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行伺服系统的刚度试验,获得了舵面操纵系统的刚度;依据试验数据构建了舵机伺服系统及舵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计算;结合固有频率计算结果,利用偶极子网格空气动力模型,进行舵面及操纵系统颤振计算。计算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舵机及其操纵系统的颤振速度有所提高,颤振频率均为337Hz左右,颤振速度为500m/s左右。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考虑结构刚度以及舵面绕转轴转动惯量的液压伺服作动系统数学模型,以某型机为例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飞机舵面液压伺服作动系统性能及结构刚度、舵面绕转轴转动惯量等结构参数对作动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液压伺服作动系统的液压固有频率与飞机舵面的固有频率共同构成了整个系统的谐振频率,若两者频率设计不合理将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操纵面颤振是制约飞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对颤振设计而言,需要从总体布局、结构刚度、惯性特性等方面入手,综合权衡各种因素。针对某机翼及舵面,建立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在分析机翼及舵面固有特性与不可压流假设颤振特性基础上,研究带后缘舵面驼峰型颤振与经典弯扭颤振的转换规律,包括操纵刚度、舵面刚度、舵面质量分布等关键因素,总结了设计要素对舵面型颤振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颤振模型数值计算与风洞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取颤振设计参数的有效性,可以作为机翼带舵面颤振设计的重点要素。  相似文献   

4.
民用FBW系统飞机提高舵面抗振性的主要措施有:操纵舵面质量平衡法;利用作动器阻抗,包括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改善作动系统阻尼特性;气动平衡法;主动颤振抑制(闭环控制).民机作动系统设计中一般从以上4个方向同时着手,提高作动系统抗振性.从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着手,研究了某型飞机法兰式安装下等效刚度计算方法,得出了副翼作动系统自然频率范围.计算结果表明,主机所与供应商共同确定的静态刚度参数满足作动系统颤振抑制的最小自然频率要求,供应商可采用这些参数进入作动器静态刚度详细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5.
唐晓峰  何振威  常洪振  史晓鸣  潘强  唐国安 《航空学报》2019,40(6):222617-222617
对在大气层内及临近空间内长时间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其舵面的模态特性比固支的翼面更加复杂,除了与舵面自身的弹性模量及内部热应力有关外,还受到根部支撑刚度的较大影响,并且支撑刚度还将受到温度的影响。以轴承机构支撑的舵面为对象,考虑温度对支撑刚度的影响,建立了非固支的全动舵面支撑边界条件。通过设计舵面受热相同、支撑部位受热不同的加热工况,辨识出了连接面两侧温升对舵面支撑刚度的线性影响规律,并验证了辨识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舵面受热相同情况下,降低支撑部位的温升,可以有效减少舵面模态频率受气动加热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供安装此类舵面的飞行器防热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飞机操纵面操纵系统刚度进行了分析,从满足气动弹性需求的角度给出了作动器动刚度和阻尼要求的确定方法。以某支线飞机升降舵操纵系统为例,给出了操纵系统刚度和阻尼要求;针对方向舵操纵面旋转频率过低问题,提出了方向舵作动器布置下移与实肋对接的更改建议。经分析,更改后的方向舵作动器布置能够满足气动弹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赫兹接触与Greenwood-Williamson(G-W)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带系数的接触刚度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实验的结合面接触刚度计算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获得1阶固有频率与接触刚度系数的关系曲线,结合1阶固有频率的实验结果确定接触刚度系数,进而确定接触刚度公式.应用所得公式仿真计算不同几何模型、不同离心力下系统的1阶固有频率以及激振力作用下系统的振动响应,并与实验数据对比,1阶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为1.73%,振动响应的最大误差为9.5%,结果吻合,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同时研究了结合面干摩擦阻尼对系统的减振效果,结果显示在1阶固有频率附近,干摩擦阻尼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态综合法的含间隙折叠舵面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马志赛  张欣  刘艳  丁千 《航空学报》2020,41(5):223507-223507
基于模态综合法对含间隙折叠舵面的非线性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折叠舵面的结构特性建立含铰链连接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双协调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对折叠舵面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降阶。其次对不含间隙的折叠舵面进行扫频和模态实验,检验有限元模型及其降阶动力学模型的精度,并基于模型修正得到铰链的等效线性连接刚度。最后将等效线性连接刚度和间隙值进行组合,得到不同间隙下铰链的非线性连接刚度,完成含间隙折叠舵面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基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含间隙折叠舵面进行数值扫频,计算结果与实验扫频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精度及其在含间隙折叠舵面非线性动态特性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以一种高机动飞翼布局为背景,建立全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飞机的真实结构,并与空气动力模型耦合插值,进行气动弹性的仿真分析。