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前 《国际太空》1994,(7):12-12
芯片大小的卫星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小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出现象计算机芯片那样大小的卫星。设计这种“芯片卫星”的思路是,将卫星的部件和仪器进一步微型化,使其能集中到一块集成电路或一块芯片上。空间时代初期,卫星只有几公斤重。从60年代到80年代,运载...  相似文献   

2.
现代小卫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工程技术和科学、艺术一样,发展最终的目标将追求简化性和完善性。现代小卫星出现,说明航天技术正沿着这条规律向前发展。由于小卫星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性能高、研制周期短的显著优点,人们预测:小卫星发展将引起卫星应用和卫星技术方面一场重大变革。首先论述小卫星的概念和兴起的原因;其次讨论小卫星发展概况;最后研究小卫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国际太空》2013,(7):77
为了推动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拟于2013年10月召开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航天器工程》协办。现将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际太空》2013,(6):2
为了推动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拟于2013年10月召开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航天器工程》协办。现将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  相似文献   

5.
林来兴 《国际太空》2002,(11):11-13
5 纳卫星技术发展对策 □□根据我国国情和纳卫星所含技术优势,结合这几年来国际上对纳卫星开发研制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现将笔者关于我国纳卫星技术发展对策(包括发展纳卫星的关键技术)概述如下。 5.1 以微米/纳米技术推动纳卫星的发展 在各种空间和时间尺度内,近10~20年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趋势是朝微型和超微型化迈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传统尺度(人类自身所能感知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已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人类为了追求继续快速发展,把智慧和注意力逐渐转向那些发生在小尺寸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际小卫星联合会(IS-SO──InternationalSmallSatellitesOrga-nization)出版物中搜集到的一些国外小卫星的近况,作一概述。因篇幅所限,不能囊括无遗,虽技术数据不够详细,但提供的信息无疑是最新的。下面列举9种小卫星的简况。1.克莱门汀(Clementine)自80年代末小型卫星中兴以来,如果说英国萨利公司的UoSat卫星是标准化、通用化小卫星公用平台的代表,那么,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则是研制成本低、周期短、性能先进的小卫星典型。“…  相似文献   

7.
程晓丹 《国际太空》2011,(12):63-63
2011年11月22日,小卫星发展高端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旨在以小卫星产业化发展为主线,以现代航天技术为手段,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持续推动现代小卫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民政部、环境保护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科院,总装备部,中电集团、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90多家单位的200多名领导和专家一同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商中国小卫星事业的发展。 在该论坛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到会致辞。王任享院士、潘德炉院士和叶培建院士等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从卫星测绘、海洋监测和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对小卫星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回顾,为小卫星的后续工作和持续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管现代小卫星有多少优点,同样也存在某些缺点。比如:单颗小卫星有效载荷质量和功率有限;对单点故障敏感;短期运行寿命和高风险;难以找到廉价可行的发射工具(相对大卫星而言,每千克发射费用高)。如何扬长避短呢?在应用上,通过采用分布式空间系统,就能克服小卫星的种种弱点,让小卫星应用焕  相似文献   

9.
现代小卫星与纳卫星技术发展(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言 现代小卫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已经历十几年的探索研究.现在除了在技术方面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研究以外,还正大力进行应用研究.小卫星应用目前已在全方位得到发展,技术水平正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小卫星最突出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小卫星经历将近20多年历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向全方位扩展。分布式系统是小卫星应用最大的特点,特别是小卫星编队飞行更是空间技术在应用领域一个创举,也是空间技术今后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高分辨率对地遥感小卫星在空间遥感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小卫星获得地球环境有关信息。表示这些信息技术水平有几个指标,分别是空  相似文献   

