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 Missile Defensc System)的目标是防护驻外美军及盟邦,根据多层拦截的规划构想,主要分为低层与高层两道防线。其中包括陆基的“爱国者”-3G型导弹(PAC-3),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以及军级地空导弹系统(CORPS-SAM)、基的海军“宙斯盾”改进之海军区域导弹防御系统(NAD)、及发球高层导弹防御系统的海基战区广域防御系统,另外尚有空军的助推段拦截系统机载激光等。  相似文献   

2.
雨丝 《太空探索》2007,(2):10-10
据美国合众国际新闻社11月27日报道.印度在2006年11月27日成功进行了首次导弹拦截试验.试验采用其自行研制的大地-Ⅱ导弹作为拦截弹.另一枚大地-Ⅱ导弹作为靶弹。此次试验是印度弹造导弹拦截系统研制计划的一项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美国军方11月17日宣布,从“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伊利湖”号发射的导弹当天在太平洋成功拦截了中程导弹模拟弹头。  相似文献   

4.
雨丝 《太空探索》2014,(6):47-47
2014年5月4日,伊朗防空部队进行了Mersad导弹防御系统的首次作战试验,试验中,Mersad导弹防御系统发射“萨拉姆切赫”导弹,成功拦截了Karrar无人机。Mersad系统是中空导弹防御系统,与国外系统相比,具有更强的拦截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更大的雷达探测距离。防空基地的研究人员与国防部航空航天工业组织合作,可将国产“猎人”2导弹装备在Mersad导弹防御系统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局灵敏度方程的多层次弹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防空导弹优化的弹道更有效的拦截目标,依据多层次法理论,以杀伤概率最大为目标,设计导弹中制导段弹道和末制导段时间参数.整个模型分为3层,第1层是导弹中制导段弹道,第2层是导弹末制导段,第3层是战斗部毁伤目标.将一个层次视为一个子系统,多层次弹道优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采用全局灵敏度方程方法计算参数之间的敏度,在系统层进行优化,最终可得到杀伤概率最大的弹道.最后进行了拦截空地导弹目标的计算示例,并采用了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和BP神经网络以减小计算量.结果证明全局灵敏度方程是求解多层次弹道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MBDA公司于6月1日成功地进行了“紫菀”30导弹的试射工作,试射工作在法国西南部的兰德斯实验中心进行,“紫菀”30导弹成功拦截了一枚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试射工作模拟了PAAMS(主要防空导弹系统)所面临的典型威胁:保卫一艘友方舰只不受一枚以掠海高度飞行的反舰导弹的攻击。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载动能拦截弹的中制导段气动力作用可忽略且存在无法实时精确计算重力偏差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重力差模型的预测制导方法。通过线性模型逼近中制导过程中拦截弹与目标之间的重力偏差,以此为依据调整拦截弹的推力矢量并将重力偏差值消除。在此基础上采用延迟点火的策略使得拦截弹的拦截器助推级更好地修正预测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偏差,经过仿真验证可以将整个中制导段的脱靶量限制在一个较小数值,从而为末制导段提供良好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气层外用于拦截目标动能拦截器(KKV)的制导律设计问题,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及滑模变结构控制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碰撞航线的制导律.通过控制导弹攻角,使导弹的速度方向始终指向预期碰撞点,并利用NDO对目标加速度进行有效估计及动态补偿,降低了导弹所需的过载,并提高了命中时的速度.同时,分别从拦截轨迹、可拦截目标区域及拦截目标速度范围对机动目标进行拦截仿真,并与以零化视线角速率为目标设计的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动能拦截器采用基于碰撞航线的滑模制导律具有更好的制导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导弹滑模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拦截机动目标的问题,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Extended State Observer)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导弹滑模制导律.考虑拦截时的弹目相对运动关系,通过ESO对目标加速度进行实时的观测和动态补偿,有效地解决了导弹拦截末端所需过载过大的问题,使导弹能够以更小的脱靶量拦截目标.同时在仿真中考虑自动驾驶仪的二阶动态特性,分别以不同的初始航迹角对周期性机动目标和非周期性机动目标进行拦截打击仿真,并与基于有限时间收敛理论提出的滑模制导律对迎击拦截、追击拦截和前向拦截3种方式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ESO的滑模制导律在拦截末制导过程中的鲁棒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的直接方法,针对一种典型的目标弹道(1000km),对一种方案反战术弹道导弹进行了总体参数优化设计研究.研究中考虑了:发动机特性参数的变化;导引头侧窗口对交汇角的限制;烧蚀问题所引起的对最大马赫数Mamax的限制和末速的限制;导弹发射时机的选择;导弹的初始弹道角的选择;其它(如最大过载和最大攻角的限制及重力补偿等).研究的目的是在考虑满足各种限制的条件下,通过选择各主要参数,使拦截区最大.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混合火箭发动机方案可扩大导弹的作战空域,同时满足采用侧窗导引头所带来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捷联惯性/天文/雷达高度表的弹道导弹组合导航方法。针对传统SINS/星敏感器组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惯导速度位置误差发散的问题,引入RA测量数据,以海拔计算高度与海拔观测高度的差值作为新的量测量,并推导了全微分方程,结合姿态误差角建立4维观测模型,针对弹道中段导航,以SINS误差方程作为系统状态模型,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EKF)进行组合导航解算。仿真结果表明,当SINS精度为惯导级、星敏感器测量精度10″、RA测量精度50 m时,经过1 810 s的飞行,再入点时刻速度误差小于1 m/s、圆概率误差(CEP)为1.2 km,比传统SINS/CNS方法速度和位置误差分别减小了76.1%和65.0%。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优化算法在解决多约束条件下拦截弹道设计问题时迭代计算耗时过长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快速拦截弹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合技术,先通过普通优化算法进行离线样本计算,对样本中目标位置和优化得到的飞行程序参数进行输入-输出映射拟合训练,从而实现在给定目标位置的情况下对最优飞行程序参数的快速计算,达到提高拦截弹道设计效率的目的.