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新型无线报警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新型无线报警网络,通过设计报警网络的节点,制定数据路由算法,完成防灾报警功能。同有线报警相比,无线报警具有安装方便,无需大量布线,不损坏室内装潢,安全、价廉,网络冗余度高和误报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照炎 《卫星应用》2005,13(3):42-45
以往,卫星通信网络和地面通信网络是两个势不两立、互不相容的竞争对手,各自都在争夺对方的通信容量,抢占通信市场。今天,聪明的经营者都已意识到了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各拥有其自己的地盘和独特的优势。具体地说,卫星通信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其点到多点、点到面的覆盖优势是任何其他通信手段都无法相比的,尤其对于地域辽阔、人口分散、接收站点众多的情况,其优势更加明显;而对于点到点的大容量通信业务,地面光纤网络则是成本最有效的传输方式。两种传输系统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将它们结合起来,发展卫星和光纤相结合的混合网络,那将是不可战胜的。如此就可以变原来的竞争为互补,变竞争为双赢,这就是今天卫星经营公司和服务供应商共同提供混合网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数值仿真与中央监控系统”作为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的分系统,为装置提供数据采集、实验和安全监控、集中展示、数据存储、运行管理、数值仿真、数据共享以及配套系统的监管等服务。文章基于各类业务在网络中的承载需求,针对系统网络涉及业务种类繁多、数据量大、网络规模复杂等特点,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各节点采用双设备部署,防火墙采用Acitve-Acitve路由方式部署,利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对网络进行横向融合和纵向隔离,构建了多业务统一承载的数值仿真与中央监控系统网络。该设计简化了网络规划,提升了网络带宽,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终实现在一张物理网络中为各类实验业务提供差异化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4.
针对ISO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第二层、第三层进行分析,对网络分层、层的执行功能、数据交换设施、用户接口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第二层与第三层在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5.
集群移动通信是一种专门用于日常生产和运营管理,以及处理一些紧急或突发事件的最有效的调度指挥通信工具,属于专用业务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其系统内部的全部可用信道可为内部全体用户共用,并且具有自动选择信道的功能,从而保证全部用户共享资源、共同分担建网费用、共享信  相似文献   

6.
智能控制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中介绍了一种局部操作网络技术Lonworks.Lonworks 是美国Echelon公司开发的一种全数字化、全分散化的控制网络,支持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并具有现场总线的性质。现在已在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和家庭自动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交互式网络实验课件以校园网作为媒体,通过逼真的仪器面板图及接近现实的虚拟实验环境,模拟常用电子仪器的实际测量过程及实验线路查线、连线操作过程,同时,提供必要的师生交流环境。交互式网络实验课件有助于学生实验预习,改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成为当代全新、独立而又重要的文化表达形态。网络为人的发展与需要提供了无限的机会,也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利弊,分析其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影响,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引领党建工作创新开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教育模式越来越趋于开放型和综合性,利用网络与多媒体CAI环境,可以把灵活多样的CAI教学系统引入课堂。《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必将随着电于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地改进。本文论述了开展电子技术网络化教学的意义,结合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技术描述了该网络课件的系统结构和实现力案。  相似文献   

10.
所述的开放式地面遥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具有下述特点:选用VME总线系统、SPARC图形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VMEexec实时环境、X—Window多窗口图形用户界面、TCP/IP网络传输标准,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系统最多可配置七个SCSI记录设备和多个高速桥接器,可实现实时多盘并行记录,单一存盘速率不小于8Mbps;系统可连接多个遥测终端用户,实现遥测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和显示;实现了基于X-Window、符合国际标准Openlook规范的图形用户界面,显示全部汉化;开发了一套功能丰富且实用的遥测应用软件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