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研究了频域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EST)测量直线度误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时域三点法EST,得出了时域三点法EST测量直线度误差递推矩阵方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对热色液晶在表面温度测量,微波、激光、超声等场分布的检测,以及国内外的应用实例作了简要叙述。介绍了热色液晶在微波场强分布、微带天线方向图、物理教学中电磁场图像的直观显示、金属表面热传递系数的测量。以及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指出了热色液晶在无损探伤,热控液晶字母数字显示,各种传感器、广告、玩具、装饰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最后给出了热色液晶的检测参数。  相似文献   

3.
在首先介绍了空间站DMS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DMS网络使用的FDDI、MIL-STD-1533B及IEEE802.4网络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应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得出系统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图示得出DMS网络可靠性随点及链路失效率变化的情况,为空间站DMS网络可靠性设计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欧洲的EISCAT雷达观测资料及与这配合的地磁观测数据,用电离层参数直接计算和地面磁场反演两种方法导出了极区电离层Hall电导率,特别显示出在强对流电场激发的E层等离子体不稳定波对电子加热情况下,电导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形貌的Ni颗粒(类碗状Ni颗粒、Ni花颗粒和Ni球颗粒)掺杂在液晶中制备了扭曲向列相(TN)液晶显示模式液晶盒,采用液晶综合参数测试仪对掺杂不同形貌Ni颗粒的向列相液晶(NLC)显示模式液晶盒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对比度及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Ni颗粒后,液晶的电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均有所降低,对比度明显增大,响应时间下降。其中类碗状Ni颗粒改善效果最为明显,驱动电压降幅达到13.77%,对比度增大35.55%,响应时间降低至9.390 ms。Ni颗粒的形貌及比表面积对液晶的电光性能有很大影响。比表面积及曲率大的Ni颗粒对液晶电光性能的改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激光检测系统,可用于检测液晶曝光中液晶模板与基板之间的间隙,给出了该种系统的测量原理、硬件系统、信号处理方法、测量结果、分辨力和误差分析,并指出了这种测量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窒带专用信号频谱的检测方法及其要应的便携式设备,具有显示直观、操作方便、便携价廉的特点,并即将用于卫星发射中心的卫星地面测试转 发系统中,这种简易频谱仪,用地观察3.7-4.2GHz频段信号频谱,由VCO、8098单机和液晶显示屏组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巴西参与征服空间的活动,1961年8月3日,当时的巴西总统签署了一份组建国家空间委员会(CNAE)的命令,发展至今该委员会已成为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INPE)。目前INPE的活动主要在空间科学、大气科学、对地观测和空间技术等领域,并已显示了空间科学和技术对巴西的未来发展和大众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前言最初,CNAE实验室──INPE的主要部分──的基本研究领域是空间科学和大气科学,包括用地基离子探测器探测电离层和从巴雷拉斯的纳塔尔火箭发射场发射顶层大气探空火箭。1971年,INPE取代了C…  相似文献   

9.
用于铯原子钟性能研究的单片机数字伺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最新研制的单片机数字伺服,采用4行×40字的液晶显示屏显示的有关参量,实用性和通用性强,功能易于扩展。将其用于铯原子钟有关性能的研究表明:它将改善钟的频率重现性,长期稳定性和准确度。为适应高性能铯原子钟和基准装置的要求,作者提出一种使用该数字伺服进行多重控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法)对技术引进有效性及经济规模有效进行评价,其参数选择原则为绝对数系列,以轴承行业50家企业的数据,对同一时间点的现有生产配置条件下的企业经济规模有效性进行横向评价,以某厂8年数据对不同时间点企业技术引进的后期效果进行技术引进有效性纵向评价。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高动态星模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高精度高动态星模拟器系统组成和总体结构, 提出一种基于亚像素显示技术提高动态星模拟器星点位置显示精度从而减小星点几何中心与能量中心位置偏差的新方法. 针对动态星模拟器高动态性要求, 提出一种快速精确检索全天球导航星的新方法, 将已知SAO (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星表进行分区, 计算当前姿态四元数并分析航天器视轴所在区域, 对于距离视轴较远区域停止搜索和匹配, 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导航星搜索范围, 进而缩短了全天球恒星遍历所需时间. 软件测试结果表明, 此快速检索法可使全天球导航星的选取速度提高近10倍.   相似文献   

