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林林森 《飞碟探索》2010,(12):12-13
<正>追溯洪水来源我们根据古代记载与传说,追寻洪水来源,看到当时的几种事态要点:一是在天上暴降大水的同时还有许多燃烧发红的山体、岩层伴随而下,这就不能把天上泄水视为正常自然降雨了;二是在降水停止后,空中出现了人们从未见过的月亮,它与特大洪水和山体、岩层降落事件前后密切相连。另外,洪水和降落物是突然包围地球的,使地球全部黑暗下来,此种天象变化实在绝无仅有。这一切一切灾象皆可说明大洪水之灾必当来自地外。  相似文献   

2.
正火星探测(上)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距离地球轨道第二近的行星。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都与地球相近。大约每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的火星冲日,是将探测器送往火星的绝佳时机,此时地火距离通常只有不到1亿公里,而在火星大冲时,这一距离甚至只有5500万公里。迄今为止,人类发往火星的探测器数量超过40个,是除了月球之外人类探测最多的太阳系天体。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讲述了2050年的火星故事,当时地球正逐步走向毁灭,移民火星殖民是人类的惟一选择。正当移民们以为火星不会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其实火星已经有人居住了,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地衣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别强,它们改变了火星大气的成分,让火星能够适应地球移民生存。  相似文献   

4.
丁宇 《太空探索》2003,(10):37-37
今年8月27日是几万年来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天,两者相距不到5600万千米。最近,美国太空总署的一位学者给出了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的6000年时间里,火星距离地球最近10次纪录,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这10次记录 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几乎是每隔79年左右火星就会离地球最近一次,比如2003、1924、1845、1766年,以及1561、1482、1403年。这就用事实证明了天文学家所说的每隔79年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大冲的说法。事实上,从上表来看,也许284年这个时间段会 更精确一点,比如说1924年与1640年,1845年与1561年,1766年、1482年、1198年,以及1403年…  相似文献   

5.
地球的未来     
据数学计算证明:假如地球距离太阳再近5%的话,人类赖以生存的这颗蓝色星球在37亿年前就会变成类似金星那样炽热的天体,其温度足以使铅熔化;或者地球再远离太阳1%的距离,在17亿年前地球就会变成像火星那样冰冻的天体了,火星夜间温度通常在零下100℃左右。...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地球气温的普遍升高是由于大气层的“温室效应”所致。这说明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的生存至为重要。没有这样的温度,整个地球就会处于永久冰冻的状况。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陨石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引起降雨,从而影响大气层,改变地球的温度。陨石主要来自位于火星...  相似文献   

7.
摄动因素对火星环绕段轨道长期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未来火星探测需要,研究了摄动因素对火星环绕段轨道的长期影响。对各种摄动因子的数量级进行了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对比选取了起主导作用的摄动因子;建立了主要摄动因子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对比分析了火星和地球的相应摄动因素对各自环绕段轨道半长轴和偏心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非球形摄动对火星环绕段轨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长周期特征,而相应的地球环绕段短周期效应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质量分布不同造成火星非球形引力位中田谐项的系数基本都比地球的相应值大一个量级,因此在实际轨道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高阶项特别是高阶田谐项对环绕段轨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科学界披露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火星存在生命、地球并不孤独。火星生命痕迹是在地球南极找到的一块火星陨石上发现的。 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了对火星的探索。 1962年,苏联率先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火星1号”。探测器成功地飞离地球轨道,进入飞往火星的航程,但不久在飞行途中与飞行器失去通信联系,不知所终。  相似文献   

9.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2,(2):62-63
这张由美国航宇局“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地表最新照片中,从左上一直延伸到右下的沟纹状地貌,称为“霍姆斯特克”。它是一片迥异于周边地形的薄岩脉,和地球上的岩脉非常相像,让人一眼望去就能联想到这是洪水流过后的痕迹。事实可能确实如此。霍姆斯特克岩脉也富含钙与硫,就像地球上的矿泉岩石一样,为火星有水存在提供了最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虽然人类在50多年前就成功地进入太空,但载人火星任务的规模比以前的任何航天项目都要大。目前还没有火箭能够让携带宇航员和到达火星必需的所有供给与燃料的巨型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到达太空,可能需要用火箭分批将零件送入近地轨道,宇航员在太空中组装好航天器和给养再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11.
正在"洞察号"发射成功之际,有人可能会问:美国近期还有什么火星探测计划?恰好,就在不久前,美国宇航局宣布: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火星车——"火星2020"的建造取得重大进展,将会顺利赶上2020年7月的发射窗口。由于火星与地球在太阳系的相对关系,二者拥有一个780天的会合周期,也就意味着从地球探测火星的窗口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如果错过就要额外等待两年多。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发射前美国宇航局估计又将举办小学生作文大赛,为这部火星车征名,不知道会是哪位小朋友得到这个殊荣。  相似文献   

