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ГОСТ8724-58直径为1~600mm和符合ГОСТ9150-59型面及基本尺寸的公制螺纹。 本标准规定了滑动配合和间隙配合螺纹的极限偏差。 本标准与经互会推荐标准PC2272-69的内容是一致的。 本标准已经考虑到ISO 965推荐要求,ISO 965推荐的基本规则列入附录1。  相似文献   

2.
不同叶顶结构的间隙流场及对涡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涡轮叶顶结构的选择提供参考,采用数值方法和标准k-ω方程湍流模型,分别研究了带冠和不带冠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流动状况及其对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同时考虑不同间隙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带冠涡轮的叶顶间隙流动是由近叶顶横向压差驱动,且在不同间隙下泄漏涡和通道涡的发展规律并不一样;而带冠涡轮的间隙流动是由上下游压差驱动,且泄漏流与主流掺混损失是泄漏损失主要组成部分。带冠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损失要小于不带冠涡轮的。  相似文献   

3.
1.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所规定的中径和牙顶直径的极限尺寸符合国际标准ISO262《ISO通用公制螺纹—螺栓和螺母尺寸的选择》。 本标准所规定的极限尺寸以ISO965/Ⅰ中所规定的基本偏差和公差为依据。 2.定义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控制的意义、作用,以及径向间隙设计选择的依据。对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径向间隙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某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进行了设计,具体分析了影响径向间隙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试验验证表明,使用该方法能获得安全可靠的压气机径向间隙。  相似文献   

5.
在沿海地区服役的飞机 ,通常是在含有腐蚀性气体和在高温及高湿热复杂环境条件下工作的。此时 ,暴露在外部及内部需经常拆卸的飞机螺纹连接件的锈蚀问题 ,严重地影响了飞机连接件的正常拆卸和安装及连接件的寿命。为提高飞机螺纹连接件的抗腐蚀能力 ,改善飞机的维修性能和提高飞机的使用寿命 ,本文根据镀层厚度与螺纹配合间隙的关系 ,结合国内外相应标准的规定 ,在保证螺纹连接强度的情况下 ,对如何合理选择镀层厚度和螺纹配合间隙来提高抗腐蚀能力的问题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标准与AICMA推荐标准在内容上是一致的。 1.概述 本标准包括由ISO/T_(c1)/WGE公差工作组和DNA螺纹委员会批准的公制螺纹公差。该公差适合于DIN13第30页所规定的直径为3mm和3mm以上,及DIN13第32页螺距为0.5mm和0.5mm以上的螺纹牙型。本规定所包括的螺纹基本偏差和公差的选择,对于LN9163第2~5部分所规定的ISO公制螺纹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方法系统研究了离心血泵在供压173 mmHg时,4组不同叶顶间隙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和血液相容性。所研究的间隙分别为5.0、2.0、1.0 mm和0.2 mm,对速度、湍动能等参数的分布规律以及标准溶血指数(normalized index of hemolysis,NIH)随叶顶间隙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量3.0 L/min,供压173 mmHg工况下,原型血泵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随着叶顶间隙的减小,最大切应力与标准溶血指数呈显著单峰变化趋势,在1.0 mm间隙结构取得最低标准溶血指数0.000 5 g/100 L,并降低了在叶轮侧壁与泵壳下壁面的狭缝内形成血栓的风险;定常与非定常的结果对比表明:定常结果往往会过小的预测溶血,瞬态标准溶血指数随叶轮转动呈周期性变化,其平均值与定常结果相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8.
在电火花加工中,零件参数的选择对加工工艺指标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正确选择电参数才能加工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影响电参数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电极材料、工件材料、放电面积、表面粗糙度、放电间隙、电极损耗和加工速度等。主要针对微型方窗口的加工确定电极材料、放电间隙、加工速度等电参数,并对上述分析方法进行延伸扩展。  相似文献   

