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梯度功能材料在第二边界条件下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所建立的数值方法对新研制的C/C/Al2O3炭陶梯度功能材料和C/C材料进行了比较,对具有不同组分分布曲线的梯度功能材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C/Al2O3炭陶梯度功能材料的绝热性能优于C/C材料,可通过改变C/C/Al2O3炭陶梯度功能材料的组分分布,优化其内部的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功能梯度材料(FGM)热物参数存在众多不同表征方法的现状,假设功能梯度平板材料热物参数沿厚度向呈同一任意函数形式变化,基于经典板理论和一阶剪切理论,用临界平衡法推导板的屈曲方程,用Navier法求解方程,给出功能梯度平板热屈曲临界温度的通用解析式。考虑其热物参数对温度的依赖性,通过迭代算法获得了四边简支的功能梯度平板在均匀受热时临界屈曲温度变化的封闭解。以常用的指数型功能梯度平板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平板几何尺寸对其临界屈曲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尺寸参数是影响临界温升的最主要因素,临界屈曲温度分别随其厚长比和长宽比增大而单调增大。研究扩大了均匀温度场中功能梯度平板热屈曲临界温度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维梯度功能材料层间力学模型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非均质耐热梯度功能材料(FGM)层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陶瓷-金属FGM的宏、细观结构分析,建立了基层间三维力学模型,导出了应力分析方程,本方法的确定不仅可以指导FGM的成分,组织和结构设计,而且还可以加速FGM实用比的进程通过典型的算例数值分析,表明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法的再入飞行器热流载荷反演方法.以一维结构为例验证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材料温变热物性参数和传感器测量误差对反演精度的影响;进而针对热防护结构和返回舱结构开展了热流载荷反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反演热防护结构和返回舱结构的热流载荷;考虑材料的温变热物性参数会使得反演过程存在非线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TiC—Ni梯度功能材料的燃烧合成与残余应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反应结合准热等静压技术(SHS/PHIP)制备了组织连续分布的TiC-Ni系梯度功能材料,产物的成份分析显示Ni元素沿厚度方向趋于连续过渡,改善了反应前的阶跃式分布。对TiC-Ni FGM在制备过程中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计算机有限元分析,并与TiC-Ni两层直接结合体进行了分析,发现FGM具有明显的热应力缓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先进高温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陶瓷、金属间化合物、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和梯度功能材料等先进高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评述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等几何分析的功能梯度Mindlin板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实现了沿着板面内方向梯度材料渐变与结构拓扑协同设计。基于等几何分析中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 NURBS)基函数,保证了板结构建模、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参数化统一。由于等几何方法基函数的高阶连续性、非负性、规范性等特点,建立了合理的设计变量与梯度材料相对密度的分布关系。为了克服Mindlin板仿真分析的数值闭锁问题,采用NURBS等几何分析单元的缩减积分策略。数值算例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获得了具有清晰细节特征的功能梯度板新型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相比于预先定义材料配比,该方法可以实现功能梯度材料属性与结构拓扑的协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李凯伦  张家忠 《宇航学报》2013,34(9):1177-1186
对高超声速环境中功能梯度薄板的热气动弹性问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考虑了沿板厚方向上非线性温度分布影响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精确的功能梯度薄板的热气弹耦合力学模型。采用Eckert参考温度法模拟气动加热效应,进而使用有限元方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薄板内部的热应力以及物性参数分布,并求解功能梯度材料薄板的控制方程,得到薄板在热应力-气动力-弹性力耦合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有限元的数值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处理该问题的复杂性,并且发现气动加热效应能够使薄板发生热屈曲或者提前进入振动状态,此外还发现当无量纲气动力位于某一“过渡区”内时,薄板行为对初值异常敏感。最后,建立的功能梯度薄板热气弹耦合模型以及相关数值求解方法,能够有效地研究高超声速环境中功能梯度材料薄板的振动行为,相关数值结果对功能梯度薄板的热气弹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有限元法对花瓣铺层C/C喷管扩张段外缠绝热层工艺固化过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C/C材料的层间缺陷对热应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由于花瓣铺层C/C材料与绝热层材料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它们在固化过程后产生热应力;而C/C扩张段中少数缺陷的存在,使得缺陷附近的层间剪切应力大幅增加,从而可能导致其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文中的分析可为花瓣铺层C/C扩张段的设计和工艺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火箭煤油加注实测温度与现行加注温升模型计算理论温度之间的偏差,准确估计煤油加注温升实现精确加注、精准控制,在靶场实测数据仅为小样本数据的现实条件下,采用贝叶斯回归方法,将经验参数作为先验信息给出待估参数的先验分布,由实测数据计算贝叶斯风险,通过最小化风险函数实现对煤油加注温升模型的参数优化估计。