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飞机持续适航文件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航空器投入使用后,其使用和维修需通过持续适航文件来保证。通过对适航规章以及相关专业的分析和研究,从技术出版物体系出发,对支线飞机的持续适航文件进行初步的研究。主要介绍每本ICA的主要内容、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持续适航文件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民用运输类飞机结构修理适航要求,对国内外适航规章、程序及民机制造商制定的修理手册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适航规章对修理的定义和分类要求,以及民机制造商对结构修理种类的划分方法。对比分析了国际主要民航局及民机制造商对超出持续适航文件的结构修理的审批方式。针对国内缺乏结构重要修理和一般修理分类标准的问题,制定了重要修理的判断标准,保证了超出持续适航文件的结构修理分类的准确性和审批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3.
DA42NG飞机为EASA体系下的飞机,其维修体系和适航性文件相对于FAA体系飞机不够完善,存在许多不足,为加强该机型的维修技术管理,保证飞机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飞机的持续适航,需要对该机型的维修技术和适航性文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飞机燃油箱系统的点火源防护设计是保证飞机安全和适航取证的关键技术之一,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参考相关FAA咨询通告,对25.981条款(102修正案)进行逐条解析,归纳出燃油箱点火源防护的符合性分析思路、防护要求及设计指南,并总结出相应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其中针对点火源防护的持续适航要求,归纳出编制持续适航文件的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调整和优化客户化维修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修方案是航空公司依据飞机制造厂该机型的维修计划文件(MPD)制定的飞机定期维修任务的文件,它是确保飞机的固有安全性和固有可靠性水平的方法,同时也是保证飞机持续适航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架大型飞机上可能安装有上百种 设备,要想让航空公司确保其飞机在整个营运过程中所有设备必须时刻都能正常运转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那么航空公司用什么措施来保证万一飞机上的某个设备发生故障,飞机仍可以继续安全飞行而不造成航班延误呢?这就要靠本文所要介绍的最低设备清单(MEL)和主最低设备清单(MMEL)这两份持续适航文件了,这也是适航当局所要控制的最重要的两份持续适航文件。 最低设备清单和主最低设备清单是为了允许一架飞机在某种情况下携带有故障的设备继续营运而制定的。其原因是适航部门已经发现对于某…  相似文献   

7.
适航文件管理是机务维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整个飞机维修工作的源头,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飞机的适航。本文介绍了适航文件的管控流程,以任务驱动的设计思路开发了适航文件管理系统。该系统在架构上充分考虑了集团化,用统一代码实现了多营运人适航文件从评估到执行监控的闭环管理,能降低工作差错的发生率,保障飞机适航。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无损检测对保证飞机持续适航的重要性,讨论了飞机持续适航过程中与飞机制造过程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民用飞机主制造商在飞机交付运营前需建立持续适航体系并对体系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是适航规章的强制要求,以保证飞机和整个机队的持续运行安全。对持续适航体系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同时也是民用飞机主制造商自我完善持续适航体系,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现阶段,国内的持续适航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关要求和准则也在逐步完善中。针对持续适航体系的有效性评估大多只采用定性的评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难以保证。通过持续适航体系有效性内涵及其表现特征的分析,将体系运行有效性划分为层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特征矩阵计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一致性检验加以验证,为飞机主制造商的持续适航体系有效性评估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用飞机结冰适航验证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伟  李先哲  宋展 《航空学报》2016,37(1):335-350
民用飞机为获得在结冰环境中的运营许可,必须按照适航当局发布的有关结冰适航条款进行结冰适航验证。与大型运输类飞机相比,通用飞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面临更加严重的结冰问题和更加苛刻的结冰适航验证要求。主要以美国FAA发布的相关结冰适航文件为基础,结合国际上最新的飞机结冰研究成果,并以某通用飞机结冰适航验证的实际工程过程为例,论述通用飞机结冰适航验证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现状、要求及发展趋势。通过论述可知,当前通用飞机的结冰适航验证需要采用多种适航验证技术的有机组合才能完成,结冰问题已经成为飞机总体气动设计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基于S1000D标准的飞机技术出版物结构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机技术出版物结构化可实现技术出版物内容基于公共数据源的编写、管理和发布,能有效提高技术出版物的编制效率和质量。基于 S1000D 标准提出 MA700 飞机技术出版物结构化设计思路,给出结构化方法的总体流程,探讨每一步结构化方法的实现要素,重点进行结构化标准选择、技术出版物业务规则制定说明,并给出相应实例和 DMRL 制定原则。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结构化流程和方法能够用于指导 MA700 飞机技术出版物结构化,提高 MA700 飞机技术出版物的易用性、可读性,有利于 MA700 飞机技术出版物的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为基于 S1000D 的 MA700 飞机交互式电子技术出版物系统的构建和发布提供业务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戴红霞 《飞机设计》2010,30(1):77-80
