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DF-9型机车及其改型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机车前部形状是直接影响机车气动阻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双层客车的阻力系数,采用裙板等减阻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床客车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汽车安全性理论,结合我国有关汽车安全性的研究现状,利用材料力学知识和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分析了高床客车的车身骨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高床客车的主动和被动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提高高床客车安全性的具体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铁路客车轴温联网报警系统的构成,并着重介绍了载波通讯在铁路客车轴温联网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客车行李舱门的工作原理.对比了传统的与新式的行李舱门的结构,并提出了新式客车行李舱门的设计方案。根据运动要求确定出机构的主要尺寸参数,对AD杆进行受力情况分析,通过强度计算证实这种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客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的匹配是客车的关键设计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之间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会有不同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通过CRUISE仿真软件建立了客车整车的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计算出客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指标值,同时依据国标对客车进行了道路试验,测得客车在实际道路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指标值,对比模拟计算和试验值,验证了CRUISE所建立的客车仿真模型是可靠的,且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客车公司合资兴办的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4月18日在闫良成立。公司董事长由王秦平担任。该公司总投资为1000万美元,合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 该公司以沃尔沃公司先进的客车底盘、零部件和制造技术为基础,采用西飞公司先进的铝合金材料、飞机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国际质量标准,由这种先进的客车制造技术和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标准相结合生产出的豪华旅游大客车和高档交通大客车,具有质量高、可靠性好、运行性能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以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形式开发和研制,采用大量新一代直升机设计制造技术和手段,从安全性、适坠性到舒适性均能够达到较高“境界”,是S-92这种21世纪新一代“直升客车”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成磊  彭健 《国际航空》2014,(1):51-52
在与英国BAE系统公司的合并计划落空及各国削减防务预算的背景下,欧洲字航防务集团(EADS)调整其发展战略,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更名重组为空中客车集团,凸显民机业务对集团的重要性,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客中客车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9.
车顶外形对车辆气动横向稳定性等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依据全尺寸车辆现场实测和均匀流、模拟流风洞缩尺模拟实验结果,重点研究了弧形顶面客车和三角形顶面棚车两种代表性铁路车辆的气动横向稳定性等气动特性,并且提出了提高铁路车辆气动横向稳定性的可行途径。本文还讨论了判断客车风洞实验动力相似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10.
挂架铣床现正用于制造新改型的客中客车A34 0- 60 0的机翼。小型铣床可装到A形架上 ,同时使装着外侧发动机挂架的机翼部分作为一个平台 ,可在机翼型架上现场进行铣切。使用这种机床在制造每组机翼时比以前节省时间 16h。采用这种方法 ,待铣削的平台不需要拆卸 ,而且在飞机重新装配时可避免变形 ,铣削精度可以达到 0 1mm ,甚至更高。机床还可与型架形成一个整体 ,在现场铣削 ,形成高平面度 ,更加节省时间和成本用于加工空中客车机翼的铣床  相似文献   

11.
飞机舱内噪声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孔成  陈鹏  王政  田昊  唐道锋 《航空学报》2016,37(8):2370-2384
飞机舱内噪声是影响乘客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舱内噪声的最小化是国内外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对飞机外部噪声源特性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噪声源/传递路径识别、舱内降噪措施以及声学试验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其中,噪声源以及噪声传递路径识别主要从各种识别技术手段方面展开了讨论,包括频率分析法、相关技术、修改噪声传递路径、空气传声以及结构传声的识别。而舱内降噪方法主要从被动降噪与主动降噪两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指出被动降噪是一种修改与优化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而主动降噪能自动感应识别并控制噪声源,并分别给出了两者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在噪声测试与仿真模拟方面则介绍了国内外地面实验室舱内噪声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国内的不足,对仿真计算理论进行了梳理,列出各自的适用范围。最后,指出了目前舱内噪声研究依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建筑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建筑施工噪声源的调查和分析,并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的使用所产生噪声的规律进行归纳,同时结合各功能区内的敏感人群在不同位置、不同时段受施工噪声的影响情况,对施工噪声发生规律、受纳入群、影响范围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对施工噪声污染源进一步全面了解,提出了适应现阶段技术水平和实际情况的防治对策,以便能更主动的、有效的对建筑施工实施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3.
After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that has beenachieved in engine noise reduction in the last twodecades,the airframe noise of civil transportshas now become a major concern for noise cer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Con-sequently,aircraft manufacturers and researchcenters have been working on airframe noisewith the objectives of developing reliable noiseprediction schemes and reducing aerodynamicnoise generation at the source in recentyears[1~ 2 ] .   Of all the airframe noise …  相似文献   

