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际上一般把质量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称作为小卫星,把发射它们的、起飞质量百余吨以下的运载火箭称作为小卫星运载火箭。从1957年10月到1997年12月,全世界共进行3844次成功的空间发射,入  相似文献   

2.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8,15(1):48-53,61
论述日本大型运载火箭H-ⅡA及小型运载火箭J-Ⅰ在2000年前后的发展计划。该计划将H-ⅡA发展成为H-ⅡA系列,作为支撑日本未来开发宇宙空间能动性的国家级运载系统。同时,为适应小卫星的发射需求,将J-I火箭发展成为能发射1t以下卫星的小型运载系列。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1996,(9):29-30
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总览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自此,中国迈入了世界航天国家的行列。到1996年7月止,中国已发射了37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10颗,返回型遥感卫星1...  相似文献   

4.
周威 《中国航天》2005,(1):13-14
在前苏联发射第一枚卫星号运载火箭之后.前苏联军事部门和科研部门均有兴趣开发一种比R-7火箭小一些的运载火箭,用来发射半实验用的科学卫星。经过研究,有关部门决定以R-12弹道导弹为基础来研制这种小型卫星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太阳神侦察卫星计划张万增法国的第一代军事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Helios)卫星将于1994年5月发射并投入使用。太阳神卫星重2500公斤,将由欧空局的阿里安-40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1977年法国国防部曾提出过萨姆罗(S...  相似文献   

6.
孙广勃 《中国航天》1994,(11):18-18,22
德研究采用俄小型火箭发射卫星德国航天局已拨出经费,对使用俄罗斯提议中的波拉克(Burlak)空射型运载火箭向低地轨道发射重量在1.正吨以下的卫星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一举动反映了目前世界上的小卫星热和小型运载火箭热。如能获准开始研制,波拉克将成为美国轨道...  相似文献   

7.
双月 《中国航天》1994,(6):18-19
一九九三年发射的卫星轨道参数本文用表格形式列出了世界各国在1993年内发射的卫星的轨道参数,主要包括:卫星名称、发射日期、运载火箭的名称,卫星运行轨道近地点与远地点的高度、轨道倾角及周期的参数。表中所列参数均引自《空间飞行》月刊1993年4月~199...  相似文献   

8.
纳米卫星的概念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卫星的由来在航天发展史上,由于受运载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早期研制的卫星都采用小卫星方案,其重量只有几十公斤。70年代末,由于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和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提高,大型多功能卫星开始出现,卫星体积不断增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成本不断攀升,风险逐渐增加。如一枚大力神/半人马座运载火箭连同所发射的侦察卫星价值可达10.5亿美元以’上,一旦发射失败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航天界又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小卫星。198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实施了全球低轨道信息中继(GLOMR)计划,在一年…  相似文献   

9.
刘淮宇 《航天》2012,(5):9-9
3月31日傍晚,中国成功用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把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七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作为卫星的用户方,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卫星)自1992年正式运营以来,通过多次成功合作,推动了长征火箭以自信从容的姿态走上备受瞩目的国际商业发射舞台并崭露头角。而此次发射也是长征火箭第6次为亚太卫星实施卫星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10.
《航天电子对抗》2008,(3):39-39
据美国军事网2008年4月28日报道,美国陆军计划发射一个卫星星座,其中8颗小型通信卫星将于9个月内发射升空。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陆军首次提出发射卫星星座的计划。首批升空的8颗小型卫星将由“半人马座”(Minotaur)火箭或“猎鹰”(Falcon)运载火箭发射。卫星星座形成以后,将在全球少数美军军用卫星无法稳定覆盖的地域——如非洲,为旅以下陆军作战单元提供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1.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我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发射亚洲一号卫星获得圆满成功。从这个时间算起,追溯到1985年10月,共历经5年。1985年10月,原航天工业部部长李绪鄂代表中国政府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长征系列的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正式投放国际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这个消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它是中国航天工业对外改革开放、“请进来、走出去”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航天技术从50年代创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3,(11):9-9
本刊讯北京时间11月3日15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我国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进行的第三次航天发射。此前,我国于10月15日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10月21日成功发射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和中国创新1号小卫星。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这样高密度的航天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从未有过。这表明我国航天发射水平与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研制能力日益增强。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  相似文献   

13.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2):47-47
国际发射暇务公司的宇宙神5/521运载火箭2004年12月1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洛马商业航天公司为SES美洲通信公司制造的AMC-16(GE-16)通信卫星。该卫星重4.2吨,采用A2100AX公用舱。△欧洲阿里安5G 运载火箭2004年12月18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法国的太阳神2A军事侦察卫星及6颗小卫星。这6颗小卫星分别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为法国武器装备总署研制的重125公斤的高层大气物理卫星“结合激光雷达观测的大气科学反射率极化与各向异性”(PARASOL),  相似文献   

14.
雨水 《航天》2011,(6):64-64,F0003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7次飞行,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7,(10):5-6
今天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把9月21日确定为质量日以来,迎来的第三个质量日。在今年已经过去的8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型号科研生产试验中,取得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的开门红,实现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00次发射的历史性突破。近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0,(9):3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9月1日上午11时2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箭长约45米,起飞质量250吨,是在长征四号甲型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的。这次发射为这种型号火箭第3次成功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2次飞行,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20次发射成功。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去年成功发射的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后又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 火…  相似文献   

17.
令飞 《航天员》2012,(6):63-65
2012年9月9日上午9时53分,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21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约18分钟后,PSLV—C21分别将一颗720千克的法国遥感卫星和一颗15千克的日本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印度完成了第100次航天发射任务。自1975年以来,印度共发射了37枚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ge163颗国产卫星。  相似文献   

18.
20年风雨征程,20年岁月如歌; 17次征战天疆,17次铸就辉煌。 屈指算来,由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首发于1988年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星起,到2008年底第17枚火箭发射遥感卫星五号获得圆满成功,其间历时整整20年。漫长的20年,完美的17次发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做到了首发成功、发发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1999,(7):21-22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4月27日用一枚雅典娜2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高分辨率的商业遥感卫星,但因整流罩分离出现问题,卫星未能进入轨道,发射以失败而告终。这次失败将使雅典娜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前景更加暗淡。通过对遥测和飞行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发射短讯     
<正>遥感卫星19号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报2013年11月22日报道,11月20日,长征4C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19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4次发射。遥感卫星19号和长征4C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试验五号卫星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报2013年11月27日报道,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