我公司航空产品型号多,技术难度大,各型号系列飞机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技术质量问题比较多;各机型的研制周期短、工作量大、任务集中,有的型号即使是同一研制阶段,其技术状态也不完全相同,技术文件管理起来很复杂。技术文件管理工作在航空制造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给顾客提供满意产品,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为避免因技术文件管理不善影响飞机的研制工作。针对公司目前在技术文件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措施,组织公司所有技术科室和各生产单位工艺室,对技术文件进行清理、完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按照实施计划,逐步实现技术文件的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用飞机研制工作起步较晚,在研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影响了项目研制进度。如何精准高效地解决技术问题,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选取最优的技术方案,是保证民用飞机研制进度乃至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民用飞机技术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运用项目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民用飞机研制的特点以及前期民用飞机研制技术管理相关工作经验,对民用飞机技术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技术方案评估矩阵的方法,对技术方案本身及利益攸关方进行全面的评估,总结出一套民用飞机技术决策方法,以期对后续民用飞机技术决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Joint STARS phased array radar system is capable of performing long range airborne surveillance and was used during the Persian Gulf war on two E8-A aircraft to fly many around-the-clock missions to monitor the Kuwait and Iraq battlefield from a safe distance behind the front lines. This paper is a follow-on to previous publications on the subject of the Joint STARS antenna and deals mainly with mission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aspects not previously covered. Radar data of troop movements and armament installations are presented, a brief review of the antenna design is given, followed by technical discussions concerning the three-port interferometry, gain and sidelobe design approach, cost control, range test implementation and future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6.
模块化设计能够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的性能,可拆卸设计将绿色设计思想拓展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模块化设计方法和可拆卸设计的思想,提出了可拆卸设计的模块化准则,以可拆卸度、内部聚合度、外部耦合度为优化目标进行模块划分。针对免疫克隆算法在模块划分问题上,最优Pareto解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改进了一种免疫克隆算法(immune clonal algorithm,ICA),该算法通过删除非支配抗体中较为拥挤的抗体,得到了分布均匀的Pareto解集。利用该算法进行模块划分,得到了模块划分的优化结果,该方法以模块划分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了模块零部件之间可拆卸性的复杂程度,最后以飞机起落架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管宇  陈亮  曹奇凯 《航空学报》2021,42(8):525782-525782
为深度挖掘老龄飞机的寿命潜力,提出并应用了基于增量考核的飞机延寿方法。以寿命增量考核为主线,围绕定基点、再更新、获增量展开。通过将体现飞机使用严重程度的当量飞行小时作为延寿基点,科学处理了老龄飞机已消耗寿命。开展4种不同状态到寿飞机的深度拆毁与损伤评估,全面掌握机体疲劳关键薄弱部位,确立机体结构修理基点。建立以疲劳薄弱部位耐久性修理为核心、关键部位新型增材修复、隐蔽区域高精度损伤检测为支撑的规范性飞机延寿大修技术体系。以较小的重量代价,大幅改善了机体结构原有疲劳品质,实现对累积损伤"清零"与结构状态"统一",消除所有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与故障,实现了对机体结构的"再更新"。进而通过全尺寸疲劳试验系统验证更新飞机的寿命增量,形成了完整的飞机结构修理与延寿相结合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维修性设计是民用飞机研制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之一,维修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用飞机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我国民用飞机维修性设计工作起步较晚,缺少系统的正向方法和技术指导资料。将系统工程实践应用于民用飞机设计过程中,进行正向设计,可以尽可能减少设计工作量,减少返工。将利益攸关方的维修性需求落实到系统设备的维修性设计中,对于民用飞机的维修性设计至关重要。以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舱的维修性设计为例,通过需求识别,以需求权重为基础计算得到维修性设计要求的相对重要度。再用关联矩阵法将维修性设计要求落实到民用飞机系统设备的设计上。该方法采用正向设计,为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且易于维修的民用飞机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定量研究我国民用飞机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从安全性、经济性与舒适性三方面出发,构建民用支线飞机技术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以各个时期世界典型支线飞机数据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建立支线飞机技术水平的测度模型。以我国典型支线飞机性能数据为基础,根据此测度模型,对我国民用支线飞机技术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用支线飞机Y7-100的综合技术水平落后同期世界先进水平10.22年,ARJ21-700落后7.83年;我国民用飞机技术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与世界支线飞机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