14.
声学风洞内气动噪声源识别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学风洞流场和试验环境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进而会影响声源识别。根据用于静态声源识别的经典Beamforming算法,利用声波在气流场和风洞射流剪切层中的传播规律,给出了一种能够用于声学风洞试验的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气动噪声源识别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数值验算。数值验算结果表明风洞流场和剪切层对噪声源识别效果影响明显,采用本文所总结的计算方法能有效地修正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Adaptive array receiving antennas can be designed to sense the external noise field and to optimize the array illumination function.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signal-to-noise ratio can be obtained with adaptive arrays when the external noise field is non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angle. The external noise process may be time varying and contain both discrete sources and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sources. Two adaptive array implementations which maximiz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Expressions are derived for control-loop noise, i.e., the variance of the array element weights, and for the additional noise in the array output due to this element weight noise. It is shown that both the element weight noise and the array convergence rate are determined by the eigenvalues of the noise covariance matrix.  相似文献   

16.
于潮  李晓东 《航空学报》2003,24(3):237-241
 基于反问题的研究思路,探讨了阵风/ 叶栅干涉噪声的一种前馈式主动控制策略。具体研究思路是试图通过在静子叶栅表面引入附加的“二次级声源”,精确地消去所感兴趣区域的声音,二次级声源强度基于阵风/ 叶栅干涉气动声学反问题模型获得,并通过数值实验的方法探寻了二次级声源合理布放策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在叶栅表面布放偶极子声源的可行性,而且提出了在尽量不影响气动性能前提下的前馈主动噪声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风力机噪声的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数值预测风力机气动噪声的一种半经验模型.通过分析风力机噪声产生的机理,该模型对几种不同形式的风力机噪声源进行叠加计算,包括湍流入流噪声、风力机叶片翼型自激励噪声,进而得到风力机全机的声压级和声功率级噪声谱,以及总声压级和总声功率级.为验证半经验模型的有效性,将模型应用于风力机的噪声预测,计算的声功率级及总声功率级与实验测量的声功率级进行比较,计算所得到的结果能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研究的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俞靖  鲍明 《航空学报》1999,20(2):114-117
提出利用均匀线阵接收的数据构造一种矩阵进行奇异值(SVD)分解,以实现对相干噪声源的方位估计。利用这种方法,通过改变阵列中心位置便可确定机器多噪声源位置。计算机模拟和声学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起落架噪声作为现代大型飞机机体噪声在起降阶段的主要贡献成分,其噪声机理较为复杂,涉及到钝体湍流涡脱落噪声、腔体部件空腔噪声以及起落架舱腔体与支柱柱体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噪声。由于起落架中存在复杂的三维流场以及声波的反射和绕射会产生噪声,而二维麦克风阵列在垂向的分辨率较差,无法获得声源完整且准确的三维空间分布信息,因此采用三维麦克风阵列技术对起落架噪声进行研究。使用3D Beamforming算法(波束成形算法)和3D CLEAN-SC算法(空间相干的洁净算法)结合同步测量和非同步测量的方式实现了对模拟信号和实际测量数据所得频谱中特定的离散声进行声源识别定位,并在北航D5低速风洞进行开口段气动噪声实验,以1/2缩比的LAGOON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在过顶和流向方向布置两组平面阵列,构成三维阵列进行同步和非同步的噪声测量,确定了起落架中主要噪声源的位置,对认知噪声机理提供了新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近红外制导系统噪声分析的框架模型,在分析探讨主要噪声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本噪声立意,建立了探测器等组成部件基本噪声的功率谱分析式,设计出一种以红外探测器为抑制主体的减噪系统。通过目标、误差响应率的测定与跟踪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