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给定的经验参数和经典最小二乘估计参数相比,贝叶斯估计参数估算的加注结束温度与实测温度误差显著减小,且随着可用的数据样本容量相应增大,贝叶斯回归分析的参数估计精度呈现收敛趋势。贝叶斯方法进行煤油加注温升模型参数估计有效提高了加注温升模型精度,为提高推进剂加注精确度提供了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导弹质量特性测量装置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斌  许苏海  张波 《上海航天》2001,18(3):41-44
设计了一种导弹质量、质心、转动惯量一体化测量设备,可在同一台设备设计上完成导弹质量、轴向和径向质心、俯仰偏航方向的转动惯量测量。该装置主要由测试平台、活动支架、沿导弹纵轴滑动的精确定位机构、三个测力传感器和一个倒扭摆机构组成。了该装置质量特性测量方法,定量分析了测量误差,并总结了此类装置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种快速自动寻北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一种适合车载雷达、电子对抗等机动武器使用的快速自动寻北装置。它立足于国内现有技术和应用特点,以动调陀螺仪为测量元件,利用正切法双轴测速定北。为了消除陀螺仪漂移误差的影响,方案上采用了双位置多测量法和补角修正技术,以提高寻北装置全方位角的估算精度。整个测量过程由单片微机控制和计算,以快速自动准确测出真北方位角  相似文献   

13.
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它的两侧由不同性能的材料组成,中间部分的组成和结构连续地呈梯度变化,从而使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也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克服了不同材料结合的性能不匹配因素,使两种材料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文中介绍了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及开发背景,着重评述了梯度功能材料在制备方法、性能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及功能梯度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功能梯度材料悬臂梁受复杂载荷作用的分层剪切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  宋健  张志民 《宇航学报》2002,23(4):62-67
本文采用分层剪切变形理论对功能梯度材料层梁进行了分析,对立了功能梯度材料悬臂梁模型。取材料为非均质性,材料弹性系数随梯度变化,应用边界条件,层间连续条件,得出梁结构的变形与应力。结果表明,存在优化的梯度因子使得悬臂梁具有最佳的承载能力,载荷分布对结构应力场温度场有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飞行器高热流密度热流的长时间测量,文章提出了一种以与高导热金属蜂窝材料复合的相变材料作为热沉的热流计,利用相变材料的潜热持续吸收热流计所接收的热量,可以对1 MW·m-2的热流密度持续测量2000 s以上。利用显热容数值方法建立了高热流密度长时间持续测量的分析模型,研究了热沉相变材料的热导率、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等物性参数对测量方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选取热导率较大、相变温度较低且高于初始环境温度,以及相变潜热较大的相变材料作为长时间高热流密度测量的热沉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集中参数法求解坐标变换,计算分析了火箭发射装置产品加工中导轨和定向器部件的加工精度、耳轴托架和水平测量基面的耦合等因素对发射精度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偏差工艺参数要求范围和测试方法。通过控制和检测耳轴偏差角这一主要加工参数,满足了总体发射瞄准精度要求。该研究方法亦适于不进行调平的发射装置的瞄准角修正,可简化发射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同轴度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同轴度时,往往由于测量方法不当,会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几种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同轴度方法,来减小或避免同轴度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8.
固体火箭羽焰的辐射特性及其温度测量技术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叙述了固体火箭羽焰的辐射特性,简要地介绍了热电偶法、等离子体法、光纤测温法、谱线反转法、发射吸收法、喇曼光谱法、微波衰减法、红外测温法和多光谱测温法的原理和应用。评述了这些火焰测温方法在羽焰测温上的适应性,并指出多光谱测温技术是羽焰测温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推进剂药条低温下燃速测试要求,建立了燃烧室的传热模型,通过对比燃烧室各种制冷方法及其特点,证明液态CO2压力调节制冷是最佳制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硝化剂五氧化二氮的合成与放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卫华 《上海航天》2003,20(2):56-59
对五氧化二氮(N2O5)的特性、合成及放大方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硝化工业的现状,介绍了较为可行的工业化合成路线,以及国外的一些N205生产动态和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