11.
如今,对于军事作战来说,卫星已变得像战斗机和战舰一样的重要了。但像卫星这样的天基支援不能过于昂贵,美国空军和国防部认识到,军用航天方案不必都采用费用高、能力大的卫星来完成任务,多年来倍受争议的小卫星被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2.
沈震 《国际太空》1994,(11):10-11
根据美国国际防御预测公司(DFI)最近发表的题为《小卫星市场:机会和战略》的研究报告预测,总的航天市场在90年代不会有大的发展,总营业额将从1994年的297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32亿美元。但是小卫星市场营业额将会成倍增长,在整个航天市场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将从目前的5%跃升到2000年的11%,大约为36亿美元(具体见图1)。国际小卫星组织(ISSO)主席,PacAstro小火箭公司总裁R.弗利特根据他个人对市场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航天市场的总营业额不会有大的增加,但小卫星在航天市场中…  相似文献   

13.
皮纳卫星应用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纳卫星是指质量为千克级、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为基础的小卫星。其中纳卫星一般指质量在10kg以下的小卫星,皮卫星一般是指1kg以下的小卫星。皮纳卫星具有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发射灵活等突出优点,能通过组成星座、编队或卫星群完成单颗大卫星难以实现的任务,在研发和应用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如飞行机会更多,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更快转化和应用;任务种类多样,从而可产生更多的潜在用户;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能促进更多高校和小企业参与,从而促进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青 《国际太空》2005,(1):31-31
未来6年内,我国将研制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逐步完善气象、资源和海洋三大卫星系列,并发射11颗小卫星,建立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实施预警和监测。这是国家航天局官员在2004年11月16日召开的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第18届全会上透露的。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 □□“大气与气候研究”(ACE )卫星是欧空局(ESA)正在规划中的一个小卫星系统。它是在ACE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了ESA在ACE以及其他相关小卫星系统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ACE 卫星支持诸如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导小组(IPCC)、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等当前许多  相似文献   

16.
孙宏金 《太空探索》2001,(10):12-13
进入暑期以来,媒体纷纷报道小卫星,这边要发科普星,那边要发奥运星,似乎沾上小卫星就要有好运!8月18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成立仪式。一看该公司的大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便知中国不久将掀起一个研发小卫星的浪潮。  相似文献   

17.
9月9日,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的“2011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全面深入地研讨了中国小卫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走向。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太空》1997,(5):14-17
1994年美国航宇局(NASA)提出了“小卫星技术创议”(SSTI),旨在探索以“更快、更好、更省”的方针发展小型卫星的道路。该创议的第一二颗小卫星命名为“刘易斯”几ewis)和“无担更”(Oark),分别承@绪TRW和CTA两家公司研制,研制费分别为5gOO万美元和4gOO万美元(均为1994$值),要来在两年左右完成研制。到1996年年底,这两颗p星的研制工作均已近尾声。本文介绍田CTA宝阁公司承制的“克扮男”p星的商况。1卫星的任务“三姐克”】星的任务是:(1)研制分辨率为3m的全色相机和分辨率为15m的多光遭成像仪,并用于进行对地…  相似文献   

19.
王景泉 《国际太空》2001,(11):13-17
日本国家宇宙开发事业团 (NASDA)自建立 30年以来 ,已研制并运行了 4 0颗卫星。目前正在研制的有 8颗卫星。近年来 ,NASDA新的空间活动明显加快 ,新的领域也在增加。为了加快发展步伐 ,它在以往增加的各种领域之外再选择一些领域 ,并着手制定 2 0 0 5年以后的未来卫星计划。进入新世纪后 ,NASDA正在重新构架未来的空间活动。这些涉及到未来卫星计划的空间活动需要新思路和新政策。根据新思路 ,从技术角度看 ,NASDA主要集中于某些关键技术 ,如空间机器人、自主技术、小型和高性能卫星以及光学通信等。从系统角度 ,将重视发展小卫星星…  相似文献   

20.
4 当今纳卫星技术发展水平 □□本文举一些纳卫星的典型事例,一方面进一步具体回答纳卫星的用处,另一方面也借以说明当前纳卫星技术的发展水平。 4.1 一箭10星 2000年1月27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10颗卫星。这10颗卫星包括2颗50~60kg的微卫星,3颗10kg纳卫星和5颗皮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