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人都是通过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书而了解到现代进化论的一些知识。这本书所持观点在学术界属于“基因选择主义”,即认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作用单位。这个学派是威廉斯和梅纳德·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由于道金斯的普及才广为人知,并被称为“自私的基因”理论。尽管道金斯在书中一再说明“自私”的说法只是比喻,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4月30日,理查德·道金斯公开表明了自己无神论者的身份。他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活着的无神论者,也是全世界最具争议的进化生物学家。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把他作为科学还原论的一个英俊、易怒的人性代表,推到了聚光灯下。这本书认为自然选择仅仅通过基因——而不是通过物种或者个体——发挥它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薛莫 《飞碟探索》2009,(11):31-33
刚看完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与其说这是一本讲述遗传学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进化、行为和生物本质的书。在我看来,里面的观点比《凉人的假说》更惊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是那些核苷酸,是序列,而生物个体仅仅是这些东西制造出来发展、繁荣自身的工具;生物个体是会死亡的,然而基因是不朽的,流传千古的。另外,很多从传统生物个体进化理论看来很难解释的行为,如果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就突然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4.
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把白色光分解成七色光谱,将彩虹的诗意破坏殆尽。就在人们真正理解彩虹构成的那一刻,它那诗歌般的美也就永远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真的是诗意的破坏者和冷酷的制造者吗?著名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以他的不朽名作《自私的基因》而广为人知。尽管道金斯在书中一再说明自私的说法只是个比喻,绝不意味着基因有意识、有感情,但这个比喻的确已经让一些读者产生了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綦彦巨一、引言在泛览历史书籍的时候,偶尔发现史书中有记载怪异现象的片断,如《汉书·贾谊传》记载罕见的会叹息的有服鸟飞入贾谊居室一事,令人感叹智慧生命的形式。加之笔者平时经常阅读《飞碟探索》,知道史书怪异记载的考证作用,时时加以用心。近读《列子》一书,眼界...  相似文献   

6.
虫子的江湖     
正我们常在高山大海面前对比出自己的渺小却很少有人在精致的昆虫前产生自感粗陋的羞愧你去过虫子的江湖吗?那里有你忽略了的"人情冷暖"和"世事变幻"读者文创首本生命包然书——《虫子的江湖》震撼上市,期待与你邂逅我们只是和世界上大多数生命站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骆驼渴了能发现新水源 奥伯特1894年6月25日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受家庭影响,1913年进幕尼黑大学学医。但他从小渴望工业进步,并对交通工具感兴趣,因为工业进步带来的任何交通工具,能使人旅行得更远、更快、更好。 11岁那年,妈妈将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两本科幻小说,做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一连读了五六遍,几乎把全部内容都印在了脑子里。他对凡尔纳的书着迷,但他并不盲从凡尔纳。  相似文献   

8.
可能存在的病毒抗体引发了一些对于大量外星人报告的有趣推论,这些外星人在与人类的接触中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对人类的病毒的担忧。理查德·汤普森在他的《外星身份:对于现代UFO现象的古代洞察力》一书中描述了一个来自印度的引人好奇的,而且与此有关的故事:《天花小姐》。  相似文献   

9.
关乎伟大与平凡——国外读者眼中的道金斯道金斯其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农业学家之一,1941年生于肯尼亚。长大后回祖国就读牛津大学,受业于动物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丁伯勤,获动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东西像几率这样哿隆了:没有什么东西像它这样处处可见,却不可捉摸。诚如我偶尔看到的那本《你赌对了吗?》的书中,一开头就引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大脑就是拿几率没辙。”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没有收到过玫瑰,恐怕也送出过玫瑰。也就是说,我们对玫瑰并不陌生,我也这么觉得。我有一个小园子,当中栽种了至少三个品种的玫瑰,我看过、修剪过的玫瑰不计其数,应当算是比较了解这种植物的人之一。不过,当我翻译《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一书时,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语言能够决定我们思考世界的方式。理查德·道金斯衷心地接受了一个唤醒无神论意识的尝试。方式是选择一个令人愉快的词。我曾经读过一本科幻小说,小说里的宇航员航行到了一个遥远的星球,渐渐患上了思乡病:想想吧,现在地球上是春天!你可能不会马上看出这有什么不对头,我们的  相似文献   

13.
也许会有一天,我们能真实地叙述像15年前前苏联《劳动报》上的一篇题为《事件恰好发生在凌晨4时10分》这样的异常事件。1984年,记者法斯特罗辛在《劳动报》上发表的《事件恰好发生在凌晨4时10分》中所提到的事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探寻大气异常现象的领域里最不可思议、最带戏剧色彩的一次事件。就事件的整个过程及细节的描述方面,所有目击者的证词完全一致且十分清晰,不存在任何疑点和矛盾。这一报道至今仍在引起读者的思考,就像在读一本有趣的侦探小说,正读到引人入胜的章节时,突然终止了一样,人们渴望了解事件的…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月17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位大校齐良与王湘穗执笔,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可《超限战》一书,经过将近七载的时光,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了全新的《超限战》,新书是作者对全世界这数年时光中对“超限战”看法与评价的变动,以及收录了数篇相关的答辩文章,本书作者认为:“但对于正文,我们决定不做任何的改动。一是我们只能尊重历史,二是现在看来,我们当初所写的东西,6年后仍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之处——它的脉息还在与历史同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早在1895年,H.G.威尔斯就出版了科幻小说《时间机器》,想象利用时间机器在未来世界(公元802701年)的历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正是爱冈斯坦考大学名落孙山的那年(他不得不去读了一年“高考复习班”,第二年才上了大学),相对论还要等待10年才能问世。而正是相对论,使得时间机器从纯粹的幻想变成了有点珲论依据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大早刷朋友圈,看见一位很有意思的姑娘发了一张照片,拍的是一幅公益广告,上面写着:"读一万本书,做一个有诗气的才女。"姑娘点评说:"读一万本《霸道总裁爱上我》或《做你的甜蜜小娇妻》试试看!"姑娘从小家境优渥,现在自己经营一家摄影工作室,勤奋,独立,当然,也收入不菲。就我的经验,很多文艺青年幻想中的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这样的姑娘大都不是  相似文献   

17.
这个标题本是《纽约时报》科学版块针对睡眠麻痹这一鲜为人知的现象设计的大标题。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标题读起来仿佛是在告诉世界:UFO绑架现象已经被成功地破解了,真相就在那里。 垃圾科学出现于几年前,针对那些古怪的、不相关的并且没有理论依据的假说,用来否认UFO绑架现象。非垃圾科学是指基于科学方法检验的真实的事件,在任何正式假说提出之前需要从积累和研究精确的相关数据开始。在这些前提下,  相似文献   

18.
薛莫 《飞碟探索》2010,(3):31-31
生物学家道金斯曾说:“如果宇宙的本质实际上是不经设计、没有目的、非恶非善、盲目且无情冷漠的话,那么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正是我们预期的样子。”这真是科学家说过的最尖锐的评论了。  相似文献   

19.
子骥 《飞碟探索》2005,(5):16-18
读了《飞碟探索》2005年第3期子骥先生的《2004年世界UFO大事评说》后,觉得文中关于墨西哥UFO目击事件的解释有不妥之处,现指出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丹·尼·肯·如·是·说董时新编者按因《众神之车》一书闻名与世的瑞士学者埃里希·冯·丹肯尼早已为我们所熟悉,无论我们对他的观点赞同与否,必须承认,他使我们对外星文明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是他给《人类——外星人的子孙》一书所做的序,摘录如下,仅供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