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H-I火箭简介     
1983年2月和8月日本用主力火箭N-Ⅱ从种子岛发射了一组(两颗)同步通信卫星(樱花2号a和b)。N-Ⅱ火箭能发射350公斤重的同步卫星。H-Ⅰ火箭将成为日本1985~1990年的主力火箭,它能发射550公斤重的同步卫星。H-Ⅰ火箭可以说是日本开始独立研制(尽管其中有些部分仍是仿制)大型火箭的里程碑,因为以前的N-Ⅰ和N-Ⅱ火箭的国产率仅50~60%,包括H-Ⅰ在内的第Ⅰ级部是从美国引进的,但日本对H—Ⅰ进行了一些改进,即第Ⅱ  相似文献   

2.
因第一级发动机LE-7研制困难,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H-2火箭研制进度已被推迟,发射试验时间也向后推迟了一年。 LE-7的研制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曾自行研制了H-1火箭第二级发动机LE-5,从中取得了研制液氢液氧发动机的技术和经验。LE-5采用燃气发生器(一级循环)方式,而LE-7发动机则采用了与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相似文献   

3.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以低成本发射大型卫星的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制H-Ⅱ运载火箭,以作为其90年代的主要运载工具。目前,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该火箭的D阶段的研究和进行多种类型的研制试验。1988年已开始制造H-Ⅱ的地面试验型火箭(GTV)和第一枚飞行型(FM)火箭,第一次试飞计划在1992年初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H-Ⅱ火箭的设计和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了获取研制H-Ⅱ火箭所需的技术数据,计划从1988年夏季发射试验用火箭TR-1。发射之前,为测定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燃烧室压力、温度等项性能数据,验证火箭发动机设计的合理性,于1987年12月3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的竹崎固体火箭试验场成功  相似文献   

6.
H-1是日本1985~1995年主要使用的运载火箭,目前正在进行研制。这种火箭具有发射500公斤以上同步定点卫星的能力。第二级采用液氧、液氢推进系统和惯性制导方式。就火箭布局来说,考虑了数种方案。1977年进行方案设计、搜集资料并对各候选火箭进行比较,同时对火箭各分系统明确地提出了基本要求。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宇宙开发委员会预计在1978年上半年,选定一种候选火箭方案。主要研究项目——液氧·液氢推进系统、惯性制导装置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等,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及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正在联合进行研制。对于液氧·液氢发动机,正在进  相似文献   

7.
日本正在加紧进行 H-1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以便用它发射用户迫切需要的大容量通讯卫星。H-1是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可以把重550公斤的同步通讯卫星送入轨道。日本打算 H-1火箭在1986年研制成功后,用它取代现正使用的 N-Ⅱ火箭(该火箭同步  相似文献   

8.
目前气象卫星向日葵、通信卫星樱花、广播卫星百合花等实用卫星都用N—Ⅱ火箭发射。随着空间利用的发展,将来需要发射更大型的卫星,为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了N—Ⅱ火箭的后继型H-1火箭。预定在1986年发射二级式、1987年发射三级式的试验火箭。试验证实H-1确有发射大型卫星的能力之后,预计在1990年前开始用于发射实用卫星。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种子岛航天中心为其H-2火箭建造了新的发射场。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发射场的助推器试车台、LE-7发动机研制设施以及履带式机动发射平台等设施。  相似文献   

10.
陈杰 《航天》2014,(5):18-21
2014年1月,日本政府批准H-3火箭研制经费预算总额为19亿美元。对于H-3火箭的研制,日本政府强调私营企业从开始阶段就应更多地参与其中,以利用私营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降低火箭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日本成功进行LE-7发动机的全程试车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6月15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对使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的LE-7火箭发动机进行了首次全程试车,从而为1994年2月进行H-2火箭的首次飞行铺平了道路。试验时间超过了350秒。H-2火箭是在H-1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全部由日本制造。日本90年代的大部分航天计划都是围绕着这一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H-3火箭两次发射失败中火箭组件出现的故障问题,并分析了失败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梳理日本H-3火箭的构型和研制历程,介绍了日本新一代氢氧动力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正在火箭发动机试验中心新建的设备中进行先进火箭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些火箭系统将使日本在21世纪具备发射大型新卫星的能力。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国家宇航实验室(NAL)分别管理角田地区的两个研究中心的各项火箭试验活动。H-1和H-2火箭用的氢氧发动机是这两个单位联合研制的。日本航天飞机所需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和21世纪的重型运载火箭用的空气冲压—火箭发动机的各种新技术也正在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国际宇航联1989年年会上首次介绍了它的H-2火箭的改进型(又名H-2A)和可回收运载器“火箭飞机”,后者将在日本高超音速航天飞机问世前接替H-2火箭。预计H-2火箭于1993年投入使用,H-2A大约在1999年投人使用,火箭飞机在2001年左右使用,航天飞机则在2010年前后投入使用。H-2A和火箭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大幅度降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费用,提高发射效率,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5年开始研制H-2A系列运载火箭,并对H-2火箭吉信发射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装、扩建。本文对H-2A火箭吉信发射场主要设备的建设、装备进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介绍的扫频超声检测法,既可检测固体发动机壳体/衬层界面,又可检测衬层/推进剂界面的脱粘。这种检测法,已成功地用于生产现场、发射阵地 H-Ⅰ火箭的远地点发动机和第三级发动机的检测.试验结果证明此法还可用于 H-Ⅱ火箭固体发动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近来,有关空间运输与研究可重复使用火箭各种需求的增加,世界各国正致力于降低费用与提高可靠性的工作。在美国,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冒险号”以替代航天飞机,其二分之一缩尺模型“X-33”计划1999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在日本,计划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RLV)的主要依据是建立在 H-2A 火箭技术之上,在研制空天飞机型 RLV 前,先研制 HOPE-X。计划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是采用液氢/液氧、推力980.665~1961.33kN,并具有调节能力的发动机。发动机(包括液氢/液氧涡轮泵)的其他要求是工作寿命长,可靠性高。本文就可重复使用涡轮泵提出了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H-2火箭将于明年2月进行首次发射,从而将使该国成为另一个能提供通信卫星商业发射服务的国家。H-2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今年以来已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面试车,为明年的首次发射铺平了道路。但H-2计划目前面临着又一个新问题,这就是如何降低成本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日本目前的目标是把H-2的成本降低25%~30%,但  相似文献   

19.
液氢、液氧推进剂为非自燃燃料,需要一个外部点火能源。国外氢氧发动机,如美国研制的 RL10A3-3、J2、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欧洲的阿里安火箭第三级 HM-7试验推力室以及日本H-1火箭第三级的 LE-5发动机等,均采用  相似文献   

20.
在运载火箭中,发动机是最主要的分系统。它甚至可以决定整个火箭的性能和成本。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新研制的几种大推力发动机和上面级发动机的最新情况。这些发动机的研制思想和性能参数对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005年之前,在全球航天发射市场上将涌现出一批新型运载火箭,它们是美国的德尔它4系列和宇宙神5系列(均已投入使用)、欧空局的阿里安5改进型、日本的H-2A系列(已进行过5次发射)和俄罗斯的安加拉系列。这些新研制的运载火箭系列都非常重视大推力、无毒和无污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以用作芯级主发动机,如用于德尔它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