12.
共聚焦三维数据表面重建的一种反走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边界体素的集合表示物体表面,将边界体素作为点投影到屏幕上形成光照图像时,可能出现空洞和图像走样.改进了体素表面算法:用剖分立方体算法得到物体的边界体素集,然后用边界体素的中心点构造投影表面点,用脚印函数计算表面点对显示图像平面上像素的影响范围,以此值作为该像素的权值,形成最后的图像.这样,边界体素不是只投影到一个点上,而是有一个投影区域,从而避免空洞现象,并减轻走样现象.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表面重建速度,消除了空洞,改善了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舰船识别新技术.首先通过将SAR图像逆投影至三维(3-D,Three-Dimensional)目标空间,提取目标空间3-D逆投影散射图 (BPSI,Back Projection Scattering Image)来表征观测舰船目标的强散射源三维分布;然后采用物理光学法预测各候选舰船目标的3-D热点散射图(HSPI,Hot Scattering Point Image),进而匹配3-D BPSI与3-D HSPI来识别舰船.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采用一种两级分层匹配策略:第1步利用几何特征进行预筛选;少数被选取的候选目标参与第2步的分类判决,同时设计一种便于实现的“模糊”匹配准则,克服了“点对点”准则对计算误差等非理想因素敏感的问题.仿真和实测舰船SAR图像的实验结果,显示了3-D散射特征在目标区分能力和可视化效果方面的优势,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智能GPS软件接收机载波跟踪环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GPS接收机设计较为固定,用户不能改变接收机各类参数以适应不同导航信号处理的需要.而软件接收机只需做较小改动就可以适应不同信号,能够迅速分析、仿真、实现各类算法.在GPS软件接收机的基础上,利用鉴频器辅助鉴相器的输出,引入一个模糊逻辑控制器,使得环路能够智能跟踪GPS信号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环路相比可大幅度缩短跟踪时间,减小环路滤波器带宽,并能消除周跳.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灵活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开发了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五自由度机器人BH600.从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的需求出发,分析了该机器人的灵活性.用服务球和服务区概念给出了五自由度机器人工作空间任意点的灵活度定义,提出了工作空间灵活性的分析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给出了工作空间的灵活度分布,采用机器人物理样机进行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掌握灵活度的空间分布,可以为手术路径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各类实验室不断提高的洁净度监测实时性要求,设计了一种可远程控制、可实时监测、可多点监测、可集中显示、可分析数据的洁净度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网络管理系统必不可少,将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是迅速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高效方法.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适合中小规模网络拓扑显示的可视化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以分层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拓扑的显示,主要设备和次要设备分属于不同的显示层次;并且主要设备又按照自顶向下的层次化结构显示,使得整个拓扑清晰、明了;同时对于已显示的拓扑允许网络管理员灵活地改变显示位置.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主要思想以及实现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用于空间燃烧实验的设备要求轻重量、小尺寸和多功能. 将纹影法、彩虹纹影偏折法与差分干涉法相结合, 研制了可用于火焰结构显示和全场温度测量的原理样机. 该原理样机具有重量轻、尺寸小、模块化和多功能等特点. 通过微重力落塔实验, 检验了利用纹影法测量火焰结构的功能, 同时在常重力条件下检验了利用彩虹纹影偏折法和差分干涉法测量火焰全场温度的功能. 结果表明, 火焰结构分辨率不低于1mm, 火焰温度测量结果精确, 相对误差小于2%. 该原理样机将提升空间燃烧的观察方法, 有助于未来空间燃烧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最优模糊推理的基本思想在于模糊推理引入优化机制.首先针对现有的一种最优模糊推理方法,证明其满足模糊推理的2个基本性质,即推理一致性和所构成模糊系统的通用逼近性;其次提出闭环最优模糊推理的基本思想,即模糊推理引入反馈和优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闭环最优模糊推理方法;然后针对这种新方法,同理证明其满足上述2个基本性质;最后通过飞机高度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体现出由闭环最优模糊推理方法所构成的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和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