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伴随着民航业的发展,中航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航油总量需求的增 长掩盖不了国内航油价格偏高的事实:国内航空公司航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 21.4%,而国外航空公司则刚占到9.78%。原因一是航油供应仅由中航油独家垄断,致使国内航油价格远高出国际一般价格;二是政府对航油价格的严格管制引起的价格刚性。这样航空公司自然不会负债经营,而将升高的成本转嫁到票价中,因而一系列的因果转嫁使得中航油的垄断成为目前中国民航业票价改革和放松管制改革的前置障碍。在理论上,中航油作为为航空公司提供单一航油储存、加注的行业,位…  相似文献   

2.
从1997年12月1月起,我国民航业开始实施“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的票价体系,优惠幅度为5%-40%。这一价格体系的推出,虽然有来得太迟之嫌,但仍然值得为之欢呼──向国外民航业的通行做法更靠近了,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建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疲软的我国航空运输业迫切需要通过多种折扣票价的刺激来扭转增幅严重下滑的局面。人们对此抱有厚望。然而,今年以来的经营情况说明,折扣票价并没有能象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低迷的航空市场的强心剂。1998年第一季度,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5.1%,低于1996年7.3%的平均…  相似文献   

3.
票价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国内票价体系改革即将浮出水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会同中国民航总局准备出台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禁折令”将停止实行,政府对国内机票价格正式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价格主管部门由核定航线具体票价的直接管理改为对航空运输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的间接管理。即新的票价体系不再实行政府定价,而改为政府指导价,由国家计委与民航总局依据航空运输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社会承受能力,确定国内航空客货运输基准价和浮动幅度,航空公司则在该幅度内建立多等级票价体系,根据运输淡旺季、购票时限、购票人数、…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航业在历经了高速发展的十几年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可谓是举步维艰、变革迭起,票价折扣战、航线联盟风、股份制改造、三大集团重组……在民航业经历改革的阵痛的同时,中国广告界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从体制到理念的全面冲击:从媒体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到整合营销传播战略理论的蓬勃兴起;从国际专业广告代理公司的大量进驻到4C's理论的普遍应用……这一切给了航空公司营销与广告设计部门许许多多的战略思索与战略启示,对我国航空公司从价格战中迅速突围出来、在一个更理性的层面上展开竞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航实行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的运价政策后,因为效益滑坡的巨大压力,5月初开治把最低折扣幅度从六折限制到八折,然而,今年的航空运输旺季已经过去,严重亏损构局面并没有如同预期的那样在限制票价折扣幅度后得以改观,1998年全行业大面积的平重亏损已成定局。在此情况下,票价问题重又引起业内人土的关注,严格限制票价的呼声再次高涨。但是,在航空票价问题上,“收”是值得探讨的。第一,民航今年出现严重亏损,是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航空运输市场供需情况、以及民航业自身长期以来严重粗放经营、缺乏市场机制和应变能力等综合因…  相似文献   

6.
备受关注的中国民航新一轮票价体系改革的大幕已于近期徐徐拉开。回首此前民航票价政策的起伏波动及其成败得失,客观评析并稳步实施最新出台的票价改革方案,对于规范航空运输市场,促进民航健康发展,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首先利用经济学理论对航空公司实施多级票价体系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得出多级票价体系的实施可以使航空公司和旅客实现共赢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数学模型来指导航空公司如何制定多级票价体系。最后指出了航空公司制定多级票价体系的关键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民航业应从自身特性出发定位其行业角色,同时关注全面社会改革的关键政策对民航业的导向与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2013,(1):15-17
1.《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Promoting Civil Aviation Development"issued 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促进民航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指导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是民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进一步确立了民航业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发展民航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构想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联邦审计总署(GAO)的报告指出,美国运输部即将颁布新的条例,旨在更为准确地评估“代码共享”(Code-Sharing)战略联盟对美国民航业的影响,并确定反垄断豁免权是否能鼓励新的“开放天空”协议的签署.该报告还指出,目前已有的数据尚不足以精确地确定各种联盟短期内对票价结构的实际影响是什么,是否会减弱或加剧长期的竞争,从而导致票价的降低或升高.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TA)讲,1994年前3个季度美国定期航班的净收入约为5.4亿美元,尽管民航业正为经济复苏而努力,但是迫于票价战的压力,第四季度的收入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如果国会正式征收每加仑4.3美分的燃油税的话,民航公司就无利可盈。目前国会已推迟两年(1994年和1995年大部分时间)征收此税,但延期日截止至1995年10月31日,仅此项税收民航业每年就要支付5.27亿美元。ATA计划在国会中加强游说,以便说服国会加长延长期、拖迟或取消此税。  相似文献   

