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3(2):F0002-F0002,F0003
自动化学院成立于2006年3月,是由1999年4月成立的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系升格而成。下设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控制、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4个系,大学物理教研部和电工电子技术教研部2个基础教研部,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专业基础实验中心3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其中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江西省示范实验中心。  相似文献   

2.
“高速数据采集多机处理系统”通过技术鉴定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朱根才教授等研制的“高速数据采集多机处理系统”,1995年12月通过了由江苏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系统技术先进,达到国内领先和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学术动态     
为加强测试学科建设,更好地促进其教学、科研的发展,我院已于最近成立了测试工程系(代号13系)。该系设有仪表测试专业,贯彻系办专业的方针,由系制订统一教学计划和聘用教师,不再设置教研室。为确保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测试工程系将不断完善系内的科研体制,鼓励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1985年,南京航空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整合机械工程系504教研室和基础部化学教研室等,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九系)。建系之初,条件极其艰苦。老一辈材料人克服艰苦环境和办学条件的限制,笃志教学,潜心育人,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更名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六院)。面对发展需求,学院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集中进行"人才引进、设备添置、场地建设、力量整合"工作,为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5.
4月28日,电子信息工程系组织召开了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胡让良院长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与会委员对我院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次会议的召开将对我院  相似文献   

6.
“射频仿真系统RFSS-1放大系统”通过鉴定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朱根才等研制完成的“射频仿真系统RFSS-1放大系统”,通过了由江苏省国防科工办组织的鉴定。该系统可利用微机在射频仿真系统中进行目标特性的仿真,设计研制成功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遥控装置,...  相似文献   

7.
应我校飞行系的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张福国教授(Prof.ChangFukuo)夫妇于1996年12月29日起对我校进行为期二天的访问讲学。张教授于1983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85年12月起在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任教,是我校校友总统奖获得者刘胜博士的导师,被聘任为波音和洛克希德等多家飞机公司的顾问。张教授在复合材料和智能结构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已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150多篇,获美国专利一项,并多次获奖,1988年获得过美国总统青年研究者奖。这次张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结构健康监控系统”的讲座,听讲座的有飞行器系…  相似文献   

8.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以金属材料工艺为基础,以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为特色的航空高校。现有教师400余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180人,在校学生4000余人。学院设有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应用工程系、社会科...  相似文献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7(5):F0005-F00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成立学院)。经过20个春秋的艰苦创业,材料学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今天已发展成为一个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基地,形成了新金属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焊接技术、医学物理、表面技术、新能源材料、环境保护工程和生物制药等学科方向。学院目前设有三个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医学物理系;五个研究所:纳米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所、等离子表面工程研究所、新型化学电源研究所和文物保护材料研究所;两个中心:医学物理中心和复合材料工程自动化中心。并有江苏省复合材料工程中心、江苏省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研究中心和南京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化促进协会等组织挂靠在该学院。学院拥有一个博士点: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五个硕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和核技术及应用硕士点。  相似文献   

10.
¥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为了推动香港高科技、高增值科技的发展,香港政府工业及科技发展局通过“工业支援计划”拨款960万元成立了香港首家推广及应用超精密加工技术,生产精密模具以及光学产品的中心。该中心由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携手成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0月19日~20日在烟台召开了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了专业委员会成立两年以来的工作总结,提出了1983~1984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讨论了进一步搞好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建议。专业委员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组织了三次学术交流和讨论会:1981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力学环境条件讨论会,1982年10月在烟台召开的空间环境模拟技术讨论会,1982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陈勇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新疆工学院(现新疆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取得学士学位;2007年12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现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系主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授、工程师。兼任中国机械行业职业标;隹、教程、试题技术指导委员会职教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模具设计与制造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模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南赛区组委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湖南省数控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2月29日,江苏省科委组织召开了“用型内处理法制备复合结构和复合材料的实用化工艺研究”技术鉴定会。该项目由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朱正吼老师等承担。课题组巧妙地借用负压实型铸造法中所使用的塑料模将中间合金/增强体夹裹带入铸型,同时又采用特殊的...  相似文献   

14.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3(1):F0002-F0002,F000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2006年3月在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主要专业创办于1952年建校时。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为江西省品牌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是教育部批;隹的国内高校仅有的3个焊接本科专业之一,在江西省已被列入第一批本科录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信息产业厅湘劳社工字[2004]78号文件精神,我院组织了由电子信息工程系12名师生组成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于2004年10月24日至26日参加了“湖南省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全部工种和组别的比赛,与来自全省各地、州、市32个单位的164名选手同场竞技。  相似文献   

16.
学术动态     
“现代测试技术”研讨班在歙县举行 南京航空学院测试工程系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编辑部于8月16日至23日在安徽歙县联合举办了“现代测试技术”研讨班,来自六省市厂、所、部队、院校和公司等20个单位的2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研讨班。研讨班分为三个专题: 1.产品质量计算机测试,包括原材料验收、筛选,工艺过程参数监控,产品检测和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与理论,由南航计量测试教研室主任郑叔芳教授主讲; 2.计算机测控系统,包括智能仪器、测试系统、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应用,由南航测试工程系副主任张焕春教授主讲;  相似文献   

17.
“锌基复合材料及其模具实用化成形工艺”通过技术鉴定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顺林教授等承担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锌基复合材料及其模具实用化成形工艺”,1996年3月通过了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课题组成功地用流变铸造法、压铸法和负压石膏型精...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机务电子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对原有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补充,以及对原有实验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方式进行系列改革创新情况.通过大量购置机务维修专业的实验实践设备,积极开展新办机务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改革、创新机务电子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修订、更新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促使机务电子专业毕业学生同时达到教育部以及民航总局相关法规规定的基本技能实践培训与考试教学环节要求。教学改革成果表明我校机务电子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4日,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暨课题管理先进单位、优秀论文评选颁奖大会在长沙召开。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的空中乘务专业缺乏行业标准与专业规范,导致各个院校在空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我校空中乘务学院建院10年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办学思路,已确立较为准确的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并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为我国高素质空乘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