经过数值仿真验证,将该方法应用于拦截弹道设计,在保证良好命中精度的同时,设计所需的计算时间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弹道设计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When the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is high, the Venus ionosphere usually contains a belt of steady magnetic field at the very lowest altitudes to which Pioneer Venus probes. The current layer that flows on the high altitude side of this low altitude belt is centered at an altitude which ranges from 170 to 190 km with a most probable altitude of 182 km. This altitude is independent of solar zenith angle and hence the current system is flowing horizontally rather than vertically as proposed by Cloutier and co-workers. The lower edge of the magnetic belt was probed only on the lowest altitude passes of Pioneer Venus. This boundary is even more stable in location. The belt has decayed to 90% of its maximum strength usually by 162 km and to 50% of its maximum strength by 155 km. We interpret these data to indicate that the observed 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Venus ionosphere is a product of temporal evolution rather than of spacecraft motion through a spatially varying static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战术弹道导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无人飞行器等新型具有高机动性能的防空目标,为提高成功拦截的概率,采用多枚拦截弹进行拦截。应用微分对策理论,将双拦截弹拦截单目标的末段制导问题建模为“二对一追踪-逃逸”对策模型。考虑最大加速度约束,研究了两枚拦截弹的拦截空间分解和对策空间分布,并通过仿真研究了制导律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枚拦截弹拦截时,脱靶量对目标机动方向的转变时间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导弹质点运动不作任何简化的条件下,建立导弹-目标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得到以雷达测量参数表示的,可对付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规律,将其用于某型导弹上,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有较好的导引精度和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同时就导弹起控点处高低角、方位角对脱靶量的影响作了研究,该制导律能降低对导弹发射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导弹对地面静止目标的打击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有限时间滑模制导律。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该制导律能够控制导弹以期望的纵向和侧向碰撞角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该方法具有以下4点优势:无需对系统模型作解耦或线性化处理,可以同时对纵向和侧向碰撞角进行约束,可以得到解析的制导指令,闭环系统对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具有不敏感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制导方法能够保证较高的终端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跨大气层反导拦截的各阶段流程,首先完成了某型拦截弹的动力学建模,然后利用预测拦截点(PIP)导引以及射表插值的思想,设计了针对大气层外中远程弹道类目标的中段拦截制导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情形下拦截弹针对弹道导弹的部署区域,发射区段与拦截区段,以及固定拦截阵地的保护范围,验证了大气层外拦截导引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到弹道导弹可能采取的突防措施,包括机动变轨、电子干扰以及红外诱饵掩护等手段,通过设计大样本仿真试验,分析进攻弹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带来的突防效能。对于能够拦截常规弹道的拦截弹部署点,进攻弹可以通过机动变轨和释放诱饵等策略分阶段起到干扰作用,将突防概率提高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多拦截器(MKV,Multiple Kill Vehicle Interceptor)通过采用一个运载母仓携带多个小型动能拦截器对目标实施动能拦截,有望克服传统动能拦截武器多目标识别及拦截的难题.以MKV对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中段拦截为背景,设计了MKV的总体方案,分析了MKV基本作战流程;并分别针对MKV制导策略、释放策略、MKV机动能力对拦截的影响以及MKV目标分配策略等几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仿真分析表明,采用所设计的MKV方案能够实现对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的拦截.  相似文献   

19.
主动防御飞行器的范数型微分对策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主动防御能力的飞行器受到攻击导弹的威胁后发射一枚导弹进行防御的制导问题,基于微分对策理论对飞行器和防御弹的制导律进行了设计和分析。首先,对于飞行器、防御弹和攻击弹的侧向控制均有界的情况,基于一种范数型的性能指标推导得出了对策三方的最优制导策略。然后,当攻击弹采用不同制导策略时,对飞行器和防御弹能够对策成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飞行器能够实现逃逸和防御弹能够完成拦截的最小机动条件。最后,进行了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制导律的有效性,并验证了飞行器若要逃脱攻击弹需满足其最小逃逸机动条件,防御弹若要拦截攻击弹需满足其最小拦截机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空空导弹任意平面的全向攻击区计算模型,在程序设计上实现了快速求解攻击区边界的方法,并利用图形显示技术,将攻击区从终端或打印机输出。最后以某型号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