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尔 《飞碟探索》2010,(11):30-30
1976年4月9日14时,裕仁田中看到一个中间为拱形的黑色圆形飞行物。那时飞行物正低空飞过他邻居屋顶上空。  相似文献   

2.
模拟开关电路潜在电路分析软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比较了几种潜在电路分析的路径搜索算法,提出了适用于模拟开关电路的潜在电路分析软件算法,并成功应用于反电流形、电源拱形、接地拱形3种潜在电路拓扑模式的识别和搜索.用以此算法为基础编制的分析软件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30°预旋进气旋转盘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实验的方法对具有30°预旋进气的旋转盘附近冷气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静 盘表面压力、转盘表面温度、局部努赛尔特数的分布及平均努赛尔特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静 止盘罩表面的压力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增加,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转盘表面的局部努赛尔特 数在r<0.7R的区域基本不变, r>0.7R的区域里, 局部努赛尔特数随r的增加而增大.该预旋 角情况下,进气雷诺数对盘面平均努赛尔特数的影响大于旋转雷诺数.  相似文献   

4.
实际发动机涡轮盘腔结构中的冷气进入叶片的冷却通道被简化为旋转盘上离散的通孔,冷气从静盘的中心流入,然后从这些通孔和转静盘间隙流出.针对这样的转静系统进行换热实验,得到了旋转盘表面的平均换热系数和转盘上通孔内平均换热系数.分析了转速、冷却气体流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无量纲经验关系式.结果显示进气流量系数和旋转雷诺数的增加将导致盘面平均努塞尔数和通孔内表面的平均努塞尔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高位垂直进气旋转盘非稳态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验的方法对高位垂直进气的转静系旋转盘在非稳态情况下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冷气流量系数和旋转雷诺数的变化对盘面温度和平均努塞尔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冷气流量的改变对盘面的换热影响非常明显,盘面各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相同的;旋转雷诺数增加使盘面平均努塞尔数增大,旋转雷诺数变化的方式导致盘缘区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与中心区域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3种转角下旋转U形方通道的局部换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旋转数为0~0.26内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转角对旋转U形方截面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3种通道转角分别为0°,22.5°,45°.通道转角的变化引起了通道内哥氏力二次流的变化,继而导致通道各表面换热的变化.结果表明:随通道转角的增大,前缘与后缘之间努塞尔数的差异减小,而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努塞尔数差异增大;在低旋转数下,转角的变化对U形通道换热的影响较小,但高旋转数下,转角的变化对U形通道换热的影响变得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了垂直平壁封闭空腔中自然对流的速度和温度分布。在对局部和平均换热系数分析的基础上,整理了瑞利数Ra._L和高宽比H/L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宽比为3~20范围内对平均努赛数(?)u._L有着明显的影响。计算数据与已有的经验公式作了比较,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头部形状单孔位微吹气扰动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临界流动范围内,对具有不同头部形状的尖拱形细长旋成体在无侧滑大迎角下进行单孔位微吹气扰动控制实验.通过对物面压力分布、截面侧向力分布和以前细长旋成体结果的对比和分析,发现单孔位微吹气扰动对于细长旋成体横侧向控制作用在于模型头部背风侧非对称二涡结构对扰动的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单孔位微吹气扰动这一大迎角非对称控制手段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控制能力的大小则由该头部形状的初始状态决定.  相似文献   

9.
据1986年2月15日法国《航空与宇宙》周刊报道,瑞典里姆塔克-蒂伯拉格特航宇公司副经理阿恩格达阿尔德不久宣布了,将用一枚中国长征2火箭发射一颗瑞典“邮政星”(Mailstar),发射费只有四百万美元(约三千万法郎)。1985年10月中国与瑞典签订了发射瑞典卫星的合同议定书。  相似文献   

10.
正这张最高分辨率的小行星贝努表面的全球地图,由2155张冥王号在2019年3月7日至4月19日之间拍摄的图像拼贴而成,图像涵盖贝努小行星表面3~5千米范围内的区域"冥王"已经觊觎"不死鸟"很久了。现在,它终于抓住机会亲吻了它。这是不久前发生在距离地球大约3亿千米外的太空中的真实一幕。与神话故事不同的是,这位"冥王"是一枚探测器,而"不死鸟"是一颗小行星。  相似文献   