12.
梦圆时分     
人们都知道宇宙,它无边无际、奥妙无穷。有一次,我看到一本科幻小说,其中说道:他们在火星上发现了一条地下大暗河,人们可以在火星上生存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浮想联翩……我是一名常驻火星的航天员,负责地球与火星间的各种事物联系及对其它星球进行探测。有一天我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9日携带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进入低地球轨道(LEO),但原定于159min后探测器在轨发动机点火变轨未能实施,最终探测计划失败.俄罗斯航天局研究分析认为,事故最可能是由于宇宙线重离子轰击星载计算机存储器件,导致两台计算机重启所致.但是抗辐射专家对空间辐射粒子会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单粒子效应(SEE)导致LEO探测器失效的观点并不认同.本文根据俄罗斯航天局发布的受影响器件信息,通过实验和计算,分析了K6R4016V1D芯片在低地球轨道运行时可能遇到的空间辐射粒子诱发单粒子效应的频次,探讨了单粒子效应导致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如何飞往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两者的距离不断变化。根据计算,从地球飞往火星,最近的距离是5600万千米,最远的距离为3.2亿千米。从地球不能“直达”火星,从地球飞到火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波特 《太空探索》2012,(10):56-57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传回的火星地貌照片令人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里太像地球的一些荒漠地带了。如果人们从地表向地下再稍微深入一点儿,也许会再次涌起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火星也许具备一种地球上存在的东西——板块。水手谷:火星断层的大手笔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地球是太阳系唯一有板块构造的行星。所谓板块,说的是地球的岩石圈并非完整的石板一块,而是裂开形成了多块。地球上目前有7个大板块和几十个小板块,我国的主要领土就位于欧亚板块之上。尹安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行星地质学家,最近他分析了火星奥德赛飞船上的热辐射成像系统拍摄的卫星照片,  相似文献   

16.
火星变地球     
火星变地球是一个假设的过程,其中气候、表面及已知的火星特性会被人类和其他地球生命为了使其适合居住而进行有意改造,从而为在火星进行大面积安全和可持续的殖民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7.
在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后,才出现了生命。大约是在39亿年前,某些小行星曾经碰撞过月亮。研究者们以为,那是由于外层行星们的古怪行径,改变了它们的运行轨道,所以一些冰层覆盖的彗星从太阳系外边冲了进来。现在,美国塔克森市亚利桑纳大学的戴维·克林和诺克斯维市田纳西大学的巴巴拉·科恩宣称,他们已经掌握了来自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云状带“自觉有罪特遣队”陨星们的切实证据。尽管当时地球也处在天体大碰撞的前沿,但是,地球上还是没有那次碰撞遗留下来的陨星坑。因此,克林采取了另外一种研究方法,他注意研究由“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地…  相似文献   

18.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人类为什么钟情于火星?这是因为火星在物理、化学物质上最接近地球。在九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火星大概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一颗行星了。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不过它和太阳的距离要比地球平均远7800万千米,因此可以推断它比地球要寒冷些。火星赤道上的温度,白天可能在27℃左右,而夜间就可能下降到-72℃,年平均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9.
易白 《太空探索》2013,(6):36-37
在几十年之后,火星或许会迎来第一批地球来访者。从来没有到过火星的人类如何才能在火星上更好地生存下去?科学家正在展开大量的研究,以帮助人们未来顺利地移民火星,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在地球上寻找类似火星的环境进行模拟生存训练。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在犹他州一片沙漠中进行训练,为未来的火星探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灵龙 《太空探索》2007,(4):28-29
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讲述了2050年的火星故事,当时地球正逐步走向毁灭。移民火星殖民是人类的惟一选择。正当移民们以为火星不会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其实火星已经有人居住了,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