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 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 1.运载火箭技术 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1号,这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空间技术大国的行列。此后,我国又研制出10多种运载火箭,有长征2号、风暴1号(FB-1)、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长征2号F、长征3号、长征3号A、长…  相似文献   

2.
航天工业是近代新兴的一门工业,它高度综合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航天工业技术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了从事卫星与运载火箭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配套的单位,造就了一支专业技术齐全的航天科技骨干队伍。 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造福于人民。从这一目的出发,我们愿意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砂型铸造技术状况,从模样、型砂、合金材料及熔剂、铸造工艺等方面对航天工业砂型铸造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用铸造生产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找出差距,研究对策,探讨了航天工业砂型铸造技术的发展途径,指出在铸造生产中应做好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及研制引进工作,以提高航天工业砂型铸造工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航天工业,从创建到现在已经历了整整三十年。在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三十年间,先后研制了多种战术,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二十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三号发射定点通信卫星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们航天部第一研究院三十年来,通过多种战略武器和长征系列卫星运载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5.
欧洲航天工业的核心能力凝聚了欧洲主要国家工业能力的精华,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各个国家相互联合、各有侧重地在航天工业各个领域全面开发,形成了建设航天工业核心能力的合力。在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的设计生产等方面,欧洲航天工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已然成为世界航天工业的重要支柱力量。随着欧洲各国航天发展战略日益完善、航天计划的不断开展与科研管理和创新体制等方面优势的逐渐显现,未来欧洲航天工业势必将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简氏航天指南(Janes Space Directory),1993~1994年第9版是一部综合反映涉及当今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航天活动、航天工业情况及航天技术水平的工具书,全书包括各国航天计划、国际合作航天计划,军用航天、运载火箭、导航、微重力试验、航天工业等13个章节,提供了详实的文字资料及大量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7.
魏雯 《中国航天》2006,(5):18-20,25
乌克兰国家航天局和航天工业简介 1991年前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约30%的导弹与航天工业,在运载火箭、航天器总体设计及总装、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星载设备与电源、地面接收设备、材料及工艺研究与制造等关键的基础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形成了从航天器总体到分系统设计与研制的比较配套但尚不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8.
198 0年 7月 ,印度首次将一颗自己研制的“罗希尼”卫星送上太空 ,成为世界上第七个使用本国运载火箭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目前 ,印度已具备了独立设计和研制大推力运载火箭、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以及洲际导弹的能力 ,形成了独立的航天工业体系 ,特别是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研制及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 ,取得了突出成就。第一颗卫星上天 2 0年来 ,印度已将 5颗通信卫星、4颗遥感卫星和 3颗技术试验卫星发射上天 ,相继研制了SLV 3、ASLV、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 (PSLV)等多种运载火箭 ,目前正在进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  相似文献   

9.
罗开元 《中国航天》2005,(9):29-30,34
法国航天工业是世界航天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运载火箭与航天器研制方面具有突出地位。目前法国航天工业销售额和从业人数均居西欧国家首位,法国提供给欧空局的经费也在各成员国中首屈一指。除了与欧洲其他国家重组成立的欧洲宇航防务公司(EADS)等跨国企业之外,法国约有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在运载火箭总体和控制系统方面的研制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乌克兰虽已制定了自己的航天工业发展计划,但近几年内还形不成较完整的体系,需要依靠与俄罗斯的合作。简要介绍“天顶号”和“旋风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印度航天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卫星并用国产火箭发射国内、外卫星的能力。印度航天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以应用为导向,重视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的开发。迄今,印度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本文介绍了印度航天工业的组织管理,航天预算,全面介绍了印度的卫星研制、运载火箭,空间探索和国际合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序言     
航天工业,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实力的象征和体现,是提升国防安全的伟大事业.近年来,中国航天先后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无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多项工程任务,实现了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能力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款固液捆绑运载火箭,相比固体捆绑运载火箭,其总体优化设计、力热环境预示、联合摇摆控制、无人值守等一系列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推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作为我国后续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力构型,在火箭系统设计、成本管控及数字化应用方面,进行了技术及管理流程的创新。本文对火箭研制历程、技术特点、流程创新和数字化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我国运载火箭的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Nemo 《航天》2014,(1):40-43
与主流航天强国相比,印度的运载火箭发展要落后得多。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受到外援的很大影响。目前印度火箭使用的液体主发动机Vikas,实际上是得到阿里安火箭上Viking发动机的授权,印度的固体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印度目前使用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RD-56M是直接进口俄罗斯的存货,即使自行研制的7.5吨推力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也不过是RD-56M发动机的仿制型号。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国务院、中央军委5月20日在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定点成功后发出贺电,对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表示祝贺。贺电全文如下: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并转参加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研制、发射工作的同志们:欣悉你们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我国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日本航天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并对其今后一段时间内在卫星以及运载工具方面的发展规划和方针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中包括H—Ⅱ运载火箭、日本实验舱等大型计划。  相似文献   

17.
运载火箭智能控制是智慧火箭研制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智能技术在航天控制上的应用研究与工程实践,对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的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运载火箭的智能测试与发射、典型动力故障诊断与重构、环境与模型自适应控制,以及“软件”定义运载火箭等关键技术;对我国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通过对航天智能控制技术持续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为我国智慧火箭的研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自由进出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助推器回收是运载火箭进行重复使用的核心技术。以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为背景,从运载火箭助推器伞降回收、垂直返回和带翼飞回3种回收方式着手,充分调研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在运载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领域开展的几个典型项目的方案特点和研制情况,以及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其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提出我国发展助推器回收技术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提供研究发展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电气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主要负责实现飞行过程及地面测试过程中的导航制导控制、参数测量、遥测遥控、供配电管理以及故障诊断功能,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结梳理国外运载火箭电气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后续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和技术特点,提出了我国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发展方向,从综合电子技术、轻质化技术、多电火箭技术、智能化技术、便捷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后续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龙乐豪同志是我国优秀的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参加和主持过多个型号的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期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引下,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最近,《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以我国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我国航天制造技术的发展等为题,走访了龙乐豪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