针对此翼面上有升降舵的多舵面布局,建立了俯仰运动下不同于翼面上只有副翼的动力学模型。主要研究了在舵面连接的局部建模中,因连接方式不同导致舵面支撑刚度和操纵刚度的不一致而对舵面操纵效率造成的影响。根据舵面悬挂点与摇臂操纵形式的不同,提出了四种连接方式的局部模型。通过相应的四个模型在同一飞行状态下的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总结出了舵面连接方式建模的变化规律,得出的结论为类似飞机的舵面连接及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机动弹头气动舵面布局概念,将气动舵面与一个可旋转的圆盘基座紧密固连,通过圆盘基座的整体旋转实现舵面的偏转。这种设计完全避免了舵轴附近的缝隙加热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舵轴;舵面与旋转圆盘基座固化为一体,也直接导致了连接强度和刚度的极大提高。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计算评估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机动弹头气动舵面布局理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讨论一般情况下样本值为正的条件下的AR模型的稳定性,推导出模型的平稳性条件,从稳定性这个角度推出其与平稳性之间的一般关系,进而推广得到其他模型的平稳性条件。  相似文献   

12.
商佳尚 《航空计测技术》2009,29(4):12-16,21
差值法与比值法对不同测量系统的误差修正效果不一样。本文将两种方法的比较用一个比值来描述,并用推得的公式进行量化表示。在进一步的应用研究中,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相互印证,同时得到许多有益的结论,有助于全面掌握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从而灵活选择各种修正方法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和事故三角模型,并通过对比和借鉴一般作业风险评价方法(LEC法)的有关内容,对能量跟踪与屏障分析方法(ETBA法)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尝试应用其来量化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PHA法)分析的结果,这样可以使得PHA分析结果具备伞面与重点兼顾、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效果,并且使危险等级的划分更加明确,使其能为进一步的危险分析及建设项目的设计、整改工作提供更为切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产各型飞机舱盖玻璃所用的材料并进行了性能比较;介绍了飞机舱盖玻璃的主要故障模式并分别给予了故障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飞机舱盖玻璃的抗故障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清代前期的统一,我们既要看到它的深远影响,也应指出其严重失误。诸如排斥汉族将帅参与边疆事务,在边疆某些地区滥施淫威,对蒙古及黄教政策的消极影响,虚边政策的危害,闭关自守政策的恶果等等,结果很快从“盛世”坠入“衰世”,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到清末时已是不可救药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低碳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站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道德制高点上,积极倡导和推动全球低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坚持继续遵守相关公约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谋求适度的低碳发展.中国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响应低碳发展理念.低碳发展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更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带宽增加和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网络受到频繁的攻击,这种攻击采用了结合病毒、蠕虫、后门等多种方式,本文详细分析了蠕虫病毒及木马、黑客对网络的侵入和威胁,提出了安全防御措施,并阐述了利用Windows2003提供的防火墙为网络构筑安全防线的方法,Internet连接防火墙可以有效地栏截对Windows2003服务器的非法入侵,防止非法远程主机对服务器的扫描,提高Windows2003服务器的安全性,如果在用Windows2003构造的虚拟路由器上启用此防火墙功能,能够对整个内部网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风洞设计中,普遍采用孔板、金属网等构件进行整流。但孔板流动很复杂,一般只能依据经验并开展引导性试验进行设计与优化。随着CFD技术的发展,风洞设计自然也希望能利用CFD技术,但孔板等复杂构件的流动对此造成很大挑战。通过忽略孔板大量微小开孔中的流动细节,仅考虑多孔板的宏观效应,建立了一种反映多孔板宏观效应的CFD计算边界条件模型,极大缩减了计算规模,并结合2m×2m超声速风洞引导性试验进行了初步计算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国际普遍应用的报价模式。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 ,能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 ,有利于推进企业尽快建立起完善、合理的企业定额。企业定额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的个别成本 ,是落实“合理低标中标、并且不低于成本价”的关键。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促进企业定额的建立 ,是我国建筑企业综合能力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