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晓昊 《中国航天》2004,(12):16-18
2004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风云2号C星(又称风云2号04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10月24日.经过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其实施多批次轨道捕获控制后,它成功定点在距地面36000千米、东经105度的赤道上空.以对亚太地区进行观测。这次轨道捕获控制节省了较多的星载燃料,延长了卫星的使用寿命。10月29日上午11时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0,(11):46-46
阿里安航天公司的俄制联盟2-1a/“弗雷盖特”火箭10月19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全球星”移动通信星座的前6颗第二代卫星。卫星被送人920公里、倾角52度的调相圆轨道.随后将在地面控制下陆续提升到1414公里、倾角52度的工作轨道。这次发射由阿里安公司参股的法俄合资斯达西姆公司实施。根据合同,该型火箭还将在明年6月份之前再发射3次.从而完成24颗第二代卫星的部署。  相似文献   

3.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1):47-48
俄联盟2-1a/“弗雷盖特”火箭2010年11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了“子午线”3军事通信卫星。卫星入远地点将近4万公里的大倾角椭圆轨道,即通常所说的莫尔尼亚轨道。这种轨道使卫星能在每圈飞行中在俄领土可视范围内停留几个小时.并能覆盖许多普通赤道上空通信卫星覆盖不到的极区。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09,(6):96-96
2009年10月1日,欧洲阿里安-5火箭携带两颗通信卫星ComSatBw—1和Amazonas-2(N马逊-2),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目标轨道为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786km,轨道倾角3°。发射后,卫星陆续进入转移轨道。最终两颗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5.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2):48-48
俄闪电M火箭2008年12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了“宇宙”2446军事卫星。据报道,这显然是一颗新的73D6型导弹攻击预警卫星,将成为US—KS(又称“眼睛”)预警系统的一部分。卫星被部署到倾角62.8度、周期约702分钟的大椭圆轨道,初始轨道远地点约3.9万公里,近地点约600公里。US—KS/“眼睛”星座已有2颗卫星,即“宇宙”2422和2430。  相似文献   

6.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8(5):62-62
据报道:俄已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对俄Ekspress-AM4新型通信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原因展开调查。Ekspress-AM4卫星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按计划,在火箭推进器和卫星同质子-M运载火箭分离后,推进器需通过5次主发动机点火才能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2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4):48-48
俄呼啸KM型火箭2月1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了“测地-国际宇宙”(GEO—IK)2-1新型军民两用测地卫星.代号“宇宙”2470,但卫星未能进入高1000公里、倾角99.4度的预定圆轨道。  相似文献   

9.
江雪莹 《中国航天》2012,(11):16-16
10月14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实践九号A/B卫星,并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报导,实践8号航天育种卫星已于2006年9月9日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的携带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的运行轨道,中星22号甲通信卫星也于2006年9月13日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携带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1.
云帆 《卫星应用》2004,12(4):56-56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10月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2.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3):48-48
俄质子M/和风M火箭1月28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彩虹”1M2军事通信卫星,用于部队与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之间的通信。“彩虹”1M采用地球同步轨道,是“彩虹”1(又名“全球”)的改进型号.可使用户能利用小型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彩虹”1M1是在2007年12月发射的。“彩虹”系列卫星由信息卫星系统一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1,20(6):37-37
据美国空军网站2011年10月26日报道,10月24日,美国空军首颗“先进极高频”(AEHF)军用通信卫星完成了耗时14个月的轨道修正,进入预定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4.
阳光 《航天》2011,(12):37-37
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合造的天顶2SB火箭11月9日凌晨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火卫一-土壤”取样回送探测器及其搭载的中国“萤火”1火星轨道探测器。这项任务旨在从火卫一卫星的表面采集少量样品,并在2014年送回地球。探测器同天顶号火箭的分离正常,但其自身推进系统未能点火工作,使之未能通过两次变轨踏上飞往火星的飞行路线,而是被困在了地球轨道上。  相似文献   

15.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4,(10):44-46
俄飞船将送马来西亚宇航员上天俄马两国航天局称,作为国际空间站一项科研任务的一部分,俄罗斯将在2007年10月利用联盟号飞船将马来西亚第一名宇航员送入太空。马国家航天局局长表示,2007年将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50周年,是一个很好的年份。目前马方还没有确定这名宇航员的人选,但称报名者已超过3700人。双方在2003年8月俄总统普京访马期间就这一问题签署了一份协议。印明年发射返回式卫星印度将于明年把其第一颗可重复使用的返回式卫星送入极地轨道,从而成为少数几个掌握返回式航天器技术的国家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  相似文献   

16.
山丹 《中国航天》2004,(11):30-34
8月3日。令科学家们期盼已久的美国航字局“信使”探测器终于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由一枚德尔它2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它飞往水星的旅程。它将在2011年3月进入绕水星运行的轨道。开始其为期一年的探测使命。本文在已作过的发射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信使”此次探测任务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任务设计、探测器设计和科学仪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8):47-48
欧洲呼啸公司的俄制呼啸KM火箭6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了日本无人宇宙实验系统研究开发机构(USEF)的“空间环境可靠性验证集成系统”(SERVIS)2技术卫星。卫星人12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SERVIS-2由三菱电机公司建造.发射重量736公斤.由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和经济产业省主持研制.  相似文献   

18.
小力 《中国航天》2012,(1):18-21
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合造的天顶2SB火箭2011年11月9日凌晨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火卫一-土壤"取样回送探测器及其搭载的中国"萤火"1火星轨道探测器。这项任务旨在从火卫一卫星的表面采集少量样品,并在2014年送回地球。虽然发射取得了成功,但探测器因自身发  相似文献   

1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10):47-47
阿里安5GS型运载火箭8月11日在法属圭亚那年鲁发射场发射了泰国信卫星有限公司重6486公斤的“IP星”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又称“泰国通信”4)。该卫星是迄今世界上发射的最大的通信卫星。△宇宙神5运动火箭8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美国航宇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MRO)。△斯达西姆公司的俄制联盟FG/弗雷盖特运载火箭8月13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泛美卫星公司的“银河”14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20.
针对导航卫星中轨道(MEO)轨道提出一种上面级发射MEO轨道直接入轨设计方案,建立轨道动力学方程和轨道迭代计算模型。为优化轨道设计,将更多有效载荷送入轨道,从分析影响轨道运载能力的因素出发,应用成熟优化算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建立上面级发射MEO轨道优化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验证设计结果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发射轨道优化设计对运载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实现了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