12.
从1997年12月至今,中国民航改革的进程,反反复复,举步维艰。其中,值得关注的有两个现象:一是违规“打折”,屡禁不止;二是航线联营。本文拟通过对这两个现象进行分析,透析中国民航运价体系,对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一、关于“打折” 1.从世界民航业发展趋势看“打折”现象 从80年代起,世界民航运输业总的趋势是两升两降:总需求不断增长,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日趋下降,单位边际收益日趋下降。有资料显示,近30年来,全球航空公司的总经营成本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递减,与此同时,由于可比票价不断下降,导致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航业正在创造历史,2004年行业一年的盈利超出过去十年的利润总和。2004年年末,国航成功上市,完成了中国大型航空集团由传统的国营企业向股份制的转型,在国人为之骄傲的挂旗公司引进了外资。2005年,奥凯、春秋、鹰联三家民营公司打破民航十年来行业进入的坚冰,成功的飞上蓝天,为中国民航竖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所有这些不仅令业内人们欢欣鼓舞,也使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经济学家、新闻界欢呼民航业在打破行业的垄断状态,而更多的老百姓则是在为新航空公司承诺的低票价奔走相告,欣喜之余,我们既钦佩民营企业家敢于“吃螃蟹”的勇气,又替他…  相似文献   

14.
二、欧盟民航业政策法规体系总地来讲,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欧盟民航政策的调整,欧盟民航业整体呈现出较强的生机与活力,欧盟民航业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在过去20多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旅客运输份额方面,民航从1980年的2.5%提高到2002年的5.7%,从1980至2001年旅客  相似文献   

15.
收益管理系统在民航业的使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营销方式的变化,它将形式上一致的座位,人为的加以区分,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旅客的需求,兼顾客票销售收入大小与客座率的高低,达到航班收入最大化的目的。该系统从具体运作上说,则是航空公司在大量数据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决定超售、多级舱位、流量流向控制的具体限额,尽可能多的以全价销售客票,以实现航班收入最大化的目的。有没有相应的数据信息,是实施收益管理的先决条件。1998年,我国民航“一种票价,多种折扣”政策执行,航空公司票价盲目打折,营…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中国民航与国际民航十大新闻评选已于近日揭晓。在由本刊和《中国民航报》联合举办的评选中,安全、改革、发展成为2002年中国民航业的关键词;而受“9·11”余波及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世界民航业仍回升无力,处于惨淡经营之中,裁员、亏损、破产的阴影仍未消散。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1月19日民航总局宣布推出“一种票价,多种优惠”的票价体系,给国内航空市场带来阵阵春风,并成为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一、五光十色:“优惠”种类知多少中国民航为促进航空运输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满足旅客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推出“一种票价,多种优惠”的票价体系后,乘坐民航国内航班的旅客,可从各航空公司给予的各种折扣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各航空公司实行的优惠种类繁多,内容、方法、幅度各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1)按旅客类型优惠。如新婚优惠、老人优惠、师生优惠、军人优惠、家庭优惠、团…  相似文献   

18.
鉴于全行业的严重亏损,据悉民航总局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运力投放和票价折扣幅度,限制代理费率等,以改变票价竞争的无序状况,扭转经济效益滑坡的局面。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此举对改善航空公司的困境将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出路在于全面提高民航业的竞争力。关于影响目前民航效益的原因,业内人土众说纷坛,各抒己见,归结起来表现为两多两少,即找客观原因多、不利因素多,找主观原因少、有利因素少。如很容易归结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东南亚金融危机、运力投放过快、铁路提速和高速公路对客货运量的分流、实行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复苏企稳,给航空业带来了旺盛的需求2010年中国民航业的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司比增长25.6%和15.8%.在需求旺盛和运力趋紧的供需关系作用下,2010年中国民航客座率达到80.2%的历史新高,比上年提升了3 9个百分点.供需关系趋紧也助推了票价和航空公司收益水平的提高,2010年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相似文献   

20.
目前,民航运力呈现过剩,买方市场日趋激烈。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疑至关重要。客运价格,这个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中唯一能够增加企业收益的因素,在“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票价政策出台后,成为客运市场竞争的热点。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各航空公司为争取有限的客源和较高的客四车.不愿仅以降低票价为代价,纷纷推出了多等舱位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多种票价体系,其目的在于使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似乎走入了这样的误区,就是把多等级舱位制和多种票价结构仅仅当作“优惠折扣,竞相削价”的营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