。而据  相似文献   

11.
F/A-18E/F全自动着舰飞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A-18E/F舰载机为对象,针对航迹精确控制和安全性要求,分析了舰载机全自动着舰飞行特性。首先,基于自动着舰控制系统,建立了全自动着舰飞行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下滑轨迹纠偏与控制能力、控制器指令响应特性、变换下滑道机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全自动着舰安全边界范围内,舰载机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航迹控制在理想下滑线附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高度变化率、俯仰角、俯仰角速度等状态指令响应特性及控制面指令响应特性;F/A-18E/F变换下滑道机动则需要配合油门完成,说明仅通过平尾控制实现该机动并非安全着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钱锟 《国际航空》2010,(7):43-46
在F/A-18E/F的试飞中暴露出来的“掉翼尖”(机翼突然失速)问题,一度使得F/A-18E/F项目发展陷于停顿。为此,美国军方协调多方研究力量对F/A-18E/F的机翼突然失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最终在实际试飞过程中找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美国《波音公司网站》2009年3月11日报道:波音公司F/A-18E/F“超级大黄蜂”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项目已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风险降低试飞,验证了该IRST系统在F/A-18E/F飞机上的兼容性和效能。IRST是一个无源的、远距离传感器系统,它能够搜索并探测在其视场内的红外辐射。  相似文献   

14.
在F/A—18E/F的试飞中暴露出来的"掉翼尖"(机翼突然失速)问题,一度使得F/A—18E/F项目发展陷于停顿。为此,美国军方协调多方研究力量对F/A—18E/F的机翼突然失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最终在实际试飞过程中找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GE公司和艾利逊公司先进发展部(AADC)已获得一项为期一年价值700万美元的合同,以便开始研究能与普惠公司的F119发动机竞争的动力装置。与联合先进攻击技术(JAST)计划办公室签订的这项合同,能使GE公司恢复在JAST计划中的位置。麦道/罗斯诺普-格鲁门/英国宇航公司的JAST小组在1995年初在其JAST设计中不采用F120发动机作为基准的主推进装置时,GE公司失去了在  相似文献   

16.
GE公司已确定了推力为98千牛的F414发动机的发展途径,这种发动机将装F/A—18E/F,其安装推力将增加25%.这项计划是美国海军在8月初刚收到头两台生产型F414后GE公司提出的.据GE称,交付给海军的两台发动机是早期第一批小批量生产的28台F414-GE-400中的两台,接着到今年底,将交付13台以上.海军与GE公司已签订购买142台早期小批量生产的F414,这些发动机将分三批交付,最后一批将在2001年5月末交付.F414的大批生产在9月开始,每月生产两台,然后增加到6台,大约到2002年,每月的产量将增加到10台.  相似文献   

17.
《航空电子技术》2006,37(3):53-54
最近,经Boeing/Raytheon公司研究小组一系列台架试验后,美国双座F/A-18E战斗机的飞行员验证了一种新的电子扫描雷达,这种命名为APG-79的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可精确打击地面目标和击落快速机动的空中目标;可发现非常小的即使是隐密的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18.
军用航空     
波音公司和美国海军正在试验用于解决F/A-18E/F试飞中遇到的机翼下垂问题的三种途径.现在美海军深信,耗巨资重新设计机翼将不再需要.F/A-18E/F在高亚音速机动飞行过程中,机翼下垂达30度,造成驾驶员在空对空机炮作战过程中难以跟踪目标.流过机翼折叠处铰链整流罩的气流被认为是引起机翼不对称失速从而导致机翼下垂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军方下一世纪最重要的军用飞机计划——三军联合攻击机(JSF)计划验证机阶段的最新一轮竞争,经过美国3家主要的军机合同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麦道公司联合研制组之间的激烈角逐,终于于去年年底见了分晓。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公司将根据各自提出的设计方案,分别研制出JSF常规起落型和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型原型机各一架,并进行飞行试验,继续角逐下一阶段工程与发展合同。在竞争中败北的麦道公司则不得不退出它曾寄予极大希望的JSF计划。这是麦道继ATF、RAH-66计划竞争失利,A-12计划被取消后受到的又一次挫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空军在组建F/A-22"猛禽"战斗机作战部队的同时,还与飞机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MAC)和发动机制造商普惠公司,以及一些空军后勤中心建立了一个独特的维修支援军民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