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威 《中国航天》2005,(8):30-31,36
2004年10月19日,我国长征3A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2C气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航天保险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风云2C卫星的保险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航天首次按照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商业航天保险市场的惯例运作的商业航天保险。商业航天保险主要包括发射前保险、发射保险、卫星在轨保险和第三方责任保险。笔者长年接触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积累了商业航天保险的相关经验和资料。现以风云2C卫星保险项目为案例,就商业航天保险中发射保险和卫星在轨保险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周威 《中国航天》2006,(4):16-19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与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其它相关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曾就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做过粗浅的分析,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探讨了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历史和发展方向。那么,从航天保险市场这一局部环境来看,我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此,笔者想以亲历的一些项目为节点,分析航天保险市场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通信卫星项目中,卫星的制造、发射和保险是项目的三大支出。卫星和火箭工业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而航天保险市场与其它市场相比却仍很年轻。航天保险市场最早出现于40年前,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漫长的市场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的市场繁荣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市场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1995年前,航天保险市场将提供高达3.5亿美元的保险费来给运载火箭及其卫星保险,比目前增加将近0.75亿美元。 5月上旬,美国和英国航天保险界大约20个成员的1000多名保险经纪人以及卫星使用者和火箭制造商在波士顿召开了第28届风险处理和雇员利益会议,会议讨论了商业发射保险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健壮  秦秀珍 《中国航天》2004,(11):7-10,14
近几年来,世界航天保险市场动荡不安,特别是美国2001年“9.11”事件带动了整个保险市场保险费率的急剧上扬。由于发射失败或在轨卫星出现故障导致保险索赔数量的增加,航天保险的保险费率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1999—2002年骤增129%。  相似文献   

5.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威 《中国航天》2003,(1):27-28
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弗罗斯特与萨利文公司最近发表研究报告,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在2002~2008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我们利用手头的最新资料和日常搜集的信息,结合弗罗斯特与萨利文公司的研究结果,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与其有关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如下归纳和整理。卫星融资和保险市场直接涉及卫星项目的启动与卫星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卫星融资和保险市场是我们预测发射服务市场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和了解卫星融资和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其与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5,(7):14-1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航天保险随着长征火箭开始承揽对外发射服务而得到发展。长征火箭早期发射的亚星1号及3颗澳星均购买了发射保险。对于可能出现的第三方责任,则通过政府换文的方式实现政府担保。1994年1月,太平洋保险公司与香港亚太通信卫星公司签署了保额达1.2亿美元的亚太1号通信卫星发射险及保额为1亿英镑的第三方责任保险合同。1996年2月15日,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失败,同年长征3号火箭发射中星7号卫星失败,给长征火箭的用户在国际航天保险市场上购买保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对外发射业务的开展。在此背…  相似文献   

7.
保险是人们把保险金集中起来,建立保险基金,用于弥补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方法。 卫星保险业务是伴随着卫星发射进入商业化时代而兴起的。1965年,国际通信卫星1A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金额为350万美元的发射保险,从而迈出了卫星保险业务的第一步。然而,22年来,卫星保险业几度盛衰,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有良好经济效益的行业。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际技术保险公司(Intec)于1985年9月下旬重申向航天飞机发射通信卫星提供保险。这项业务将赔偿投保者因发射失败或卫星未能入轨而遭受的损失。Intec 的董事长詹姆斯·巴雷特说,这家公司将为航天飞机进入低地球轨道提供保险。保险赔偿费将包括付给美航宇局的用于进行回收或修理被丢弃的卫星这类附加业务所需的费用。9月17日,Intec 发表了一项声明表示不再为通信卫星在轨道上成功地定点和工作并交给用户之前的活动提供保险。人们认为这项声明取消了 Intec 的卫星发射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9.
前言 本文对国际和美国国内商业卫星市场及销售收入进行了预测。首先预测1986~1990年期间全球商业卫星和美国国内固定业务卫星的收入,包括:这5年内制造和发射卫星的费用,卫星地面站市场的收入以及卫星转发业务的销售额。其次,估计了1986~1990年可能从制造、发射新卫星和替换卫星中获得的收入。对每项收入都列出了这些卫星的制造、发射和发射保险等费用的分类估计。最后,讨论了卫星地面站市场的发展趋势并预测其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航天保险发展情况航天保险是指投保人和承保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由承保人为在整个航天发射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各项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从阶段性来看,我国的航天保险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起步阶段(1986-1997)。我国的第一份航天保险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1986年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开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航天发射市场上,欧美和俄罗斯的发射商依靠其先进的卫星制造能力、运载火箭制造技术、发射场设施、灵活的融资和保险方式,结成战略联盟,垄断了世界发射市场。中国航天发射服务业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国际市场,对世界航天发射市场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曾经占到8%到10%的  相似文献   

12.
电信星报废将影响保险价格9月8日由阿里安42L火箭成功发射的电信星402卫星因增压用氦气泄漏而报废。这一事件将对卫星保险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颗卫星的投保金额为1.87亿美元。该卫星在由火箭部署之后,用于向星上推力器挤压推进剂的氦气便发生了泄漏,因而...  相似文献   

13.
东旭 《中国航天》1998,(10):23-23,27
近年来,卫星公司用于商业卫星发射与在轨故障保险的费用一直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据预测,今后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商业航天保险仍将是买方市场。但一些保险经纪人提醒说,这种有利局面也可能突然发生变化。空间碎片可能引起这种变化,设计用于天基全球通信的越来越大、越...  相似文献   

14.
火箭发射失败未影响保险价格1994年1月由于阿里安4火箭的一次发射失败而造成了一起巨额航天保险索赔,但是并未对航天保险业产生太大影响,航天保险费率仍保持在16%-~20%之间。同样,虽然1992年12月由中国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的休斯公司HS601卫星...  相似文献   

15.
江山 《航天》2009,(7):10-10
轨道通信公司首席将对2008年6月发射的全部6颗。“轨道通值”卫星提出5000万美元的全损保险索赔。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来,美苏两国相继发射了不少预警卫星,其目的是利用这些卫星来探测对方战略弹道导弹和空间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国家预警卫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美国轨道成像公司研制并已经发射的Orbview-1和Orbview-2卫星和将要发射的Orbview-3和Orbview-4卫星的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8.
费雅佳 《中国航天》1992,(10):27-29
本文介绍国际通信卫星6项目的一些主要事件。简要介绍了该项目5颗卫星和发射服务的采购及卫星的发射和在轨测试,详细介绍了其第二颗卫星的拯救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发忠 《中国航天》1991,(12):22-24,26
本文介绍卫星发射试验中的气象保障工作,它包括卫星发射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发射试验气象保障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进一步改进技术保障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小卫星在平台、有效载荷、星座、发射和测控等方面的技术进展,说明了小卫星的发展正在从试验验证阶段,走向应用研究阶段,并重点介绍了小卫星在太空快速响应和太空对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