9.
<正>涡轮盘加工解决方案涡轮盘是用高温合金(如Inconel718、Waspalloy和Udimet 720等)制成的复杂回转类零件,通常具有各式各样的成形凹腔,这就要求设计、选择刀具和规划走刀路径时要充分考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合理间隙,决不能有任何干涉。山特维克可乐满可为涡轮盘上各种结构特征提供由整套标准刀具和独特的高效加工方法组成的稳定可靠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涡轮叶片叶顶间隙变化减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杰  郑群  刘云宁  赵展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1):2638-2646
采用数值方法联合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平顶和分别采用被动、主动以及复合间隙控制方法的凹槽顶、平顶喷气、凹槽顶喷气4种不同叶顶结构下涡轮性能对叶顶间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了间隙变化对间隙流场结构及损失的影响,研究了涡轮性能随叶顶间隙变化的规律,并对采用不同间隙控制方法的叶顶结构所带来的效率收益对攻角变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间隙控制方法下叶顶泄漏涡强度随间隙的增加速度变缓,尤其在复合间隙控制方法下更为明显,从而使得在复合间隙控制方法下涡轮性能对间隙变化的敏感度最低;仅仅涡轮叶片前缘区域泄漏流动对攻角变化比较敏感,使得凹槽顶结构具有最佳的攻角变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间隙状态控制系统是快丝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在分析快丝机一次切割加工特点的基础上 ,研制了一种全新的间隙状态模糊控制系统 ,实验证明此系统能满足多次切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隔板与机匣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存在势必会对超声速膨胀器的内部流场和总体性能产生影响,为了获得超声速膨胀器内部间隙流动的流动细节,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就顶部间隙对超声速膨胀器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流道出口斜激波导致吸力面压力高于压力面,隔板尾缘附近部分泄漏流体经间隙流回压力面侧;间隙的存在导致吸力面进口及中、后部近下端壁压力上升,而压力面前缘附近压力下降,对比同一隔板位置,间隙高度每增加1%喉部高度,超声速膨胀器隔板载荷系数最高下降2.6%;端壁损失和斜激波损失降低,但产生了泄漏损失,三维流道内总的流动损失增加,膨胀器效率降低,本文研究范围内效率最多下降8.8%;马蹄涡、泄漏涡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顶部区域的主要涡系结构;前缘附近气流经间隙流到吸力面侧和尾缘附近泄漏流体越过间隙重新流回压力面侧是间隙内气流的主要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13.
由于EJⅡ-100型杠杆式力标准机测力工作台的结构特点,以及长期频繁的使用造成力标准机测力工作台系统各部件的磨损,导致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加大和部件的定位偏差,因此影响了力标准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在某型飞机使用的阀中采用了缝隙间隙密封,依据计算、设计和试验阐述了泄漏量与压力、间隙尺寸、粘度及材质的关系。当间隙尺寸确定时,粘度越大,压力越小,材质越硬,则泄漏量越小,即阀在采用缝隙间隙密封时,泄漏量与工作介质的种类有关,每种工作介质粘度不同,泄漏量也不同,阀体材质越密,抗泄漏越好。因此,应尽量选择粘度系数大的介质和材质较密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短突扩扩压器与火焰筒匹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手段在前置扩压器的结构和进口马赫数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内、外环突扩角和相对突扩间隙,研究总压损失和静压恢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参数范围内,存在有最佳的内外环突扩角的组合(βi=40~45°,βo=45~50°)及相应的相对突扩间隙(δ=1.8),使得总压损失系数σ*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16.
一、标准名称根据1973年“基础标准讨论会”意见,将HBO—40—69中的铆钉孔和开口销孔两项内容取消,仅留下螺栓孔一项内容。考虑到这项标准对螺钉和螺桩同样适用,因此将标准名称改为:《螺栓、螺钉和螺桩用的通孔尺寸》。修订后的标准编号为HBO—40—75。二、标准用途原标准中未作说明。修改后的标准作了规定:适用于带有安装间隙、其杆部具有下列三种情况的普通螺栓、螺钉和螺桩:1.杆部公称尺寸等于螺纹外径,公差按d_7;2.杆部尺寸等于螺纹外径。3.杆部尺寸等于滚制螺纹前毛坯直径;此外,对于杆部具有其它尺寸和公差的螺栓、螺钉和螺桩,连接时如有安装间隙,也可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间隙高度超声速膨胀器的流场和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间隙高度显著影响三维流道内的局部流动特性和超声速膨胀器的整体性能,随间隙高度增加,气流最高相对马赫数降低,高速区范围逐步缩小;泄漏涡增强,尺度变大,横向和径向运动明显,泄漏损失增加,但激波及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的损失降低;超声速膨胀器的膨胀比先增大后减小,等熵绝热效率持续降低.下端壁、吸力面附近低能流体之间以及与壁面的摩擦损失和间隙泄漏损失是有间隙超声速膨胀器三维流道内损失的主要来源,超声速膨胀器的间隙高度宜在0.9%h0~1.5%h0之间选取.   相似文献   

18.
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六级高压压气机,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高压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叶尖间隙在0.0 mm、0.1 mm、0.2 mm、0.3 mm、0.4 mm、0.5 mm时,高压压气机内部流场的变化,以及总参数(流量、压比、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转子叶尖间隙的增大,间隙内流动的能量增加,效率明显下降,流量也随之下降.本研究可为压气机叶尖间隙控制及全三维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飞机的制造装配中,结构之间会有一定的装配间隙,结构的装配间隙会产生装配应力,会与结构的使用载荷下产生的应力叠加,对结构疲劳寿命产生影响。为了分析装配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工程计算分析方法,以设计中允许的型材连接的下陷间隙为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本方法对大型机加件的缘条和筋条的裂纹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排除了单纯由于装配间隙而产生的装配应力所带来的疲劳问题,结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特性,给出了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汽车造型的不同处理方法、发动机安放位置、离地间隙、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对轿车气动性能产生影响。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汽车造型的不同处理方法、发动机安放位置、离地间隙、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进行气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汽车造型的处理方法中以加车轮和加发动机舱对气动性能影响最大,发动机存在最佳的安放位置,不同的离地间隙对仿真结果影响很大,选择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要综合考虑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