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武 《国际太空》1998,(11):15-18
另据最新报道,虽然组装和控制船、海上发射平台已于今年7月抵达美国长滩港,但由于美国国务院指责波音公司违反导弹技术不扩散原则,所以国际海上发射计划受阻。美国国务院以波音公司没有办理在外国技术设备上进行装配作业手续为由,指责波音公司向俄乌有关公司泄密。为此,已在长滩港为海上发射平台安装调试设备的45名俄乌专家被遣送回国,另外50名专家也被禁止入境。美国国务院的这一决定,无疑对海上发射计划是一个沉重打击,使其不能如期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2.
小号 《国际太空》2005,(6):32-32
蒂尔集团(Teal Group)在3月23日出版的《近期展望》中预测,2005年将用65枚运载火箭发射99颗卫星,这比2004年约增长26%。上一次的发射卫星数量的年度增长是在1997年,当时是155颗卫星搭载在86枚运载火箭上,而1996年是102颗卫星搭载在76枚运载火箭上。分析家称,  相似文献   

3.
一兵 《太空探索》1996,(2):39-40
沃洛普斯飞行中心是美国一个规模不大,设备比较简单,但可灵活组合,效率较高的发射中心,也是世界上发射火箭最多的发射基地。到1994年年底,发射了各类火箭共14000多枚。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一个海军航空站。1945年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为了开展无人驾驶飞机的试验研究,对其进行了改建,并  相似文献   

4.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5-25
在90年代将投入使用的国外新型运载火箭有下列几种: (1)阿里安5运载火箭,由阿里安空间公司制造,将在1995年发射,其转移轨道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为15 000磅。 (2)大力神4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的主要发射工具,由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制造。这是一种改进型火箭,只在原型基础上增加了能量更高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在1992年投入使用。 (3)金牛座运载火箭,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轨道数据分部研制,是一种小型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为该研制项目提供了1090万美元的经费,这种运载火  相似文献   

5.
世界航天发射市场陷入了低谷,2001~2003年的低发射记录表明了这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年发射次数几乎不低于80次,特别是1996~2000年,平均年发射次数达到了82次。而2001年的航天发射次数是60次;2002年为65次;2003年为63次,  相似文献   

6.
正3月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FT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9通信卫星。这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尝试,但依然未能取得成功。这是"猎鹰"9火箭2015年6月底发射失败后的第三次发射,也是"猎鹰"9FT型火箭第二次发射和首次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发射任务。本次发射也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二次发射。  相似文献   

7.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与苏联“宇宙”火箭现正竞争发射一颗巴西环境遥感卫星,其研究森林降雨,预计1992年中期入轨,重185公斤。苏联空间管理总局的SL-8宇宙火箭发射报价费为600~800万美元。苏联每年用宇宙C-1火箭发射12-15次;美国轨道科学公司是第一次进入国际发射卫星市场,与苏联竞争缺乏经验。苏联运载火箭不论在性能上还是发射费上都可能占优势,现不清楚轨道科学公司报价是多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在2010年进行了31航天发射,居世界之首。刚开始一直很顺利,尤其是俄罗斯的首艘数字化宇宙飞船——联盟TMA-01M、迷你研究舱-1[MRM-1,又名为黎明号(Rassvet)]等重要航天器先后上天,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也捷报频传,但在12月出现了1次重大发射失败,在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GLONASS-M导航卫星时“箭毁星亡”,遭受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9.
一、有翼飞马火箭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和赫克里斯宇航公司私营联合投资4800万美元,研制了可以从B-52飞机上释放的有翼飞马运载火箭。8月10日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首次进行驮运释放试验,验证吊架X-15及其连接机构。B-52飞机初期将进行6次这种飞行,如果美国和国际上军用和民用载荷有需求,B-52飞机每月可飞行一次。B-52飞机是整个发射系统的第一级,在其飞行高度为12000米、飞行速度为0.8马赫时飞马火箭被释放。火箭前端的冷气助推器,在第二、第三级点火期间提供滚动控制,并在第一、二级和第二、三级间过渡滑行时提供三轴控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世界各国发射了116颗卫星,其中苏联90颗,其他国家26颗。就苏联90颗卫星而言,这是它10年来发射数量最低的一年。这只能说明,随着国际形势趋于缓和,苏联发射的军用照相侦察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以及海洋雷达监视卫星数目有所减少。但它还是保持着世界发射卫星数目之“最”,其主要原因是,几十年来苏联一直没有改变其卫星寿命短、质量差的问题,只有靠批量生产以多取胜。据美国私立凯特林中学空间小组分析家佩里说:这种较低的发射速度只是一种标志,说明苏联不需要取代许多卫星。例如,1988年没有发  相似文献   