11.
拱形法中收发天线杂散耦合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 1~ 5GHz频段 ,从收发天线之间的杂散耦合分析入手 ,对射频吸波材料拱形法测试系统的具体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按照电磁波入射角和极化方式的差异 ,测量具体吸波材料在不同距离上反射系数的起伏 ,探讨了该系统测量误差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1986年2月4日AR4711拱形双带黑子暗条系激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86-02-04AR47ll由观测所确定的物理参数和特征值,采用电动力学方法数值计算该活动区中两个拱形黑子暗条在大耀斑爆发前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以旋涡黑子为标志的光球物质旋转运动和以暗条下方磁力线强剪切为特征的剪切运动引起暗条电流增加和背景磁场变化,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导致暗条向上运动,大耀斑爆发前暗条的上升速度达26km/S;(2)背景场位形对暗条整体动力学行为有很大影响,AR47ll在7×104km高度范围内场强随高度似乎按指数规律衰减.   相似文献   

13.
法国波尔多总商会和波尔多·阿克太努航宇协会得到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欧空局(ESA)、法国航空宇宙工业会(GI—FAS)等的援助,从1986年12月2日至5日在波尔多第一次开办了航空航天技术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4.
宽高比对微小通道空气流动换热特性影响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不同宽高比微小矩形通道内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微小矩形通道宽0.4mm,宽高比分别为2/5、1/2、2/3和1.实验以空气作为工质.流动雷诺数Re范围是200~1600.实验结果表明:宽高比对微小矩形通道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不可忽略.微小矩形通道摩擦因子随着Re增大而减小,泊肃叶数Po随着Re增大而增大,二者随着宽高比增大同时减小;努塞尔数Nu随着Re增大而增大,随着宽高比增大而减小.针对宽高比对微小矩形通道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拟合了相应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生,需要理由吗?死,可以避免吗?不知生,焉知死;不临死,怎怜生?人不能旁观自身的降生,一般说来一生一世也只能有幸或不幸送别一两个亲人;作家在作品中时常描写死亡,却很少亲眼目睹;医生与护士经常见证死亡,却很少用文字记录下来。舍温·B.努兰的《如何死亡》(中译名《死亡的脸》)  相似文献   

16.
两种层板性能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的141型层板,提出了一种增加50%数量扰流柱的设计,即161型层板.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两种类型层板在流阻和换热方面的差别.换热实验部分采用了辐射式加热设备,测量了层板上下表面平均壁温,以及冷气进、出口截面间的焓差,得到了相应进气雷诺数下的层板体积换热努塞尔数.发现161模型流阻降低20%,换热增强5%.对一些实验工况,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进行了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在趋势上与实验一致,在数值上,流阻和换热与实验结果分别相差5%和30%.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并比较了两种模型在流场和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分布方面的细节差别.   相似文献   

17.
针对登月着陆器下降过程中扬起的月壤颗粒与羽流场的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月壤颗粒在羽流场中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讨论了月壤颗粒受到的曳力、升力和重力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通过量级分析对这三种力进行计算,分析了影响月壤颗粒运动及空间分布的主要作用力.通过对惯性修正因数f_I、表面滑移修正因数f_C和周围颗粒影响修正因数f_F相关颗粒雷诺数、克努森数及孔隙率在羽流场中的分布进行计算,讨论了三种修正因数对月壤颗粒速度以及空间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f_I和f_F修正使得月壤颗粒纵向速度及扬起月壤颗粒的最高高度略有减小,而f_C修正对这两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劫持初体验     
劫持的开始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们突然进入UFO,会有什么样的印象呢?据被劫持者的证言,一位女性正准备在自己房间里入睡。她上床看书,然后熄灯,迷迷糊糊地进入了睡眠。半夜里,她翻身仰面躺着时突然醒了,觉得房间中有一个闪烁的亮光。那个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2月5~7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了“国际火星讨论会”,会上苏联科学院航天科学研究所(IKI)所长L.莫亨、美航宇局(NASA)艾姆斯研究所的B.哈伯利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研究所教授J.努森分别代表苏联、美国、欧空局(ESA)公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的新构思与做法说明。苏联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马尔斯霍德 (MARSKHOD)94漫游者车在苏联计划1994年发射的火星94(MAR-94)上,将载有MARSKHOD94,以取代原来观测气球、摄像机及绕火星运行的卫星  相似文献   

20.
预估Fuzzy-PID在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加热常作为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置于被调节房间风道入口处,微调加热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为此提出一种电加热温度控制方法,采用预估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通过对加热功率的调节进行闭环控制,实现控制点温度的稳定控制.新的控制算法结合了smith预估控制、Fuzzy和PID控制器的优点.在MATLAB环境中仿真预估Fuzzy-PID控制中央空调末端电加热,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提高温度稳定性并降低能耗,控制精度达到±0.1℃.该控制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含有电加热元件的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