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4月 25 日国家天文台的成立,一项酝酿了8年的宏伟规划──“中国空间望远镜”终下浮出水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项启动于1992年的计划,将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大文学计划,也是天文与航天的第一次握手。国家天文台的前身之一北京天文台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空间望远镜(SST)项目总体组。在去年6月4日的专家评审会上.该项目被称为是21世纪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一大飞跃。目前此项目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的立项。中国的第一个太空望远镜计划于“十五”期间的晚些时候发射到太空中。 太空望远镜一直…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09年5月12日,NASA派出STS-125任务组,实施哈勃空间望远镜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型“手术”。“手术”后的“哈勃”,功能比刚刚升空时强大90倍,人们不再为其2014年退役前的健康状况担忧。“哈勃”的“继任者”预计2013年送入运行轨道,而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台空间望远镜——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则计划于2011年左右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JWST)是美国宇航局(NASA)、欧空局(ESA)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合作研制的大型优质太空望远镜,计划于2014年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到距地球150万公里的空间,围绕第二拉格朗日点(L2)的位置飞行。同哈勃望远镜相比,JWST更大、更精密,其口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三倍,但质量却只有哈勃的三分之  相似文献   

4.
刘静 《航天》2014,(5):28-30
作为发展中的航天大国,中国十分重视空间碎片问题,致力于空间碎片减缓和防护研究,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5年6月,中国以国家航天局的名义加入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开始了空间碎片领域的研究。今年5月12—1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将在北京主办IADC第32次会议。本刊特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刘静介绍空间碎片问题的国际环境及应对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航天》2014,(4):24-26
2月19日,欧空局宣布,其科学计划委员会当天把“柏拉图”空间望远镜(PLATO,由“行星凌日与恒星振荡”英文缩写而来)选定为该局“20年宇宙愿景”计划中的第三项中期科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12月30日,“双星”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在长征2号丙新改进型火箭的携带下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球赤道区附近的倾角2 8 5°的大椭圆轨道。“双星”计划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简称。该计划由中国科学家于1997年4月正式提出。2 0 0 1年2月,“双星”计划正式启动。同年7月,中国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正式签署了“双星”计划的合作协议,使该计划成为第一个以中国为主的国际空间探测合作计划。“双星”计划拟利用运行于地球赤道区附近的大椭圆轨道的探测1号卫星和运行于通过地球两极地区上空的大椭圆轨道的…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SpaceTelescope)由美国航宇局和欧洲空间局共同研制,于1990年4月25日用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STS-31飞行)送入太空,轨道高度为587公里,倾角28.5度。哈勃空间望远镜重约11...  相似文献   

8.
空间太阳望远镜热光学环境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太阳望远镜在轨期间,空间环境温度变化会严重影响望远镜成像质量,降低分辨率,因此空间太阳望远镜在模拟空间环境下的热光学试验是其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国外部分空间望远镜的热光学试验及低温光学试验设备,并针对国内空间太阳望远镜的研制和试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09,(6):80-80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9月10日报道,“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项目已正式启动。作为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的合作项目,它计划于2015年在佘山建成一台65m口径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这将是亚洲最大的望远镜,总体性能在国际上同类项目望远镜中名列前4名。而从2013年起,这台望远镜就将执行我国探月工程的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轨任务,并为登月舱的着陆、月球车的巡视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心榕 《航天》2011,(7):54-57
美国将在两年后发射新的空间望远镜,它是继哈勃空间望远镜之后一架更先进的空间观测工具,科学家们盼望用它“观测到宇宙的第一缕曙光。”由于偏爱这只新太空“慧眼”,美国航宇局早在九年前就为它起好了名字。像当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这架新的望远镜也使用了一位名人的名字——詹姆斯·韦布。  相似文献   

11.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8,(3):4-9
中国CHINA 35313号小行星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本刊记者于4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4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这颗小行星是中国国家天文台于1997年1月2日发现的。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  相似文献   

12.
深空探测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对空间低温制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欧空局用于深空探测的深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超流氦制冷技术、多级机械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技术、绝热去磁制冷技术和氦稀释制冷技术,并介绍了在天文卫星和空间望远镜上的应用;综述了中国空间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开展深低温制冷技术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航天》2014,(4):F0002-F0002
今年2月,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项目通过关键设计定型评审,进入组装和测试阶段,从而为其2018年的发射作准备。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由美国航宇局、欧洲空间局和加拿大航天局联合制造,原计划在2010年左右发射。2011年,由于预算从20亿美元膨胀到87亿美元,以及发射滞后,国会威胁要取消该项目。美国航宇局不得不重新制定计划,此后,该项目一直在预算内严格按期进行,但它每年的预算仍占据美国航宇局天体物理学每年资金的一半,因此获得了一个绰号:“吃掉天文学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14.
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是实现高分辨率遥感与高灵敏度探测的重要科学仪器。传统的整体式望远镜口径超过4 m将难以突破现有运载器整流罩有效包络的限制,采用分块式的技术手段可以在满足运载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口径最大化,是解决当前望远镜高分辨率与高信息收集能力的最优选择。文章先从部署形式上对分块式空间望远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出分块望远镜在技术实现路线上的技术类型和特点,分别对高精度机构展开技术、机器人智能装配技术、波前检测与调控技术以及超轻可调分块镜技术进行了技术内涵及实现技术途径分析,最后面向未来远景目标,对分块式空间望远镜的技术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地基光电望远镜系统重要技术应用,可直接精确测量空间碎片距离,提升碎片目标轨道监测精度。基于上海天文台60 cm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应用百赫兹重复率高功率激光器、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系统等,建立了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了对距离500~2600 km、截面积0.3~20 m2的碎片目标观测,测距精度优于1 m,具备了碎片目标常规测量与应用能力。此外,开展了空间目标白天监视技术研究,实现了亮于6星等恒星的白天观测,并进行了望远镜局部指向误差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可应用于空间碎片白天激光观测的目标监视与引导。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上海航天局等科研院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相关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7.
尹怀勤 《航天》2010,(6):34-38
2010年4月25日,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共同迎来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20岁生日。这个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巨大变化的近地轨道望远镜,其所以能够工作这么长的时间,是与航天飞机多次载人上天在太空对其进行维修密不可分的。尤其是2009年5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载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对哈勃望远镜的第五次维修任务,才使它"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8.
序言二     
正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是我国首颗根据中国科学家独特的创新理论研制的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HXMT卫星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财政部于2011年3月联合批复立项,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民用航天科研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共同支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卫星抓总研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相似文献   

19.
美国NASA的X射线天体物理设备(AXAF)计划于九十年代中期送入轨道。从其在空间所处的位置能够观测到发生在遥远的银河系中的爆炸现象。 人们期望AXAF能解开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类星体、中子星以及黑洞。科学家们希望能从这些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有关统治我们这个宇宙的物理变化过程。 AXAF将成为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大天文台计划中的第三颗卫星。 这些航天器中的第一个是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Hubble空间望远镜(HST),它被选定  相似文献   

20.
空间望远镜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对国内外典型空间望远镜的热设计进行综述 ,并详细介绍了空间望远镜热光学分析的概念 ,讨论了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的关系 ,提出了将卫星热控制技术与光学波像差理论相结合 ,以光学指标作为热设计的最终评价标准 ,并应用于我国空间太阳望远镜(SST)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