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  Rob W.  John 《空载雷达》2001,(2):27-34
由于聚焦运动目标本身的困难给运动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和自动目标识别(ATR)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运动目标的自动目标识别(ATR)最近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距离高分辨率(HRR)雷达模式通过多普勒波滤和杂波抑制形式显著地提高了目标与(杂波加噪声)(T/(C+N))比的聚焦HRR轮廓像,提供了一条运动目标识别的途径。HRR和ATR的目的是实现并评估推广的工作条件下表现出稳健性的算法。采用了运动与静止目标捕获和识别(MSTAR)数据库的子集对基于模板的一维ATR研究了设计和性能。由于不能得到具有充分的统计意义的地面运动目标数据库,在仅采用距离维图像识别目标时,采用这种方法作为评估地面目标的可区辨性的间隔性中间步骤。本文概括数据、算法、性能结果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敌我识别(IFF)是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中的目标侦察与敌我识别问题,一直是国际雷达领域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主攻方向。为适应未来数字化战场的作战需求,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系统,已成为21世纪战场数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本文扼要介绍了目标识别的有效途径、数据融合技术可提高敌我识别系统的效能及IFF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吴清才 《卫星应用》2003,11(3):11-14
载人航天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加工技术、医学工效学技术、航天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综合反映。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有利于带动我国机械、电子、材料、信息、加工、医学工效学、航空航天等多领域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立我国空问科学体系,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从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人才培养和科教兴国等各方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1-131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2月13日消息,波兰国家科学和高等教育部支持下的一个工业石墨的生产新技术研究项目,目前在波兰电子材料技术研究所取得实质性突破,将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保护。波兰这项新技术是美国亚特兰大乔治技术研究院2004年一项专利技术的改进版。美国的这一技术要求有专用设备,在硅碳化物表面构成一个碳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电子文档标准化管理是型号研制过程与技术管理的共同需要 ,介绍和分析了型号电子文档管理标准化文件制定的几项原则 ,以及实施标准促进电子文档质量提高的作用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掺混燃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混流燃烧室内组织富燃燃气与空气的高效稳定掺混燃烧对于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ATR)性能至关重要。回顾了国外各研究机构关于ATR掺混燃烧方案的试验研究,对波瓣混流器在航空领域强化内、外涵气流掺混中的典型应用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总结并提出ATR掺混燃烧的特点和关键问题,分析了后续掺混燃烧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的发展现状、自动目标识别技术采用的算法技术、实现算法的硬件技术和模板匹配技术;分析了自动目标识别系统的各种关键技术,提出了应用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ATR/冲压组合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ATR/冲压并联组合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按照典型弹道对其总体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ATR工作段飞行器的加速性能良好,尤其是在Ma2.0~3.5范围内。总航程随着推重比增加而迅速增加,而飞行时间差别很小,其中ATR工作阶段所占比例显著降低。总航程和飞行时间随着升阻比增加而显著增加,且影响最大的是冲压发动机工作的Ma6.0附近区域。上述研究从飞行器系统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了对ATR发动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空间站机械臂技术是航天领域一项技术耦合性强、系统集成度高、技术难度相当大的综合技术,是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在轨服务等领域的一项重要关键技术。空间站机械臂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面向宇航工程应用的大型空间机器人系统,在空间站系统中承担大型舱段转位与辅助对接,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状态巡检、舱外设备安装及维修,以及载荷照料等重要任务。它涉及机械、电子、热学、动力学与控制、计算机、路径规划、感知与测量、自主智能、算法与软件,以及光学、材料、遥操作、人机交互、地面试验验证等多学科技术,系统复杂,新技术多,设计与验证难度大。  相似文献   

10.
加力式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ATR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研究了加力式ATR发动机特性。将燃气发生器及补燃室的热力计算模块集成到压气机与涡轮的共同工作点非线性气动热力模型中,计算考虑了变比热容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注入加力推进剂可有效提高发动机比推力,但比冲会降低;加力ATR发动机性能与设计点参数、设计点有无加力及加力推进剂流率大小有关;发动机需精心匹配,以保证补燃室内二次燃烧的混合气组分有较高的焓值和合适的余氧系数,从而获得较高的发动机性能。在非设计点上,对于调节计划为相对转速不变的加力ATR发动机而言,在尾喷管喉部面积不变时,需同时调节涡轮燃气发生器和加力推进剂流量,发动机为双变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1.概述数字信息压缩技术是数字设备使用中的一项新技术。随着电子数字计算机、数字测量系统、数字传输系统和数字通讯系统等数字设备的飞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如何提高这些设备的使用效率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12.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军民用地面雷达等电子系统工程产品研发、生产的电子信息行业高科技企业。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内研制、生产大型地面雷达的军工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13.
电子技术实验是电子与信息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学员的工程实践技能、培育学员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匕速发展,特别是半导体材料、微电子、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器件加连线的电子系统设计技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电子系统自动化测试与系统设计技术成为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本文详细分析我院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电子技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学科概况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将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信息处理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的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领域自动化装备及生产自动化过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是学院2010年立项的第一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该学科是学院的重点学科专业,是1983年电子工程系成立以来,在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专业基础上,随着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起来的。目前设置四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特色专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在校生210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了飞行高度20 km、速度Ma 3条件下,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ATR)风车状态数值仿真研究。根据ATR发动机结构方案,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并以压气机转子扭矩为0作为风车状态判据,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获得了不同给定转速下ATR发动机三维流场结果。研究发现,冷态条件下随着给定压气机转子转速的不断升高,发动机通流能力逐渐增强,发动机入口气流静压逐渐降低,速度逐渐增加。同时,确认了在飞行高度20 km、速度Ma 3条件下,ATR发动机风车转速约为6 900 r/min,内阻约2 170 N。此时,发动机进出口总压损失约61%。其中,压气机流道进出口总压损失达到了32.6%。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TR机箱生产中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用工装,以简单实用的高度尺、百分表进行组装后,对机箱内的形位尺寸进行检测,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义 《中国航天》2001,(10):29-31
反辐射导弹亦称反雷达导弹。它是一种专门攻击辐射电磁波的雷达等电子设备的精确制导武器,是压制、摧毁防空系统的主要硬杀伤手段。反辐射导弹的出现,使电子战从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反侦察、反干扰扩展到电子摧毁和电子反摧毁阶段,使电子战技术从软杀伤发展到硬杀伤阶段。自美军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世界上首先装备了“百舌鸟”(AGM-45)反辐射导弹后,为了与美国竞争,前苏联/俄罗斯同样研制和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反辐射导弹。目前,一些设计新颖、技术先进的反辐射导弹已经对北约的预警飞机和防空系统中的雷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型号产品研制实际,提出了加强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的几项技术措施的建议,叙述了应参照有关国军标修订电子元器件筛选及环境应力筛选的技术条件;建议开展综合环境试验及筹建失效分析中心。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完成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舱外航天服是关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等单位在参与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工作中,大胆创新、集智攻关,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的高精尖技术领域,写下了中国航天的名字.  相似文献   

20.
可编程逻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电子设计技术,它是完全面向用户的芯片级逻辑设计.以其方便、灵活、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当今电子工程师的青眯。详细介绍了用可编程逻辑技术设计伪随机码发生器的方法,并给出设计结果,具有较好的通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