11.
飞出地球,遨游环宇———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今,它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要实现宏伟的目标,太空发射方式是关键所在。目前,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陆地发射方式。不过,我们将会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它们之中有的已接近实用,但多数还停留在方案设计和实验室试验阶段。它们代表了太空发射的发展方向,为人类飞向宇宙增添了许多希望。海上发射海上发射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向地球“借得”30%的运载能力。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数字。原因在于,如果在赤道上发射,据理论计算可使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角度为“零”,这样就可“节省”卫星变轨时…  相似文献   

12.
唐乙 《太空探索》1999,(2):10-11
国际航天界酝酿多年的一种新的卫星发射方式——海上发射,即将成为现实。目前,工程进展迅速,各项测试演练工作已接近尾声。据美国报刊报导,预定今年3月14日在大洋深处、即夏威夷东南约2300千米的赤道洋面进行首次演示性发射。  相似文献   

13.
阿影 《国际太空》2003,(6):24-25
□□2002年全球共发射了64个运载器(不包括没有携带有效载荷的韩国亚轨道火箭发射任务),将80多个航天器送入了太空。 在这64个运载器中,24枚运载火箭用来发射商业卫星,商业发射数量占全年发射总数量的37.5%。虽然2002年的航天发射任务数量不如前几年,但却比2001年有所好转。199  相似文献   

14.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3,(1):16-19
美首艘"猎户座"正样飞船出裂纹美航宇局发言人称,该局"猎户座"载人飞船首艘正样飞船的后隔板最近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压力测试过程中出现开裂。这些裂纹是在2012年11月5日那一周做耐压试验时发现的。耐压试验是按超出正常使用压力对压力容器进行的一种试验,是"猎户座"飞船正在开展的多项飞行前试验之一。这  相似文献   

15.
从1994年至1996年,欧洲经营者将加快阿里安-4运载火箭的生产和发射节奏,以实现每年发射10次,36个月飞行30次的计划。这在欧洲,甚至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商业运载火箭中都是空前的。另外,在今年由欧洲火箭发射的15颗卫星中,有一半是休斯公司定于1994年交付其客户的。但是,打头炮的则是法国宇航工业公司,它制造的两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于1994年1月底使用阿里安-4在库鲁发射场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已发射失败-编注)。这两颗卫星是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Eutelsat-2/FS和法国制造商(宇航工业公…  相似文献   

16.
NASA已经制定了1992年初至1993年9月的航天飞机发射计划。按照计划,1992发表)。说明: NASA为这项计划采用了一个新的政策,即发射的详细日期暂不予公布,而仅公布月份。据NASA人士说,这是为给发射日期的合理调整留出余地。在1991年5月完成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年将进行8次航天飞机发射,1993年将进行12次(1993年12月以后的3次发射安排尚未飞行任务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停止使用,在洛克威尔(Rockwell)国际公司的Pa-lmdale实验室接受维护与详细检查。部分检修工作将与延长寿命轨道飞行器(EDO)计划有关。 1992年6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再次飞行将是首次EDO飞行,历时13天。  相似文献   

17.
<正>12月31日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为2014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画上句号。2014年共进行航天器发射活动92次,发射航天器数量293个,发射次数和发射航天器数量都超过2013年,尤其在发射航天器数量方面,刷新了2013年创下的214个的历史最高记录。1 2014年发射航天器数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完成92次发射任务,其中88次发射成功,2次部分失败,2次发射失败。全年发射航天器293个,入轨航天器262个(含发射部分失败的3个),因发射故障导致31个航天器损毁。  相似文献   

18.
焦勇 《太空探索》1997,(4):34-36
自行设计的尝试 1960年,国防部五院适时将工作重点从仿制转到自行设计上来。由于当时还缺乏独立研制的经验,研制条件也不完全具备,自行设计的第一步,采取迈小步的方针。在地地导弹方面,第一个自行设计的型号是液体中近程导弹,它是在苏联P—2型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7日18点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中星12号通信卫星,火箭升空约26分钟后,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07千米、远地点50539千米、轨道倾角26.8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3次发射。这次发射是根据中国长城工业集团  相似文献   

20.
11月25日0时09分,中星-20A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0A卫星是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颗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